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商品的价格的基础是价值,还是生产价格,经济理论界颇有论争。不少同志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形成生产价格的社会条件,按生产价格订价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我认为这种意见是值得商榷的。社会主义条件下,既不存在形成生产价格的社会条件,也没有按生产价格订价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中国起起伏伏的瓜果蔬菜价格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河南省作为全国的粮食蔬菜生产及消费大省,其价格稳定的意义重大。2011年,河南省蔬菜收购价格一路暴跌,而市面上的蔬菜价格又居高不下,巨大的发差深深地伤害了广大菜农的心,更严重影响了菜农的生产积极性。所以,这就使以减少流通环节为出发点的“农超对接”模式成为稳定蔬菜价格的必然选择。但是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农超对接”的新型农产品流通模式固然好,但是却是蔬菜生产和流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由于河南省“农超对接”各方面条件尚不成熟,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所以河南省推进“农超对接”的步伐应当缓行。  相似文献   

3.
价格、价格体系和价格总水平,是价格问题的有机联系的三个重要方面。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在纸币流通且不能兑换金属货币的条件下,价格是否合理必须通过价格体系是否合理来反映,而调整价格体系又一定会影响价格总水平。价格总水平的态势,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有很大影响。因此,考察价格问题,不仅要考虑某种商品的价格,还必须同时考虑各种商品的价格体系以及社会商品的价格总水平,使三者都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以发挥其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的物价波动已由改革之初的“温和式”上升,发展到“加速式”上涨,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严格地说,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是不同的两个概念。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货币(纸币)实际流通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造成货币贬值而引起的物价持续、大幅度的上升。因此,一般说来,只有由于流通中货币量过多引致的物价上涨才是通货膨胀的表现。但是,假若流通中货币量不变,当商品供给量减少而导致货币量相对过多时,以上结论依然正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种商品经济要求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和市场的调节作用,而价值规律和市场对生产与流通的调节作用是通过价格变动来实现的.因此,“价格是最有效的调节手段,合理的价格是保证国民经济活而不乱的重要条件,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略就价格体系改革问题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6.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只有在不兑现纸币流通的条件才有可能出现。在资本主义总危机阶段以前,由于一般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金本位制,超过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会自发地退出流通渠道而转化成为宝藏,银行券也随时可以自由兑换成为金属货币,所以通货过多的现象就不会发生。当然,个别国家在大规模战争年代里,如美国在17751779年独立战争时期和1861—1865年南北战争时期,资产阶级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强制发行大量的纸币,也曾引起当时的通货膨胀,不过这种情况是罕见的例外,而货币制度的相对稳定则是常例。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尺度是劳动者提供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经济效益,这与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联系在一起的,经济效益与劳动力价格变化方向一致,按劳分配转化为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劳动力的商品性和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并不产生剥削、雇佣劳动和不平等,因为这一切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的而不是由劳动力的商品性决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价值和工资受按劳分配规律的决定并服务于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8.
深化金融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金融体制马俊起一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实质上是一种信用经济、货币经济。这是因为:1.货币流通是商品经济的先导。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物随钱走,市场对生产起着导向的作用。货币是在商品交换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货币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范畴之后,就具有对商品经济的先导作用,因而就成为商品流通的必要条件。没有货币流通就不可能有商品流通的发展和扩大。2.货币运动是市场经济运动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一经交换就会退出流通进入生产和消费,而货币永远不会退出流通。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永存的流通主体是价值的运动,也就是货币的运动。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资金是商品生产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货币信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以货币信用作为经营对象的金融业,正是由于具备了这些特点,使其在市场经济中具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是市场 基本规律,供求规律是市场流通的特有规律,竞争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固有规律。由于客观经济条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在内容、形式和作用等方面有了新的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为正确运用这些规律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资金范畴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政治经济学界对这个范畴内涵的理解和表述是不一致的。一些教材和辞典这样表述:“社会主义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使用的生产资料和支付劳动报酬的一定量价值的货币表现。”“社会主义资金指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等环节中的社  相似文献   

