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圣经(旧约)》上有个故事:两个妇女为孩子的所有权发生争执,到所罗门国王面前请求判决。一个妇女说孩子是自己生的,被另一个妇女抢去了;另一名妇女称孩子本来就是自己亲生的。于是国王命下人取来剑,说:“把孩子切成两半,让她们每人拿走一半。”结果一个妇女说:把孩子给她吧!不要杀了他。另一个妇女说:切吧!谁也别想要孩子。于是孩子判给了第一个妇  相似文献   

2.
木人 《现代语文》2005,(12):18-18
有一天,两个女人来到所罗门王面前,要求他给予公正的评断。两个母亲皆坚持婴儿是自己的,起因是两位母亲同住一个屋檐下,各有一名婴儿,其中一位母亲因睡觉翻身不注意,压死了自己的婴儿,却又偷换走另一名婴儿。所罗门王见两名母亲僵持不下,于是想出一个办法。他拿出一把剑,说既然两位母亲都坚持婴儿是自己的,为公平起见,就将婴儿分成两半。其中一位母亲立刻大喊请国王住手,这样会杀死婴儿,但另一个却说国王的判决是公平的。这时阻止国王的那位母亲边哭边说,愿意把孩子让给别人,这样总比孩子被杀死好。所罗门收起剑,将婴儿判给那位阻止他的母亲…  相似文献   

3.
重担     
很久以前,一个国王生了一对双胞胎。当他们长大成人以后,国王希望从中选择一个孩子出来继承王位。于是,他想了一个好办法来考验这两兄弟。一天,国王把两位王子叫到跟前,他说:"孩子们,我要在你们中选择一个来管理我们的国家,这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担子,  相似文献   

4.
章右 《教育》2012,(4):29
美国《纽约时报》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个案例:纽约市皇后区一位华裔妇女因为8岁的儿子没有做作业,就用扫把打他,致使孩子身上留下伤痕。第二天,学校老师发现这名孩子身上有伤,于是向纽约市儿童服务管理局进行了举报。当天晚上,警察来到这名妇女的家里,强制把她的3个孩子  相似文献   

5.
章右 《教育》2012,(2):29-29
美国《纽约时报》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个案例:纽约市皇后区一位华裔妇女因为8岁的儿子没有做作业,就用扫把打他,致使孩子身上留下伤痕。第二天,学校老师发现这名孩子身上有伤,于是向纽约市儿童服务管理局进行了举报。当天晚上,警察来到这名妇女的家里,强制把她的3个孩子带走,并送交儿童收养机构。这位华裔母亲不仅面临和孩子分离的痛苦,还要花钱请律师帮助索回孩子的抚养权。  相似文献   

6.
从前有个国王,他非常老了,但他设有自己的孩子,于是他想在全国选一个新国王。  相似文献   

7.
胖0的烦恼     
在数字王国里,属0最不漂亮。瞧,他浑身圆滚滚的,特胖。而且0代表什么都没有,于是数字王国里的居民全都嫌弃。为此,胖0很自卑,经常一个人躲在家里哭。数字王国的国王100在一次微服私访的时候见了哭声,循声走进了胖0的家里。胖0把一都告诉了国王,国王听了,摸着他的手说:孩子,不要再自卑了。出去走走吧,很多地需要你呢。"胖0擦擦眼泪,抬起头,半信半地点了点头。国王走了以后,胖0特地挑了一件紧身衣穿,这样能使自己看上去瘦一点。但胖0刚走一,紧身衣就"哗"的一声裂开了。  相似文献   

8.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时下许多家庭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常常扮演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一个唱“红脸”,另一个唱“黑脸”,比如,一个说:快去把作业做完,否则小心我揍你!另一个则赶快说:别那么凶吧,他还是个孩子嘛,他懂什么呢,来,乖乖,先把饭吃了再说。这种情况下,唱“黑脸”的管教体罚孩子,想使孩子感到惧怕;唱“红脸”的说情呵护,想使孩子感到温暖可亲,这种一严一宽,一硬一软的做法究竟好不好呢?我认为这种家庭教育法有诸多弊端。  其一,会把孩子培养成“欺软怕硬”的“两面人”。唱“黑脸”的在家时,他就乖乖听话;一…  相似文献   

9.
从前有一个国王,写了一封信给另一个国王,那封信上说:“请送我一只有红眼睛的绿色兔子,要不然——”另一个国王回了一封信给他:“我没有这样的兔子,倘使有的话——”两个国王都很生气,于是打起仗来。他们调动全国的军队,多次血战,结果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老百姓饱经患难,家破人亡,真是痛苦不堪。双方相持多年,都不能取胜。人民越来越苦,士兵们也开始厌倦战争,无法再打下去了,只好讲和。在讲和的时候,两个国王聚在一起,要把两封信解释明白。第二个国王说:“你算是什么意思呢?你要向我讨一只有红眼睛的绿色兔子,怎么可以那样威吓我呢?”“啊…  相似文献   

