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颜元(1635——1704)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杰出的教育思想家。在这个时期内,中国社会有急剧的变化。起初,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有工商业者反对封建剥削的激烈斗争。接著,由於土地的高度集中和封建剥削的残酷,而爆发了李自成所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其后,这些斗争,由於清朝统治者的入关侵略,转变而为以农民为主的,有市民和士大夫参加的反对清朝侵略与奴役的民族斗争。当时中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5~15世纪西欧主要农民斗争为对象,探讨其历史作用,透过农民反对封建化,反对封建秩序,幻想恢复公社制时期生活的“倒退”的表面现象,揭示农民用生产和阶级斗争手段直接或间接参与新社会创造活动的实际。一、封建社会初期:奴隶社会瓦解后,农民反对奴隶制、反对封建化,在斗争与较量中确立新秩序;农民在斗争实践中提高本身素质与水平;冲刷社会积污,保持社会正常运转。二、封建繁荣时期:逃亡农奴组成城市——封建社会中最先进的组成部分;英法诸国农民起义虽被镇压而失败,但统治者也作了让步,促进了农奴制瓦解;反分裂,推进国家统一的进程;抵抗外族入侵。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古代农民战争问题研究中。不少论者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作为秦末农民起义的口号予以称引。本文认为,这种看法不妥。因为这句话未能反映秦末农民的共同愿望,没有给起义农民直接指明反对什么、要求什么与斗争目的和方向,秦末农民起义也不是在它的号召和鼓动下爆发和发展起来的。所以,不能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作为秦末农民起义的口号。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在世界史学术研究中,许多同志对一些极左的、教条式的结论,提出了新的见解,既活跃了学术讨论的气氛,又使许多问题获得正确的答案,对进一步开展世界史的研究有很大的好处。但是,有些“新观点”却又有商讨的必要。例如,关于英国农民反对圈地运动斗争的性质问题,历来认为是农民反对封建、反对资本主义剥削的正义斗争。近几年来,有的同志发表了“新”的看法,认为圈地运动既然是农业中的资本主义革命,是进步的、革命的运动,那么,农民反对圈地运动就必然是保守的、甚至是反动的运动了,更进而认为,肯定农民反圈地斗争的正义性,只不过是为了强调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从同情农民的阶级感情出发的极左观点,是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一观点是否正确呢?我认为有商榷的必要。  相似文献   

5.
针对学术界将19世纪中期安徽北部人民群众的反清斗争称之为“捻军运动”之说,提出商榷意见。认为,此称谓只是反映了1855年秋雉河集会盟以后这一农民反清斗争的特点,没有反映出在此之前这一农民秘密反清斗争的特点。作为一场伟大的农民阶级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的运动,它有一个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完整过程,不能以农民运动后期的特点,去取代前期农民运动的特点。应将皖北地区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农民反清斗争称之为“捻党运动”。“捻党运动”包括“捻党时期”和“捻军时期”。  相似文献   

6.
李贽生活的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我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晚期,广大农民反对地主阶级的斗争日益尖锐,新兴的市民阶层也展开了反封建压迫的斗争。在以农民为主体的城乡人民反封建斗争的打击下,明王朝面临崩溃,封建社会呈现出一片昏惨惨黄泉路近的末世光景。但是,反动派是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反动的封建地主阶级为了维护其摇摇欲坠的统治地位,大肆推行儒家的反动路线,竭力反对社会变革。他们一方面疯狂使用反革命暴力,血腥  相似文献   

7.
半殖民半封建国家的民族资产阶级,是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的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斗争中,应当领导团结他们,同他们建立统一战线,共同对敌,才能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但是“四一二”政变后两天,共产国际就宣布“中国资产阶级叛变了反帝斗争。”四月二十一日斯大林也宣称:“蒋介石的政变,表示民族资产阶级退出革命”,“表明他决心同民族资产阶级一起,勾结帝国主义者,反对中国工人和农民。”  相似文献   

8.
论腐败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他强调说:“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本文就腐败的产生、危害以及有效地反对腐败谈一点个人的拙见.一、腐败及其表现  相似文献   

9.
农民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这个问题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列宁曾经指出:“你们面临着一个全世界共产主义者所没有遇到过的任务,就是你们必须以一般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依据,适应欧洲各国所没有的特殊条件,善于把这种理论和实践运用于主要群众是农民,需要解决的斗争任务不是反对资本而是反对中世纪残余这样的条件。”斯大林在论述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问题时也说:“农民是民族运动的基本军队,……所谓民族问题,实质上就是农民运动”。毛  相似文献   

10.
试论马丁·路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世纪,马丁·路德在德意志最先发起了宗教改革运动,成为欧洲历史上令人瞩目的人物。恩格斯认为德意志和欧洲其它国家的宗教改革运动,是欧洲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三次大的决战中的第一次。宗教改革运动是以市民阶级为领导的,以农民和城市平民为主力,在宗教外壳下所进行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改革运动。由于马丁·路德代表的是市民阶级和刚产生的资产阶级的立场,所以在宗教改革的斗争过程中,随着运  相似文献   

