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晓霞 《考试周刊》2010,(26):32-33
海明威是20世纪著名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永别了,武器》作为他举世闻名的一部力作向读者展示了他精湛的叙事艺术。本文从叙事情境,叙事声音和距离、叙事时序三个方面详细地剖析海明威的小说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2.
《永别了,武器》是一部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为主题的带有自传体色彩的小说。海明威在作品中通过描写战争的几个侧面来揭示这样一个主题:战争给人类带来死亡,带来厄运,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灾难。同时,它也体现了海明威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本文具体地从“他人即地狱”,“世界的荒谬”和“自由和选择”这几个方面论证书中具有的存在主义思想因素,以反映海明威和其他存在主义者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3.
在《永别了,武器》中,作者省去大量的饰词,甚至省略动词。作者使用这样的叙述方式,暗示文字下藏有更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从人称和称呼这样的细节入手,致力于捕捉文字下模糊不清的感觉印象。  相似文献   

4.
海明威是美国伟大的作家,主要的代表作之一《永别了,武器》是他的成熟之作.他的写作风格在当时及现在都很有影响,并且对理解文中的人物和小说本身都很有帮助.本文对此小说中的主要写作技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最先接触《永别了,武器》是通过同名电影,那部电影深深地打动了我,以至于我实在想找原著看一看。令人吃惊的是:原著与电影描述的虽是同一个故事,但效果却完全不同。整部电影从头至尾都交织着“生”与“死”,这个主题时刻震荡着观众的心。而这部原著却极为平淡,平淡得像一杯白开水。正是这  相似文献   

6.
通过《永别了,武器》来看海明威的爱情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描写了战争与爱情。战争摧毁人的幸福和理想。享利与凯瑟琳的爱情是战争中觉醒的人们精神世界的发展,在战争中人们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所以他们的爱成了欢乐与痛苦的根源。爱情是美好的,然而战争中的爱情只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幻影。  相似文献   

7.
8.
本文通过对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武器》中人物间的会话从词法、句法及结构组织等方面进行文体分析,从而揭示该小说中人物会话的一些较显著的风格特征,并进一步探讨这种人物间的会话风格如何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说话人的意图,捕捉作者通过人物会话要向读者传递的某些信息(如小说主题等)。  相似文献   

9.
《永别了,武器》是半自传体小说,文章分析了,海明威式英雄主义和硬汉精神,雷德里克.亨利果断,顽强,临危不惧,满怀与厄运拼搏到底的激情,都是精神打不垮的硬汉子,都是孤独奋斗的硬汉子。"人可以被毁掉,但最终是不可战胜的",进而表现出一种"重压之下的优雅风度"。  相似文献   

10.
"冰山原理"是海明威毕生创作经验的总结,其要点是厚积薄发、精练文字,海明威在自己一生的创作实践中始终坚持这一原理.本文以海明威的代表作<永别了,武器>为例.通过时关键章节的"细读",阐明"冰山原理"在揭示该小说反战主题中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世人心中,海明威小说中最令人无法忘怀的恐怕是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他的多数小说就是以硬汉为中心的“男人小说”,而《永别了,武器》则是一部典型的“男人小说”。然而在形形色色令人印象深刻的男性人物下面,则是极度抽象化了的女性人物,她们在小说中起到的作用更像是“女性参照物”。本文也是第一次将海明威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命名为“女性参照物”,借此来丰富关于海明威女性观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永别了,武器》为切入点,分析海明威对战争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态度,旨在揭示海明威创作中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海明威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悲凉命运作家”的代表。本文以《永别了,武器》为例,探求了海明威悲剧意识的形成过程及对其作品思想性和人物刻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推崇妇女的“三从四德”,以“女子无才便是德”阻止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将女子捆缚成男子的附庸。同样在西方父权世界中,也是由男性主宰一切,扮演着权威、尊严、力量的主体角色,而女性也处于附庸男性的从属地位。现实反映在文学创作中,男性勇敢强悍的个性在作品中被大肆渲染并带上炫目的光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推崇妇女的三从四德,以女子无才便是德阻止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将女子捆缚成男子的附庸。同样在西方父权世界中,也是由男性主宰一切,扮演着权威、尊  相似文献   

16.
实用主义体现着"美国精神",海明威及其笔下的人物都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永别了,武器》中的亨利就是一个典型。实用主义让亨利用"有色"眼镜审视着整个世界。在爱国主义、宗教都变得无比虚无的时候,亨利将食物等物质化的事物作为发泄自己实用主义意识的主要方式。亨利与凯瑟琳的爱情有着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由于战争打破了整个世界的秩序,传统理念随之被打破。凯瑟琳冲破传统思想与亨利走到了一起。凯瑟琳在亨利身上找到了"未婚夫"的替代品,亨利通过凯瑟琳找到情欲以打发战争带来的空虚。詹姆士的理论能帮助我们有效地分析《永别了,武器》的形式和内容,充分挖掘海明威佳作的永恒魅力。  相似文献   

17.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的早期作品,也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文章讲述了亨利和凯瑟琳的爱情悲剧,揭露了战争的丑陋、残酷和对爱情、理想的摧残。亨利在战争、爱情和死亡方面表现出的虚无主义有社会历史方面的原因,也有性格缺陷方面的原因,反映了海明威20年代迷茫的人生观、虚无主义思想和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8.
张俐 《英语广场》2016,(12):8-9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刻探讨了20世纪初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的战争题材小说《永别了,武器》:一是特殊的时代背景赋予了小说《永别了,武器》不同于其他小说的特殊时代意义;二是深度剖析凯瑟琳这一完美女性形象的不完美性;最后探讨了小说中大量运用的象征手法。  相似文献   

19.
于洋 《海外英语》2013,(6X):208-209
该论文将重点探析战争对海明威本人,对小说《永别了,武器》中的人物以及那个时代的社会的影响。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创伤,人们精神和意识状态也发生了改变,心理上也受到折磨,战争最终导致了人性的扭曲。  相似文献   

20.
海明威在小说中阐述了他对战争的观点。他认为战争一无是处,再没有比战争更糟糕的事了。它不仅伤害人的身体,还会伤害人的精神。人在战争中还会失去爱情。总之进行战争是一件愚蠢的事。同时他还谴责了战争的发动者,正是在他们的鼓动下,怀有爱国之心的青年士兵们从希望一步步走向幻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