11.
价格形成是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过程中价格的确定,它包括价格形成的基础和影响价格形成的因素。由于价值规律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实现的形式与作用不同,因而价格形成的基础也有所不同。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价格形成基本是以价值为基础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价格形成以生产价格为基础;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价格又主要以高于平均利润的垄断利润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价格学是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形成与运行规律的一门经济学科。本教材共15章,分成四个单元。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计价方法的掌握。 下面,我们分章对本课程的一些重、难点进行提示。第一章 价格与市场一、价格的含义及其与价格规律的关系。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生产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在讨论价格形成基础问题的过程中,有些同志为了论证生产价格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提出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生产价格直接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每种商品的生产价格无论是在质上,还是在量上都直接等于社会价值。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同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和生产价格理论不相符合,其论据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4.
商品流通网络是在发达的商品流通条件下,流通客体在流通主体的驱动下,借助于各种不同的载体,按照一定的路线所完成的纵横交织的运动系统,即以商业网点、流通渠道和交通运输为基础而形成的网状流通运动的总和。从空间角度看,商品流通网络是一个特定的点、线、面所组成的网络结构系统。网络结构中的“点”,就是众多的流通主体以及由它们集合而成的各级商业中心。网络结构中的“线”,就是流通客体的运动路线。网络中的“面”,就是各类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的聚辐范围。由于商业地理环境、商品产销水平、交通运输条件以及原有基础等因素的地域差异,各种流通客体的自然流向、流量和流通范围各具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的经济工作中,由于受自然经济思想和斯大林不彻底的商品经济理论的影响,看不到流通对生产的巨大促进作用。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流通问题重视了,但对社会主义市场流通的指导思想和怎样组织市场流通等问题还缺乏深刻的认识,这就影响了流通渠道的进一步开拓和城乡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种情形下,非常有必要学习陈云同志的市场流通理论,以此来指导我国的商业工作。  相似文献   

16.
浅议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成因和对策陈海鑫通货膨胀是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市场货币供应超过了流通中所必要的货币量,使每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减少,而商品和劳务价格表现为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通胀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头号敌人,是一国经济总量失衡的货币表现,已成为中外...  相似文献   

17.
高一《经济》第二课中,把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概括为: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那么经济总量、经济结构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经济稳定发展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一、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与经济总量的关系通货膨胀是由于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通货紧缩则是由于纸币的发行量、流通量少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物价持续下跌的现象。表面上看,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纸币的发行量、流通量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的不平衡,但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不平衡。这是因为: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由该时期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的流通速度决定的,其与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而一定时期的商品价格总额,实质就是用货币表示的该时期的社会总供给;纸币的发行量则与该时期社会总需求和货币流通速度相互影响。首先,该时期社会总的需求预期和货币流通速度直接影响着纸币发行量的多少。同时,纸币的实际发行量反过来影响着社会有效需求量和货币的流通速度。如果社会总的需求预期过高,超过社会总供给,就可能促使纸币超量发行,也可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作用,减少和克服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必须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由于市场调节资源配置,市场价格是重要的经济杠杆,因而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重点在于对市场价格的调控。价格调控是深化价格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物价工作的首要任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格运动,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价格运动截然不同,基本特征是:第一,决策主体细化,除必需国家垄断的价格以及特殊的市场时期外,包括物资价格、资本价格、劳动力价格、技术价格等所有的生产要素和商品以及劳务价格,都由市场参与者自由决定,不受国家直接干预;第二,价格成为市场利益最基本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正在受到诸多质疑,城市农产品价格暴涨与农民朋友低价甚无法销售农产品等现象,形成农产品流通过程中令人困惑的问题。究其原因,正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言"农产品流通环节是整个流通链中最薄弱的。流通环节过多不仅会造成价格上涨,而且还会造成农产品的浪费。"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完善农产品流通链,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让农民朋友受益,让消费者受益。总而言之,优化农产品流通链,对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公有资本分配受公有生产的决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采取了双重分配模式,即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的模式。公有资本生产、流通与分配的规律,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迂回发展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