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人的素质。人既是精神文明的体现者,又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所以,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人为本。这里所讲的人,既包括广大工人、农民、劳动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又包括成千上万居于各级领导岗位上引导、带领群众前进的领导者。本文从群众与领导的角度论述群众文明与领导文明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应有地位和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这对于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跃上一个新台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艺术审美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王军关键词:艺术审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一、艺术审美教育是塑造新人的全面教育马克思认为:“生产完整的人”是人类总体文明既人类创造的总“财富”的一部分,总体文明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对立统一,而总体的人——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最近反复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实质,坚持精神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讲政治的重要问题之一。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实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首先要搞清精神文明的含义,进而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实质。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文明”指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文化”和“文明”是很相近的概念,“文化”是“文明”发展的基础。“精神文明”是指社会精神生活的积极成果及其附属…  相似文献   

4.
高校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和辐射源,承担着创新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光荣使命。校园文明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窗口和前哨阵地,它既与社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使高校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现实社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它又高于现实社会,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成为改造现实社会、实现社会理想、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高校的文明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和熏陶作用。高校要以创建文明学校为载体,深人持久地开展创建文明学校活动,努力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5.
精神文明之花在中华大地盛开──近年来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评析建春,石妍文明,多么美丽的字眼。中国,多么伟大的国家。几千年来,文明与中国紧密相连。灿烂的中华文明绚丽夺目.多姿多彩,在人类文明史上熠熠生辉、光芒四射。历史进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华文明...  相似文献   

6.
贾义保 《天中学刊》2001,16(4):18-20
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选导作用,对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发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导作用的关键是“人的文明素质”。为此,努力培养具有较高文明素质的全新的人,是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7.
杨斌 《黑龙江教育》2006,(7):158-160
建设生态文明高校,既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生态文明高校表现为环境绿化园林型、建筑设施智能型、能源利用节约型、管理制度公平型、人际关系友好型、文化氛围学术型等特征。建设生态文明高校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人与人、现实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人类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社会性,文明体现着社会进步程度和开化的状态。对于人类文明类型的划分,存在种种不同的认识,其中“两大文明说”源远流长。早在19世纪,法国文艺理论家丹纳就明确提出过“精神文明”的概念。①在我国,“五四”新文化启蒙运动时期,就有器物文明与精神文明之辨。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共十二大从哲学角度明确把人类文明划分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大类。物质与精神是相互对立的哲学范畴,物质文明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所取得的物质成果总和,包括以劳动资料为尺度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程度和人们…  相似文献   

9.
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所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的全面发展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两个文明建设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人的全面发展与两个文明建设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0.
角色语言的规范化,不仅是关系到语言文明、交际行为文明的问题,而且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问题。人的社会角色是社会客观赋予的。行为规范,特别是语言行为的规范,是个人进入角色的基本保证。言语行为是角色行为最重要、最经常的行为。角色语言不规范,就是角色语言失误,它将给人际交往带来不良影响。我们应该善于学习并研究角色语言的规范。  相似文献   

11.
人才是企业孕育辉煌的娇子刘广文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社会,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我国进行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激发人在劳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燕山石油化工公司作为我国的特大型骨干企业,成立...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正确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对于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质量与水平,推动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体及其特征精神文明建设主体是指从事精神文明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广大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人类精神文明状况具有历史延续性,又具有时代性。每一个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主体的特征,体现了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体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能动性特征。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体最基本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协调发展是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他强调不仅要处理好精神文明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等外部的关系,而且要处理好精神文明内部的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精神文明客体和主体、党风建设和社会风气建设、自我建设和助人建设、内在文明和外在文明、精神支柱和精神养料等关系。他还认为,协调发展不是消极的机械均衡论,而是有重点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以其为基础。社会主义社会为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提供了这样的一种社会制度,各种改革创造出更有利于人全面发展的条件。政治文明不仅是连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纽带和桥梁.更是两个文明的制度性保障,建设和完善政治文明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5.
对外开放作为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不仅适用于物质文明建设,而且适用于精神文明建设。“鄂东三杰”的闻一多、王亚南、李四光,就是中国现代坚持对外开放、中外交流而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杰出代表。学习他们对外开放的理论与实践,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载体”优势的思考刘世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是高校各项工作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政治保证,而且对整个社会文明程度、文明进程具有巨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高校自身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妇女占人口的一半,这支力量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两个文明的建设。本文侧重在妇女素质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方面作一些粗浅的分析,以如何进一步提高妇女素质,充分发挥妇女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妇女素质是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 文明是指人的开化程度,精神文明更是作为人类精神状态和精神生产发展程度的体现,与物质文明不同的是,精神文明既有人的精神的外化方面也有内化的方面,外化形成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精神产品,内化则形成人的素质。  相似文献   

18.
与时俱进是指人的思想行为及其文明建设能够持续创新,从而保持与时代精神相协同、与时代潮流相顺应和与时代发展相同步的先进状态,它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和基本内涵。与时俱进主要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人的素质发展诸方面的基本内容,它们各自在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中都具有不可或缺与偏废的重大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两个文明一个目标学习《决议》,很重要的一条是要明确:搞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为了实现一个宏伟目标,就是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国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社会全面发展、全面...  相似文献   

20.
论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观的文明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所阐述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不仅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而且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确立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总体思路,就是要以文明建设为取向,通过全面开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相应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