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叙述情节和描写环境,形象而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载。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我进行小说阅读教学具体步骤一般都是抓住“三要素”这样设计的:一、了解分析情节结构;二、鉴赏人物形象;三、分析环境。  相似文献   

2.
廖艳云 《广西教育》2014,(38):117-118
归纳和总结解答小说阅读理解问题的方法,提出应抓住不变的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来灵活应对多变的问题形式。  相似文献   

3.
袁炎长 《湖南教育》2004,(19):21-21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明了多读书的好处。不过,在这里,“读”得多的是语文、英语,却很少“读”数学,这是因为大多数人认为数学没有可读性。其实,“读”数学有许多好处。  相似文献   

4.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样式,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的描写,形象而广泛地反映现实生活。人物、情节、环境被称作小说的三要素。中学语文教材中,小说占了很大比例。要通过小说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学常识,培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从中吸取丰富的语文营养,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受到感染和启迪,发展观察、思维、想象及创造能力。我认为小说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5.
蔡琴 《现代语文》2014,(3):57-60
小说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版块,但无论是必修教材,还是选修教材,小说一般篇幅都较长。如何用较少的课时既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小说的主旨,又不影响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呢?笔者以为,适当的诵读可以促进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实现预设教学目标。传统的小说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授的重点放在对文本的解析上,这本无可厚非,但常常费时费力,事倍功半,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其实在进行文本解读时,若能抓住小说的环境、语言、动作和肖像描写的关键语句,引导学生有感情、有体悟地诵读,以带动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以读促学,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朝兴文 《甘肃教育》2011,(12):74-74
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在中学语文小说单元的教学中。应紧紧围绕这三要素引导学生学习小说.从而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理解小说所展示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7.
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对英语口语要求的不断提高,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然而,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笔者曾对部分学生,就英语教学中的口语教学情况作过调查,结果发现,对教学效果满意的学生比较少,仅有26%。从调查中了解到,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课堂气氛沉闷,缺少互动;  相似文献   

8.
小说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不容小视。但从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对于最具有文学性可读性的小说,学生也存在阅读兴趣不浓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轻视学生阅读小说起始的粗糙的整体感受;过分注重小说的思想性,忽略其艺术性;注重权威的定论,轻视学生可能肤浅但独特的见解。针对以上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我认为在小说教学上,应重视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其中,塑造人物形象又是主要的要素。那么,如何去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呢?这成为语文教学中小说部分最关键的一个知识点。  相似文献   

10.
鲁迅的文章较难读懂 ,《祝福》又是一篇较长的课文。如何使学生较快较易地理清头绪 ,把握文章的内涵呢 ?我试选了祥林嫂的肖像描写作为突破口。首先 ,以肖像为红线串连课文情节。课文通过塑造祥林嫂这一受侮辱受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来展示作品的内涵 ,那么我们就必须了解祥林嫂的经历。文中几幅肖像清晰地勾连了祥林嫂的一生。“三年前的花白头发 ,即今已经全白 ,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 ;脸上瘦削不堪 ,黄中带黑 ,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 ,仿佛木刻似的 ;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 ,还可以现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 ,内中一…  相似文献   

11.
一、小说之常态教学小说——文学体裁四类别中的一大样式。它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无一例外都是小说,能通过历史的积淀而流传下来成为经典必定有广泛的阅读人群,深受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12.
小说的阅读     
刘曹军 《新疆教育》2013,(14):102-103
小说,以刻画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和对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作者的情感。阅读时,一般先从了解故事情节入手,然后分析作者是怎样来写人,进而再研究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事这些人,为什么要用这些方法来写。总之,先从总体上把握全文,然后逐层深入地加以研读,就能较好地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13.
语文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每一瞬间 ,每一领域。阅读材料需要语文 ,书面表达需要语文 ,生活中与人交往也需要口头表达能力。这些都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础性与工具性。但当一位高中生要自己组织句子回答问题或写作文时 ,作为牙牙学语就开始接触的母语这时又显得那么的贫乏 ,那么磕磕绊绊 ,结结巴巴 ,难以成句、成文。说明我们的语文教学仅靠课堂上教师的分析讲解、考试出几道题目是远远不够的。注重学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注重将课文与扩展阅读相结合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古人说“汝果欲学诗 ,工夫在诗外”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就…  相似文献   

14.
小说阅读教学中的“情节陌生化”,是指在语文教学的预设和实际操作过程中,运用“陌生化”的原理对情节进行加工处理,让学生对小说故事情节进行转移、填补、对比、或者推导,为学生提供超经验的、陌生新奇的内容,使他们能够在新的对话平台上从不同的陌生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由此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5.
<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点拨指导的同时,更应重视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有效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一、自读中感知,要有量读书贵在自悟自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我们有的教师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学生,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不先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教师就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大加分析。由于学生自主读  相似文献   

16.
小说教学中的美育要和体现小说特点的教学活动相融合。本文从人物形象、环境描写鉴赏和矛盾冲突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在小说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7.
针对小说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肢解小说、把小说当作散文类的作品进行局部的语文综合知识教学的倾向 ,认为小说教学应重在从整体的角度 ,去感知小说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和主题 ,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小说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8.
金戈:小说聚焦人物形象的塑造,探究人物命运的变化轨迹,窥探心灵世界的丰富与诡异,隐喻人生或揭示世界.同时小说具有情感立场内隐的特性,教学中,我们要裸读文本. 所谓“裸读”,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是指在阅读时努力从小说的言语方式——人物的话语方式、细节、空白等处人手一直抵达小说文本深层的意蕴,而减少关注一些文本之外的因素例如时代背景等等的介入.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三大文体之一的小说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但从目前的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来看,学生喜欢读而阅读效率不高是基本现状,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学生喜欢读是因为喜欢小说的情节,而对于小说中诸如作品创作背景、作品中的矛盾冲突、人物形象分析等内容学生则不太关注,从而导致小说阅读走向了“只看情节”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20.
许天佳 《教师》2012,(27):72-72
近年来,小说阅读成为高考中的常客,很多省份在考查现代文阅读的时候选择小说,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在进行小说阅读的时候,要读情节,读人物,读环境,如果把握住这样几个方面对于提高成绩是有用的。一、读情节把握好一篇小说的故事情节,对于解题是有很大帮助的。在考试中对于情节的考查,往往会设置这样几种题目:(1)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解题思路:根据小说情节理清结构,明确写了什么。如:(2009安徽)《董师傅游湖》,题: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解答这一道题目了解文章的情节即可,在对情节有效把握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就能正确作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