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年前,我刚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在一次家访中,我们班一个学生的妈妈在她的摊位前,先是没好气地应付了我几句,然后更在我走的时候说:"我看也真怪了,我们家孩子有的老师怎么就教得好,有的老师怎么就教不好。"当时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他们与教师是相互对立的!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教学生做人。做人的第一要义是立德,"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如何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呢?我在平时的教育中积累了一些成功案例。一、行为感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常言说,身教胜于言教。  相似文献   

3.
王爱军 《成才之路》2012,(11):22-22
正教师是智慧的源泉,是知识的传承与传授者,是人格的楷模,是学生们在人生的大海中航行的"灯塔"。因此,作为教师的我,每时每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作为自己的为师之道的标准来提醒自己。以身示教、无私奉献、以德立教,用高尚的师德为每一颗清纯的心灵的塑造而努力奋斗。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时刻谨记德育为先。一、用无尽的师爱,去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师爱是每位教师应该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职责。无尽的  相似文献   

4.
樊柳艳 《广西教育》2013,(28):15-16
2012年6月的一个夜里,来宾市忻城县果遂乡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蓝小海浑身发热,同学们发现后立即将她送往校医室。一进到校医室,蓝小海就昏了过去。医生量体温,高烧40度;用听诊器一听,蓝小海肺部全是“罗音”——这是重症肺炎的征兆!医生当即决定将蓝小海就近送到合山市医院。经过一天一夜的抢救,蓝小海得救了。苏醒过来的蓝小海打电话告诉在外打工的父母:“爸、妈,我好多了,你们不用担心,现在学校有医务室啦!”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是基础性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息息相关。要提高语文能力,除了课堂学习,课外阅读也很重要。关于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我个人有以下几点认识。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教育思想。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态度和行为对学生  相似文献   

6.
朱晓琼 《班主任》2012,(1):29-30
正金秋十月,天高气爽,为贯彻落实教委和学校倡导的"家访进万家"活动,我和高一(10)班班主任廖老师一起去家访。一路上,我和廖老师商量着怎么和家长沟通,因为我们这次走访的学生比较特殊。他叫小勇,是学校的"知名人物",刚军训第二天就和教  相似文献   

7.
<正>春花秋月,夏雨冬雪。从师范毕业走上讲台开始,我就踏上了家访的路。家访的路是一条育人之路,也是一条爱心之路!这一走就是30多年。我是上世纪80年代参加工作的。刚参加工作时,学生辍学是制约农村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那时的家访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动员贫困学生返校上学,不让一个学生辍学。当时的家访非常艰难,道路崎岖,主要靠徒步行走,因而留下了许多刻骨铭心的记忆。  相似文献   

8.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从教到不教"的转化过程。在歌唱教学中,为了让孩子的演唱能力走过一个亦步亦趋的学唱,到想唱就唱的自如演唱之过程,我依据《新课标》的阶段目标,确定了一些相应的阶段性指标,以及完成这些指标采取的一些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演唱能力发展序列的探究。关注起点,"范"而不"模"—一让学生跟着老师学,而不是反他们塞进"模子"。  相似文献   

9.
读了《漂亮老师和坏小子》,我深深地被书中的漂亮老师--米兰打动啦! 她性格开朗,活蹦乱跳,幽默风趣,让学生感到温暖。她带领学生跳芭啦芭啦舞;她去家访编着"谎言"送偏方;她教一个软弱的男生如何捍卫自已的尊严;面对险境,她巧用计谋教学生自己保护自己;在上课前化妆,体现了她对学生的尊重;毕业前夕,她带着全班同学去郊外踏青……  相似文献   

10.
朱熹说得好:"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却坚信:"问师那得生青睐?为有自身魅力在。"教师教其一生,均应倾其全力,打造人格魅力,方能博得学生的青睐。一、崇高的品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与学生长期的朝夕相处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堪为学生的楷模。所以,教师应该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博学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必须做到"四正":  相似文献   

