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智团 《科学学研究》2009,27(8):1238-1245
 通过对区域创新网络创新机制的理论回顾和分析,沿着科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价值创新这一创新范式内容的变迁轨迹,将区域创新范式归纳为自选择、技术选择、产业选择和社会选择四种模式,并以此为理论工具对欧洲“知识创新社区”的社会形塑过程进行解读。认为欧洲知识创新社区的建立能否促成其区域创新范式的变革将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来检验,变革强度理念的分歧会较长时间存在,使得新的创新范式在形成过程中难免遭遇障碍。同时,这样的问题也引出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城区建设的关注,并得出启示。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002年至2006年欧盟创新评价方法报告以及2006年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欧洲创新战略——《创造一个创新型欧洲》的研究,发现欧盟创新评价方法正在由以新知识和新技术创造过程为主线的评价变革为以创新需求、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传播为主线的创新过程评价。  相似文献   

3.
“创新型联盟”居”欧洲2020战略”七大旗舰计划之首,旨在为欧洲科研人员和企业家创造最佳的创新环境。欧盟委员会于3月底发布报告显示,创新型联盟的政策框架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报告还指出,欧盟将继续加快变革,深化创新型联盟,为高增长创新型企业创造更好环境,并缩小地区创新鸿沟。一、欧洲科研和创新系统现状。1.面对危机,投资未来欧洲需要更多更好的科研和创新投资,以支撑产业竞争力,并实现科研和创新体系升级。面对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4.
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创新的基本定义是指从外界引入或者在内部产生某种新事物而造成有益的变化,是人们为了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而采取的一些新的举措.创新型国家是以创新为主要发展动力的国家,创新型国家并不一定是科技大国,但必然是科技强国.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创新型国家,不能单纯以拥有多少科技人员、发表多少学术论文、取得多少科技成果等等为依据,更重要的是要看创新在国家的发展中是否起到主导作用.用"全球创新计分牌"(GIS)等方法对国家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均已表明,我国离创新型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正如"欧洲创新计分牌"(EIS)2006中所指出:"无论是阿根廷和巴西,还是印度和中国,无论在绝对指标还是相对指标上,都难以与任何一个创新较好的欧盟国家相比.看来这些国家的创新体系需要有实质性的改善,才能赶上创新绩效好的国家."我国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四个指标: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据笔者测算,到2020年以前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的年均增速应为12%,才能保证到2020年时占GDP的2.5%;当前的技术进步贡献率约为25%左右;对外技术依存度为60%左右;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目前占第6位,但按人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0.7,发达国家的0.14左右;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篇均仅为国际水平(8次)的一半左右.由此可见,从国际的标准和我国自己提出的目标看来,建设创新型国家都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创新大体上可以分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三大类.技术创新是指将一种新产品、新工艺或新服务引入市场,实现其商业价值的过程;管理创新是指将一种新思想、新方法、新手段或新的组织形式引入企业或国家的管理中,并取得相应效果的过程;而制度创新则是指将一种新关系、新体制或新机制引入人类的社会及经济活动中,并推动社会及经济发展的过程.创新能力是国家和企业的核心能力.在当今世界上,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社会即将来临,为了适应环境的迅速变化,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要通过自主创新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真正实现我国的新型工业化.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环境,主要应当采取以下5项措施:①发展教育事业;②推进风险投资,实现金融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结合;③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法律和政策环境;④培养创新的文化;⑤建立创新的支持系统.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要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一是要在制度上进行变革和创新,从科学推动模式转变为主要靠需求拉动的模式,根据市场的需求来改进老产品或开发新产品;二是企业应当逐渐增强自己的核心能力,走上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集约式发展道路;三是成为确定研发项目的主体,成为投入的主体,成为享受收益和承担风险的主体,还需要给予各方面政策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贺静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2):98-100
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物质资料支持、技术支持、人力资源支持等,其中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为了使企业、国家能够获得持久的创新能力,必须重视创新型人力资源的开发。本文主要从国家、企业、个人三个层面介绍了创新型人力资源开发系统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日见端倪的今天更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靠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来实现。因此,教育必须实行更高层次的改革,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要求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同时,高度重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一、唤起强烈的创新意识狭义的创新是指创造、发现新的东西,突出前所未有的“新”字;而广义上的创新则包括利用现有知识技能去重现前人已经探索的发现过程。因此说,学生的积极学习过程也是创新,…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物质资料支持、技术支持、人力资源支持等,其中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为了使企业、国家能够获得持久的创新能力,必须重视创新型人力资源的开发.本文主要从国家、企业、个人三个层面介绍了创新型人力资源开发系统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建立创新型国家对于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于创新进行了界定,并提出创新的关键在于商业模式的设立.