11.
目前哲学战线上正在展开关于“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的论战。这场论战的实质是,唯物辩证法和反对唯物辩证法的斗争;马克思列宁主义阶级斗争的学说和资产阶级阶级调和论的斗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斗争。“一分为二”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合二而一”否定矛盾的斗争,坚持反对唯物辩证法,是反动的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这场论战中,杨献珍同志是“合二而一”论的代表。“合二而一”,并不是杨献珍同志的独创。它是  相似文献   

12.
十四、十五世纪英国封建社会、经济发生了一系列大变动,一些西方学者把这一现象称之为“危机”。这个危机实际上意味着封建制度的衰落。这个变化有着深刻的历史前提。十一至十四世纪就是为封建制度的衰落准备前提的时期,而农民在这个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正是英国农民通过他们“静悄悄的劳动”同新兴市民阶层一起促成了城市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以及自然经济的解体,又通过他们的各种形式的斗争促成了农奴制度和农村封建政  相似文献   

13.
从1848年3月的江苏“青浦教案”到1900年义和团运动失败的50余年中,以中国农民为主体的社会各阶层人士反对西方教会侵略的斗争(有人称“教案”,亦有人称“反洋教斗争”),多达400多起。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来,随着思想的解放和史学的繁荣,教案问题的研究也出现了一个百花纷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凡是政治上保守反动的势力,总要抬出孔丘,鼓吹儒家学说,宣扬保守、倒退的复古主义。凡属政治上要求进步的力量,总是尊崇法家的思想,继承法家的精神,反对复古、倒退,主张进步变革。这是我国思想史上两条路线的斗争。唐朝的柳宗元、刘禹锡反对韩愈、李翱的斗争,就是思想战线上这一路线斗争的反映。在这场斗争中,柳宗元是法家路线的主要代表。唐王朝是在隋末农民大起义打垮了腐败的隋王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隋末的农民大起义,沉重地打击了最顽固反动的门阀士族的势力。“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  相似文献   

15.
理论斗争是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在思想文化上的体现,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基本形式。坚持理论斗争是推进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要求,贯穿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始终,是无产阶级政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统一全党思想认识、巩固团结奋斗局面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的必然要求,是防范化解前进道路上重大风险挑战、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重要路径。必须重视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斗争,进行包括理论斗争在内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相似文献   

16.
1915年初,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时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3000多人群起反对,并以集体罢学归国的形式表示抗议。他们归国后,通过向中央政府上书、请愿,筹划、组织召开国民大会,以及发起“劝用国货、抵制日货”运动等方式,揭露日本企图吞并中国之野心,力阻政府与日签订密约,鼓励国民坚持斗争到底。在留日学生的鼓动和组织下,反对“二十一条”斗争以上海为中心,迅速波及到全国各地。这是中国留日学生第一次因中日政治事件而大规模集体罢学归国,尽管运动最终失败,但它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有力地推动了国内人民反对“二十一条”斗争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自从去年10月以来,日本人民为反对日美反动派阴谋修改日美“安全条约”,掀起了规模巨大的反抗怒潮。现在,这个斗争还在继续发展着。日本人民阻止修改和争取废除日美“安全条约”的斗争,是日本人民长期以来反对美帝国主义占领、反对复活日本军国主义的斗  相似文献   

18.
持续两千多年的儒法斗争,以十六世纪后期的李贽为开端,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时候,封建社会已经进入“末世”,在它内部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封建地主阶级及其精神支柱孔孟之道,更加暴露出它们的反动性和腐朽性。资本主义萌芽和新兴市民阶层的产生,使进步的思想家和文学家获得了新的社会基础,以新的姿态投入反对保守、主张革新的斗争。他们以前代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在无产阶级与农民结成同盟军的问题上与拉萨尔主义进行了长期的、激烈的斗争.工农联盟是马克思主义的策略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同盟军的问题,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争取农村劳动者的支持,才能取得胜利.但是,以“普鲁士皇家社会主义”为特征的拉萨尔主义,却顽固地站在普鲁士容克地主的立场上,污蔑农民,诽谤农民革命运动,反对工农联盟.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农民同盟军问题上,与拉萨尔主义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一马克思恩格斯在农民问题上首次与拉萨尔进行的斗争,是在一八五九年围绕拉萨尔的《弗兰茨·冯·济金根》这个历史剧的评价,和农民战争的性质问题而展开的.在此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农联盟的原理已有明确的阐述.并且予见到,“总有一天贫困破产的农民会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①.特别是他们通过一八四八——一八四九年欧洲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进一步论述了工人阶级与农民结成联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马克思在《法兰西阶级斗争》中指出,在巴黎六月起义这两大对立阶级的搏斗中,一切阶级和政党都联合成为一个秩序党来反对工人阶级,农民受骗站到资产阶级方面去了,所以革命遭到了失败.马克思特别强调说:“在革命进程还没有把站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国民大众即农  相似文献   

20.
自一八四八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共产党宣言》开创了一个时代以来,反倾向斗争就成了为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和保持无产阶级政党路线的正确性而斗争的重要内容。所谓反倾向斗争,主要是指反对从“左”的方面或右的方面背离或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正确路线的错误倾向,属于党的思想政治斗争范畸。这种既反对“左”倾又反对右倾的反倾向斗争,自十九世纪下半叶以来,在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上从未间断过,并逐步形成为“两条战线斗争”的科学概念。两条战线斗争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两条战线的斗争,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党内反倾向斗争的一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