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语文教材每组课文后都编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和“读读记记”两栏。一些教师在教学这一内容时简单行事:读读词语,抄抄词语,最后以听写词语来检测学生掌握的程度,仅此而已。孰不知这种机械、重复的词语教学,使学生成了词语储蓄罐,有“进”无“出”。  相似文献   

2.
本则语文园地包括“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三部分。“我的发现”编排了四组意思不一样,形式相同的形容词;“日积月累”中的“读读记记”精选了《三字经》中部分经典文句,让学生在读背中感受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读读背背”安排了本册课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意在对本册略读课文中的词语做一个总结;“趣味语文”则安排了一则谜语,让学生在猜谜的过程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朱瑛 《小学语文》2011,(3):24-25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在每组课文后都安排了“词语盘点”这一板块,并分成“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要求学生积累、掌握、应用。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对“‘词语盘点”的做法是让学生随便读一读、说一说、抄一抄了事,在教学时间紧时尤其这样。  相似文献   

4.
为了便于学生积累巩固字词,人教版小学语文从四年级开始便在每组课文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包括"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部分内容。"读读写写"由精读课文中学生必须掌握的词语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则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学生认识的词语组成.要求认记。  相似文献   

5.
陆平 《小学语文》2010,(1):16-17
笔者调研发现,在小学语文词义教学中存在如下误区:一是机械照搬。语文课上,教师检查预习情况或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情况,学生站起来,将笔记本上所记的词典释义念一遍,有时甚至念得疙疙瘩瘩,学生就这样当一回搬运工,算是完成了任务,至于他们真正理解了多少则不得而知。二是浅尝辄止。如有教师教《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先让学生找出“着迷”、“迷恋”、“痴迷”三个词及所在的句子,再问“这三个词有什么差别”,  相似文献   

6.
一、借助形象手段,感悟词义【案例】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小稻秧脱险记》教学本课时我首先让学生从一、二自然段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并让学生走上讲台把这些词语写在黑板上。结果学生自读课文后,上台写出以下词语: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  相似文献   

7.
季科平 《福建教育》2009,(12):32-33
在人教版的教材中,“词语盘点”从四年级开始露面,安排在每组课文的后面,对本组课文的词语进行集中的回顾。“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以及略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  相似文献   

8.
朱瑛 《辽宁教育》2011,(4):33-35
背景描述 人教版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在每组课文后都安排了“词语盘点”这一板块,并分成“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前者是由讲读课文中要求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后者是由讲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它是单元整合后词语的归类统一。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要求学生积累、掌握、应用。也许是习惯了以前教材中词语表的模式,我总是轻视“词语盘点”的教学,一般都是让学生随便读一读、说一说、  相似文献   

9.
一、借助形象手段,感悟词义 【案例】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小稻秧脱险记》教学本课时我首先让学生从一、二自然段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并让学生走上讲台把这些词语写在黑板上。结果学生自读课文后,上台写出以下词语:"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  相似文献   

10.
“一花一天堂,一词一世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切实地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走进词语的世界;只有真正扎扎实实地进行词语教学,丰富词语的教学内容,词语教学才不再是语文教学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语文课堂也才能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1.
词语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于永正老师的《小稻秧脱险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8课)一课的词语教学读演结合,促进理解,妙趣横生,成为中年级阅读教学中词语理解与训练的典范.一、整组词语,“境”中理解初读阶段,于老师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然后,让他们把不懂的词语写在小黑板上.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在每组课文后都安排了“词语盘点”这一板块,并分成“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前者由讲读课文中要求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后者由讲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都属于单元整合后词语的归类统一。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要求学生积累、掌握、应用。也许是习惯了以前教材后面附词语表的模式,我总有点轻视“词语盘点”的教学.一般是让学生随便读一读、说一说、抄一抄、写一写,一带而过。  相似文献   

13.
在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的当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就显得尤其重要.笔者通过具体、鲜活的语文学习实践,让学生感知法律,增强法制意识,从而减少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发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一、在语文课本中看“法”,二、从汉语词语中知“法”,三、在写作实践中学“法”,四、在语文活动中悟“法”.  相似文献   

14.
词语教学,不是语文教学的点缀,而是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李海林语),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王尧语)。运用多种方法,走进词语的世界,让词语成为学生言语表现的鲜活元素。  相似文献   

15.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学好语言的基础。词语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小学生对词语掌握的程度将直接影响他们的语文水平和语感能力。目前,一些教师在词语教学中,却依然存在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手段单一的弊端,总是一味地强调让学生去读词语、记词语、抄词语,这一种机械化的词语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感到词语学习的枯燥,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谢芝兰 《考试周刊》2011,(65):57-58
词语教学,不是语文教学的点缀.而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李海林语),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王尧语),运用多种方法,让词语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7.
瞿达彬 《教育艺术》2008,(12):18-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语言的积累包括“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精彩句段”等等。积累词语是最基本的。积累足够的词语,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具存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词语,丰富词语,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前,新课程的教科书对词语相当重视。为了引导学生对每一组课文所学字词进行自我回顾、自查自测,人教版语文教材从四年级上册开始,在每个主题单元课文之后,《语文园地》之前都设置了"词语盘点"的内容。这一项内容从它的编排体系来看,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精读课文中要求认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词语”掌握的量,是直接衡量小学生语文学习、语言学习与语言运用能力的标准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各种机会开展“词语盘点”活动,让小学生在词语掌握与运用展示中,激发学习词语、理解词语与运用词语的潜能,把教师的有效教学与学生的有效学习统一起来.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为例,展开“词语盘点”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孟谦 《山东教育》2009,(5):31-31
在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中,每一个单元练习都有一个“读读背背”的环节,其中一项内容是读、记四字词语,这些词语一般与本单元的内容有所联系,在词义上都互相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如:三年级有篇课文《庐山的云雾》,在随后的单元练习的“读读背背”中出现了这八个四字词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