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东京的最后一日,按照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的安排,由长野微小姐陪同我去清濑,会见日本著名女诗人财部鸟子女士.手头恰好有一本从国内带来的<日本现代女性文学集>,其中收有财部鸟子的诗作<总看见死亡--写给作为难民死去的小妹妹>.作品后面有作者简介:财部鸟子,1933年出生,新泻人,生长于被日本占领的中国东北地区,1946年回国.出版有诗集<腐蚀与冻结><西游记><鸟有之人>等,曾获日本地球奖、现代诗茶花奖.  相似文献   

2.
北京语言大学作为首都的一所国际性大学,不同文化背景的世界各国的留学生慕名来到这里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化,学校创办<中国文化研究>,举起中国文化的大旗,令人不能不佩服创办者当初的远见卓识.于今这本期刊走过了十五个年头,十五年风风雨雨,十五年辛勤耕耘,十五年硕果累累.编辑者没有刻板地注明第1期、第2期等等,而是在封面上标注"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使人眼睛一亮,觉得很雅致,一种书卷气扑面而来,真不愧是一本张扬中国文化的刊物,文化味道很浓,文化品位很高,也体现了编辑的创意.这使我想起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林语堂在上海办<人世间>杂志,他在<发刊词>中开宗明义提出"开卷有益,掩卷有味"的办刊宗旨.<中国文化研究>一年四卷宏文,沉甸甸的学术份量,开卷能启迪思想,读罢的确能让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3.
近来斐声日本画坛的著名女画家傅益瑶相继出版了两本新作:<我的父亲傅抱石>和<我的东瀛岁月>.在自传体著作中,这位名家闺秀回忆了自己在异国他乡的文化追求.在东渡H本留学、创作、工作的30年岁月里,她始终孜孜不倦地探索,不拘泥于陈规,创作出许多令人凉叹的画作.一些日本一流的画家、权威对她纷纷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4.
创刊于同一年的<新青年>和<妇女杂志>在倡导妇女解放方面都具有主导性的影响和地位,但是<新青年>并非从一开始就是这方面的"先锋"——在创刊后的二、三年间它基本是在梁启超所开创的女权启蒙话语框架内提出和讨论妇女问题,1918年才正式提出女性的主体性问题——"我是我自己的";<妇女杂志>虽然一直从事着对女性的启蒙,但在五四期间却不能与时俱进而"落伍",1921年章锡琛担任主编后发扬"五四"精神,沿续<新青年>的妇女解放话题——尤其是自由恋爱,从而使<妇女杂志>成为五四后又一个反传统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5.
妍莉 《职业圈》2004,(8):40-41
台湾人邱永汉,人称"赚钱神仙".他既是实业家,又是经济评论家,著作颇丰.他著有<我的赚钱自传>、<赚钱未来学>、<成功的法则>、<赚钱密室谈>,<赚大钱的故事>、<女性经商成功秘诀>等等.邱永汉以数十年实业家投资经验及判断经济趋势的心得,告诉人们"赚钱秘诀".  相似文献   

6.
爱比恋更冷     
<爱比恋更冷>,这是<安娜·卡列尼娜>电影版的一个名字,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托尔斯泰的这部名著让许多明星为安娜这个角色发痒.  相似文献   

7.
这本<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发生"于今天,我以为是王一川教授学术研究的一次有意义的事件.十余年前,作者丢给读者们一本<意义的瞬间生成>便迈进牛津,迎来了他自己所说的"语言论震惊".之后,他倡导"修辞论美学",以一种告别的姿态,将此前的研究称为"体验论美学".从美学理论的形上建构移向文学文本的文化解读,由关注生命体验转而关注文本修辞,他的理论视野发生了一次重大转变,也就同时有了一次"断裂".  相似文献   

8.
20多年前我在浙江参加一个诗会时,读到写著名音乐家马思聪在"文革"期间出走的长诗<海中舟的叙说>,禁不住发出由衷的赞叹,因此认识了它的作者周孟贤.自那以后,我们没有再见面,也没有联系过.前十来天突然接到他的长途电话,要我为他的长诗选集作序,我欣然答应了,因为<海中舟的叙说>又涌上我的心头.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文学》存在了50年,我为这本杂志服务了35年。可以说,我的青春热血,我一生大部分年华都献给了这本为中国对外传播事业作出了历史贡献的文学刊物。由于种种原因,刊物已于2001年停止运作,但它为中国对外传播事业建立的功绩将长留在读者中间。  相似文献   

10.
坦然面对《劳动合同法》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2008年1月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为研究背景,阐述了<劳动合同法>的新特点和意义.文章分析了<劳动合同法>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挑战并从员工招聘、录用、考核及激励等角度,提出企业应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及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来自<劳动合同法>带来的诸多考验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