11.
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德师风既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学校发展以教师为本,教师素质以师德为先。"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教师师德素质是关键。1.身正为范,"以德立教"铸师德之魂。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对一名教师来说,修养是教育的载  相似文献   

12.
昨晚三个学生迟到,我把他们叫到选修室谈话了解情况。原来是有一个学生脚有些扭伤,其他两个学生陪同去了校医室。我看了看学生的脚不是太严重,只是略有发肿而己。但他们却因为有伤而迟到感觉理直气壮。为了他们的长远考虑,也为了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我认为有必要进行心理层面的挖掘,真正找出他们的思想症结。  相似文献   

13.
武巧儿  刘桂娥 《青少年日记》2009,(6):F0002-F0002
太原五十二中语文教师,中教一级。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为立教的原则。严于律已、勤奋努力,赢得了学校、家长的信任和学生的喜爱。教学上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作品的鉴赏、联想、体验之中说个性的话,讲真实的事,自由地抒发,如实地描写。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传播文明,发展教育的神圣使命.倘若学识不高.人格不正,怎能为人之师?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古往今来,实践证明师德是立教之本.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人类的希望.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先进文化的化身,是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必将影响学生的理想、志趣、情感、意志等等.因此.教师应以德立教,以身示教,正"五官".树风范,立师魂.  相似文献   

15.
太原五十二中语文教师,中教一级。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为立教的原则。严于律已、勤奋努力,赢得了学校、家长的信任和学生的喜爱。教学上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作品的鉴赏、联想、体验之中说个性的话,讲真实的事,自由地抒发,如实地描写。  相似文献   

16.
正"好新闻!"一眼看到《新华每日电讯》上的《问计于民,江苏教育厅长"家访"》的标题,我就在心里叫了一声。"家访"这个词,引起我的许多回忆。我的父母终身从教,当年不时有对学生进行家访的情况。我当学生时,好多老师是父母的熟人,经常跟我父母讲我的事甚至告状,使我在学校和在家里得到的奖惩完全一致,可以说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家访。可是到了我儿子求学时代,从上小学到今年研究生毕业,18年间却没有一位老师来我家作过一次家访。回想这18年中,我这个作家长的,也确实多次有过与老师坐下来谈谈儿子而不  相似文献   

17.
"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为学生的"智能"而教,为学生的身心发展而教,是"有效课堂"的价值追求。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充分体悟到,要成就有效的教学课堂,就必须精心雕琢灵动的教学策略——导入注重趣味性、活动注重实效性、评价注重多元性。  相似文献   

18.
<正>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显得尤为重要。高中阶段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当代高中生的性格更加鲜明和张扬,再加上高中阶段学生的升学压力最为繁重,师生之间也最容易产生矛盾。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造和谐而温馨的校园氛围,既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又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一".学高为师,身正是范""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早在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对教师的立德树人做了精辟的论述。"师者,人之模范也"。可见,立德树人是教  相似文献   

19.
舒梦 《班主任》2004,(4):24-25
尊敬的范老师: 您好! 当我给您写这封信的时候,我的孩子已经与您分手、进入高中读书了.在她即将与您分手的时刻,我感觉到了她对您依依不舍的深情.她不止一次地说:"再开学的时候,范老师就不教我们英语了.再换班主任,不知道会不会像范老师那样."一个孩子不断地念叨一位老师,足以说明老师在她心目中的地位.范老师,您是我女儿一生都难以忘怀的良师.我女儿是通过关系上初中的.那年小学毕业时,她的考试成绩很不理想.我们费了很大的劲儿,才使她上了这所区重点学校,才分到了您的班级.听说您班的学生几乎都是"后门生",因为您是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20.
与学生相处两年了,与家长的交流大多数是电话联系,或是开家长会时的碰面.家访似乎也只是对于一些特殊场合、特殊学生的特别关注.此次,学校组织我们全体教师到受导学生的家里家访,让我们走进学生、感受学生、了解学生.同时,也给了一个让我们真正开展"家访"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