10.
袁宝 《山东教育》2005,(34):28-28
学完《詹天佑》一课.我让学生把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第二天上课.我便检查背诵情况。不错,多数学生都能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了下来。还有一个叫袁野的同学没检查,他可是我们班的老大难,总是背不过书:为了激起其学习的积极性.课前我曾单独找他说:“这一课.你挑选一段接简单的背下来就行。”他答应了下来。我想:他应该准备好了吧。于是点了名让他背诵。  相似文献   

11.
齐天宇 《成才之路》2012,(4):97-I0014
正国王收到了两只威武的猎鹰。他从未见过这么漂亮的猛禽,于是便把它们交给自己的首席驯鹰人进行训练。几个月过去了,一只猎鹰已能傲然飞翔,另一只却一直待在枝头纹丝不动。国王召集了各方的兽医和术士,命他们让这只猎鹰飞起来,但所有人都无功而返。最后无计可施的国王突然想:也许一个熟悉野外环境的人可能会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马上命人找一个农夫进宫。  相似文献   

12.
选择权归我     
一个男人看到一个小孩子从河里钓了几条鱼,于是眼珠子一转,想占便宜。 他从口袋里拿出一把钱,分成三堆。然后,男人对孩子说:“孩子,把鱼卖给我吧。”  相似文献   

13.
一位国王有洁癖,他最害怕自己的鞋底会沾上泥土,于是命令大臣,把整个国家的道路都用布覆盖上。大臣开始组织人力丈量全国的道路,之后他做了计算,把全国所有的路都覆盖布,需要20万工匠不停地工作50年,而全国的人口也不过50万。大臣心急如焚,向国王痛陈利弊,说弄不好会亡国。国王一怒,将大臣处死。国王又派另一个大臣来办此事,结果这个大臣很容易就解决了此事——用布给国王做了一副鞋套。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字王国里,属0最不漂亮了。瞧啊,他浑身圆滚滚的,特胖。而且0代表什么都没有,于是,数字王国里的居民全都嫌弃他。为此,胖0很自卑,经常一个人躲在家里哭。数字王国的国王100在一次微服私访的时候听见了哭声,循声走进了胖0的家里。胖0把一切都告诉了国王,国王听了,摸着他的手说:"孩子,不要再自卑了,出去走走吧。"胖0擦擦眼泪,抬起头,半信半疑地点了点头。国王走以后,胖0特挑了一件紧身衣穿上,这样  相似文献   

15.
荷叶公主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已经很老了,可是他一直没有孩子。于是,他就去求长鼻子巫婆给他一个孩子。巫婆说:  相似文献   

16.
《八小时以外》2014,(12):127-127
理论模型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在寒冷的冬天,一个木匠带着孩子在地主家干活,木匠干得满头大汗,于是把自己的衣服一件件脱掉。这时他想起了孩子,生怕他热着,也把孩子的衣服一件件脱掉。结果孩子被冻死了。克雷洛夫寓言中有一则《梭子鱼》的故事:森林王国中的梭子鱼犯了罪,法官是怕水的山羊,它的判决是:将梭子鱼扔到河里淹死。这些荒诞故事体现了一个概念——"虚假同感偏差",又叫"虚假一致性偏差"。  相似文献   

17.
飞翔的秘密     
国王收到了来自阿拉伯的礼物——两只威武的猎鹰。国王从未见过这么漂亮的猛禽,他把它们交给自己的首席驯鹰人进行训练。几个月过去了。驯鹰人报告说其中的一只猎鹰已能飞翔,另一只却没有半点动  相似文献   

18.
前些天,中央电视台有一个节目叫《感动中国》,据说十分让人感动,我没有看,总听朋友提起。那天去吃饭,一桌男男女女,开始大家都说手机段子取笑。后来有人说到《感动中国》,于是有人提议,这样吧,我们一人说一件感动的事吧,大家纷纷同意。第一个人是个男人,他说的是自己的父母。他一个人在北京混,没车没房,为了买房,父母把一生的积蓄全拿出来,即使这样还不够,于是父母来给他排号,搭了个帐篷,为了让儿子能买得起便宜些的经济适用房!寒冬腊月啊,父母轮换着给他排队,他在有中央空调的屋子待着。房子买到后,父母全得了风湿。说完,他的眼角湿了。大…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国王有洁癖,他最害怕自己的鞋底沾上泥土。于是,他命令一位大臣把整个国家的道路都用布铺上。这位大臣开始组织人丈量全国的道路,并得出结论:用布铺上全国所有的路,需要20万名工匠不停地工作50年,而全国的人口也不过50万。大臣心急如焚,向国王痛陈利弊,说可能会亡国。  相似文献   

20.
<正>《麦田里的老师》,使我想起了另一本书名类似的书——《麦田里的守望者》。书中16岁的主人公霍尔顿,对他唯一最爱的妹妹说出了他的一个愿望:"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