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保诺·卡勒士迪新力口坡 《大中专文苑》2011,(11):46-46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一辆豪华轿车停在调查事务所的门口,白发苍苍却依然风度翩翩的老人径直走进我的办公室,告诉我说:“请你为我做一件事。” 相似文献
5.
6.
一天中午.我刚走进办公室就有几位女生跟着哭哭啼啼的晓敏一起来告状:“老师!张杰太欺侮人了.他拿着我的照片在教室里让大家互相传看.说他他也不听……”我赶忙问晓敏:“他怎么会拿着你的照片?”晓敏说:“昨天我看到张杰拿着一部相机.在校园里跟几个男生互相拍照,他一定是趁我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拍的。”弄清了事情的缘由, 相似文献
7.
董瑞红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1)
舆论监督是新闻机构的重要职责 ,如果取得比较真实的新闻素材 ,就需要采取偷拍偷录这种比较隐蔽的方式。虽然在偷拍偷录的过程中 ,会发生人格权与采访权的冲突 ,但是为了取得真实可靠的新闻 ,这种方式是必要的、可行的 ,同时要有一定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卢明在打扫电脑教室时拎到一部手机。她在食堂贴了一张告示:捡到全新手机一部,失主请到高一(3)班或电脑教室寻找卢明领取。 相似文献
12.
偷拍偷录是指未经他人知晓或同意,对他人的活动进行拍照、摄像或对其谈话进行录音的采访行为,其法律实质是采访权的重要内容。采访权是保障新闻真实与新闻自由、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揭露违法违纪现象,鼓励舆论监督、维护公共利益并实现社会公正的迫切需要,肯定作为采访权重要内容的偷拍偷录的合法性十分必要。我国现行法律尚未对采访权以及偷拍偷录作出明确规定,在实践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应当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尽快完善新闻立法,使偷拍偷录合法化。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海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3)
在中国哲学史上,指“道”与“德”的关系。孔子主张:“志于道,据于德。”(《论语·述而》)这里的“道”指理想的人格或社会图景,“德”指立身根据和行为准则。因儒家以仁义为道德的重要内容,故也以仁义道德并称。《老子》中的“道”指事物运动变化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或万物的本体。“德”和“得”意义相近,指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对于“道”的认识修养有得于己,亦称为“德”。《老子·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认为“道”和“德”虽尊贵,却不是什么主宰(“… 相似文献
18.
道德判断是应用道德概念或道德知识对行动的是非、好坏和善恶进行评价的过程。道德判断是一种认识活动。一个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同他所掌握的道德概念和道德知识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同他的成熟和智慧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