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关涉人的生活,构成为人的生活,并培养生活中的人。当回归到教育最本真的生命意义,将学生视为一个生命体时,就会生成出这样的提问:"学生,你幸福吗?你感到幸福了吗?如何提高你的幸福感?"事实上,在如此提问之前,就需要自我提问:"我感到幸福了吗?"每个人都可以如此自问,也大致能够回答"如何提高我的幸福感"这类问题。但遗憾的是,当我们真的这样去问学生,是否真的就能够发现"规律"、"道理"?是否真的能够得到回答?我表示怀疑。但是,我并不怀疑:教育实践工作者和研究者,应该如此提问,应该有此意识——因为我们是"教师",我们在从事着"教育",  相似文献   

2.
"学生幸福指数"、"学生幸福感"成为今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关键词。今天的孩子幸福吗?孩子,你感到幸福吗?孩子,怎样才能提高你的幸福感?我们的话题就是在这一系列的忧虑和思考中展开。我们说,教育不是万能的,它不能使学生不受他所生活的环境的影响,但教育必须保护孩子们心灵中巨大的、无可比拟的精神财富——欢乐和幸福。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我们面前的人是孩子,如果我们的孩子没有生活欢乐,在任何时候他都不会觉得仙鹤是蔚蓝色的。"教育的责任在哪里?教育的责任就在于珍惜并维护孩子享受欢乐和幸福的权利;教师的义务在哪里?教师的义务就在于帮助孩子提升感知幸福的能力。但是,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担忧成为实实在在的促进孩子幸福成长的行为,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倾情付出和实践努力!  相似文献   

3.
幸福是一种人的主观感受,每个人都渴望能得到幸福。而幸福教育就是让教育充满幸福,让受教育者也就是学生享受到幸福,同时也让施教者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幸福。师生要努力创造幸福资源,使我们的教育充满幸福感。而课程则恰恰是通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座桥梁,是师生间的连接体。教师通过课程影响学生,学生通过课程而走向幸福。教师和学生能否在教育中实现幸福,关键是是否在教师、学生和课程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从哪里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师们,你幸福吗? 主持人(上海市北郊学校校长):当前教育和教育管理越来越倾向于“以人为本”。如果教育和教育管理不能了解人的需求而且是每个人具体的要求,那么“以人为本”是一句空话。人的最大的要求是什么?是幸福。而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因此教育者和管理者都应该十分关注受教育者和被管理者的每一个体的生命质量和人生幸福。今天我们在此讨论的话题是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问题,我认为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水平是重要的.这关乎学生的幸福。为此,我请来了一些教师和校长一起来展开对话。  相似文献   

5.
正听了陶继新老师教育思想的讲座,感受颇深。作为教师的幸福感,在言语间缓缓地流淌出来,让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宁静、平安与快乐。我知道,这种长久的幸福来源于我的学生、我的讲台、我的工作。一、在教育过程中发现美,感受幸福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是塑造学生的人格和品质,让他们用所学到的知识回报社会,做一个有用的人。陶老师就是坚持这样的教育目的,用智慧的双眼不断地寻求教育过程中的真善美,在发现、提升、实践的基础上,不仅让自己感受到幸福,也帮助他人实现了理想,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是如此。教与学是一个  相似文献   

6.
包海娟 《文教资料》2010,(28):144-145
幸福感是品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当代中学生有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是学习压力影响着学生的幸福指数。思想品德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思考如何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如何让学生视学习为一种幸福,如何把课堂建设成为学生幸福的源头活水。文章从教育要为幸福生活奠基出发.分析了素质教育背景下思想品德课与学生幸福之间的关系。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在课堂上提升中学生的幸福感.力争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上课是一种幸福.学习是一种幸福。  相似文献   

