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刑法修正案(九)》增设了考试作弊犯罪的规定,但其适用中存在一些争议。从刑法的谦抑性和体系解释等角度考虑,对"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的"法律"应作狭义理解;此类犯罪属于行为犯,行为的"完成"不等于作弊行为全部结束,只要考生已经实施了相应的作弊行为就属于犯罪既遂;而且单位可以成为本类犯罪的主体,应增设单位犯罪主体。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犯罪在当今社会已经超越了一般法律现象,成为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成因复杂,但家庭和学校教育不当甚至教育缺失是引发青少年犯罪十分重要的原因,本文分析了教育在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旨在找出原因,以便有的放矢、加强有关的道德教育和法律建设,使青少年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犯罪主体结构趋于多元化,其中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引起全社会的密切关注。《预防法》的施行,将对于培养我国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和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维护社会稳定、营造和维护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探讨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及成因入手,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防范体系的构成要素进行尝试分析。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未成年人恶性事件频繁发生,犯罪低龄化已成为社会公众的热议话题。在当今社会背景下,积极应对未成年犯罪低龄化问题,对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的原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法律制度因素三方面,因此需主要从这三方面着手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完善降低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后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5.
加强农村依法治理是推进依法治国、法治中国战略意义重大。本文总结农村法治面临农民法律观念淡薄,法律知识严重匮乏、弱势群体法律权益得不到保障、法制宣传教育途径单一、法律服务供给不到位四重困境,从农业人员一般犯罪、农村青少年犯罪、农村恶性犯罪三个层面论述加强农村依法治理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法治中国战略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期环境污染事件呈高发之势,众多环境犯罪却主要依靠行政处罚的方式进行规制,环境污染刑事救济机制"名存实亡"。构建以生态法益为核心的刑法理念,发挥刑事司法打击环境犯罪的关键作用成为建设美丽中国,构筑生态文明的时代需求。唯有从立法上设立刑事环境犯罪专章,完善环境刑事司法专业性追责体系,才能更好发挥捍卫生态法益最后一道法律屏障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法律视角入手,诠释网络反腐机制的法律属性,反思我国网络反腐的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寻法律对策,建议将网络反腐纳入法治化进程,使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结合,成为反腐的有力推手,推进网络反腐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关于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分析与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犯罪具有犯罪行为的隐蔽性、侦查取证的艰难性、犯罪实施的技术性、突破时空的跨国性、危害后果的严重性和具有极低的风险性等特点。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危害主要有传播网络色情、侵犯财产权利等。防治计算机网络犯罪要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加强和完善网络立法工作,加强司法惩治,加快发展网络安全技术,建构网络技术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计算机网络现状及网络犯罪进行研究,采用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和法学的理论,分析了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特点及规律,针对目前我国在网络立法上的滞后和侦查技术的落后,从素质教育、网络立法、侦查技术等几方面提出了预防网络犯罪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保证国家税收,打击涉税犯罪必须有法律做保障.对我国涉税犯罪的刑事立法加以梳理,指出其发展和完善之处,有助于法律价值的释放.  相似文献   

11.
网络的普及也使网络犯罪滋生。网络谣言扩散,网络恐怖信息传播,网络非法集资,网络贩卖枪支、毒品等等,这些犯罪侵害了人民的法益,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危害。本文从一件典型案例入手,探讨分析网络犯罪的构成、犯罪行为危害、因果关系,为司法实务部门办理网络犯罪案件提供相关参照。  相似文献   

12.
浅议计算机网络犯罪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网络犯罪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具有巨大的危害性,防治计算机网络犯罪应打防并举。  相似文献   

13.
犯罪对象是犯罪客观要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犯罪对象的界定直接影响着罪行的轻重,因而影响着量刑。本文主要从犯罪对象的种类入手,论述了犯罪对象种类的内涵及其各自的法律特征,以此使我们更加准确地掌握对犯罪对象的界定。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网络反腐成为继上访、报纸信件、电话举报等传统反腐方式之外的新型反腐手段,在反腐过程中以独有的特点彰显出巨大的影响力.但不可忽视的是网络反腐机制自身存在较多的不足,亟需规范.从法律视角入手,诠释网络反腐机制的法律属性,反思我国网络反腐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寻法律对策,将网络反腐纳入法治化轨道,使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有机结合,成为反腐的有力推手,推进网络反腐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互联网犯罪形成一条专业的链条,被称为“网络黑色产业链”,因网络犯罪具有隐蔽性等特征,导致网络犯罪在司法实践中难以认定。必须对网络黑色产业链进行有效刑法规制:在刑事政策方面,采取“打早打小”的基本战略,实现对网络犯罪从规制刑法到预防刑法的转变;在完善立法方面,应构建公民信息保护机制、加强网络服务提供者安全管理责任义务;在微观方面,明确上中下游之间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形。  相似文献   

16.
民办高校的学生群体和公立院校的学生群体相比,存在着一定的特异性。在当下社会,大学生犯罪率日渐升高,犯罪类型呈现出多样化,因此,关注高校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成为高校教育中亟不可待的任务。本研究通过问卷对本校学生进行调查,了解本校学生法律素养的现状,发现其中的问题,结合访谈法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学生法律素养培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犯罪被害人是刑事法律研究中永远不能、也不应回避的话题。然而,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司法实践对犯罪被害人的关注都显得极其薄弱,忽视了犯罪被害人的研究与保护。本文在关注犯罪被害人研究的基础上,论证恢复性司法模式下犯罪被害人的经济救济模式及其缺陷,从而构建犯罪被害人经济救济的实现途径,倡扬法律正义,最终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犯罪的防治是一个双主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过程.大学生网络犯罪防治有效性的取得是由相关教育的有效性和相关接受的有效性共同构成的.从网络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内外原因等方面入手分析,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上作品著作权的保护成为法律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主要是分析现在网络中著作权面临的问题,提出数字版权集体管理制度并从科技和法律两个方面试图来防范和救济该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网络犯罪领域,判定的重心已经由共犯的认定转向了对单个行为人的归责.网络犯罪的行为人与结果之间,往往存在他人行为的介入,这种介入因素能否切断因果关系成为判定的关键.如果采取"传播性理论"或义务型因果归责,可以肯定对原行为人的归责."传播性理论"将视野从"不特定"的判断转移到规范上的"传播可能性"的界定;义务型因果归责从规范论上弱化第三人行为对因果链条的切断作用;规范意义上的故意理论更容易肯定归责的结论.在网络领域采用规范意义上的归责体系有利于扩大犯罪圈,对实践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