7.
现代学校重要的价值追求在于让人享受"教育的幸福"。在我看来,这种教育的幸福感不应该是单方面的。真正的现代学校应该使教师教得幸福,学生学得幸福。没有幸福感的教师,难育有幸福感的"未来人"。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的环境有所改善,教师的待遇也得到了提高,可教师的幸福感似乎在下降。增强教师的幸福感是打造高效课堂、构建和谐教育的有力推手。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引领幸福的教育、培养幸福的学生。那么.教师的幸福从哪里来?教师的幸福从淡泊明志中来。教师自选择从教、跨进教育之门的那一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使人幸福的事业,教师也是一份幸福的职业。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教育培养幸福人的基础,是教育活动充满生命力的必要条件,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教师有无职业幸福感以及教师对幸福不同程度的追求,不仅影响着教师的职业生涯、专业发展,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幸福感和对幸福的认识。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应该怎样去引领、创造和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呢?笔者结合自己在蒙山中学的办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得幸福!教育总允诺学生将来以幸福,而对学生当下的“教育幸福感”总是有意无意地漠视,学生当下的“教育幸福感”由此旁落。何处可寻找当下的“教育幸福感”呢?本文在简要分析了当下“教育幸福感”旁落的原因后,提出可从师生关系、课堂教学、多彩的活动及校园文化中来帮助学生找回当下的“教育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张敏 《广西教育》2012,(16):53-54
作为国侨办外派东盟国家援教的负责学校管理的工作人员,我于2011年9月正式到达老挝百细华侨公学工作。老挝国内比较重要的华侨公学有4所,我所在的援教点——百细华侨公学,是老挝最早的华侨汉语学校。百细是老挝南部占芭塞省的首府,是老挝的第二大城市,也是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12.
王献章 《班主任》2008,(4):26-28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生活中什么最重要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爱孩子”。教育是爱的事业。爱学生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但我们爱了学生,学生感受到了吗?我们的爱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了吗?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们所从事的职业,有很多美誉,这里我不想一一列举。但是我觉得作为教师首先就要自己感受到职业幸福的阳光。也就是职业幸福感。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主要来自于对教师职业的热爱,这是个前提。只有教师沉浸于其中才能真正地感受到职业的幸福。  相似文献   

14.
目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较过去优越得多,他们在学习中理应感受到幸福。可事实上并非如此,我在咨询室里接待了大量学生咨询个案,原以为物质条件优越的学生应该开心才对,实际上,许多学生感受到的是焦虑,甚至是痛苦。如何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正日趋成为教育难题。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价。  相似文献   

15.
幸福,是人类所追求的终极价值目的。教育作为一种"成人"的活动势必要关涉对学生幸福的生成。而功利主义价值观导致了教育的异化,以至于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相背离,学生的幸福感也在逐渐缺失,幸福感源于对幸福的追求过程本身,只有教育过程幸福与教育结果幸福相统一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才能提升学生的幸福。  相似文献   

16.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幸福感”成为蹿升最快的热词之一。很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发言中都反复强调要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那么,到底什么是幸福呢?作为肩负党和人民赋予的教育重任的教育者,特别是学校教育的管理者,笔者以为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得快乐,使教师工作得勤奋、自信,使学校持续特色发展,我就深感幸福,并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教师,你幸福吗?踏着朝露去,伴着夕阳归。在这样简单的生活中你是否会有许多的抱怨?抱怨学生难教,抱怨教学压力大,抱怨家长不懂得理解老师……看过全国特级教师斯霞老师的事迹,在她爱的教育之旅中,她教学中的幸福感深深地感染着我。这种幸福感是从哪里来的呢?  相似文献   

18.
中央电视台曾拍摄一档走基层的调查节目。天南地北,记者背着摄影机拿着话筒到处问:"你幸福吗?"看了央视的这个假日调查,让我再一次感受到:正因为当代人幸福感的缺失,央视才会苦心孤诣地做这档节目。且不论节目如何,值得思考的是:如何提升当代人的幸福感?就一所学校而言,即如何更好地创建一所幸福的理想学校。  相似文献   

19.
陆杰文 《师道》2003,(7):34-34
十几年的读书生涯,教过我的老师很多,但让我难以忘怀的却是只教过我两个月的代课老师陆浩贤。很清楚地记得陆老师跟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情景。因为教我们的李老师生病,我们都在猜想着代课老师的样子。当陆老师站在教室门口的时候,全班的同学都有些惊讶。他真的是老师吗?瘦小的身躯和总是微笑着像播音员一样的脸,那样年轻的一个人,他能管好我们吗?事实上,我们很快就接受并喜欢上了陆老师,因为他的课上得生动有趣,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课堂的快乐。简单的开场白,陆老师向我们许诺一定能够让我们快乐地面对学习,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  相似文献   

20.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教师是学生教育生活的创造者,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引导启迪下,才能创设幸福的教育场景,激发他们对于人生和世界的美好情怀。简言之,只有教师幸福地教,学生才能幸福地学,进而为自己的幸福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越来越多的相关调研信息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教师特别是一些中小学教师,长期处于身心疲惫的状态,他们的职业幸福感正在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