清华大学领导力实验室结合自学习、自组织的特征映射原理,开展了相关实践进行分阶段创新思维训练,为高等工程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齐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关于广东产学研相结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易俊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6):7-9,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面对新的形势,广东如何在自主创新中争创新优势?创新型广东如何实现?产学研结合是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建立创新型国家,必须依赖于创新型大学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创新型大学的建设很大程度上在于管理的创新。本文拟就高校管理创新的内涵及实现途径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加强产学研结合 建立国家创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建立独特的、比较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而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是实现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密切联系和有效互动.  相似文献   

12.
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是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是理解创新演进系统化的重要方法。根据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特征可将发达国家的创新体系分为三种类型: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调节型;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以德国为代表的官、产、学、研一体化类型。本文重点分析了美国、日本、德国三国的创新体系、创新政策、创新战略,研究其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方面的路径和特征,为我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实际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所谓创新型人才 ,是指具有“一专多能”或“博学专精”的知识结构的人才 ,是能把基础理论和开发应用结合起来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他们不仅能够获得新的知识 ,而且能进一步促进这些知识的应用。使国家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经济获得实际利益。创新型人才应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良好的品格及心理素质、较强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身体素质。高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 ,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 根除旧的教育思想 树立新的人才教育观 创新人才的培养 ,根本问题在于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树立新的人才观、教育观 ;一是要从传授、继承已有知识为中…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创新型甘肃的特征,文章阐述了建设创新型甘肃必须有相应的区域创新体系作保证.高校作为甘肃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服务并引领创新型甘肃建设,就要坚持为创新型甘肃服务的办学方向,着力支撑区域创新体系;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培养和汇聚高层次创新人才;携手高水平科研院所.取得一批属于甘肃原创的突破性成果;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企业创新类型与其战略具有一致性,并因企业所在行业不同、企业经济规模大小而有所差异,是创新政策制订与实施中所需重点考察的。基于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全样本的调查分析结果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同时还发现如下新的创新特征:一是当前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以产品创新为主,兼顾工艺创新,特别是在大型创新项目上二者结合紧密;二是虽然企业战略、行业特征与规模差异导致企业创新的多样性,创新型企业多将目标市场定位在全球市场,有53%的企业的创新达到国际市场新的水平;三是中型企业、设备制造行业等创新类型与特征值得在创新政策制订中给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6.
《欧洲创新计分牌》年度报告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国家间创新绩效的较权威的出版物之一。在对2008年2月14日最新出版的《欧洲创新计分牌2007:创新绩效的比较分析》报告进行译介的基础上,文章总结出了报告的八条主要研究结论,同时就其结论对区域建设创新型城市提出了相关启示和建议,包括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方法,开展创新统计和调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创新政策前沿和热点的跟踪等。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之路。要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的创新成果,更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当前,我国创新型人才资源严重缺乏,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迫在眉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如何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广大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根据多年开展科技活动和带领学生参加科技比赛的经验,笔者发现科技活动与科技比赛相结合,是培养创新型小学生的有效途径与方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蓄水池”,其创新教育的开展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有所助益。本文结合国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整体部署,以某高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某高校在进行创新人才教育教学中的的不足。为此,本文从创新教育教学,实践创新锻炼,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方面给出建议,提出“文献+知识”的授课内容,“项目式”教学法,“教学+实践+实验”三循环实践模式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科技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增强综合国力、改变世界竞争格局的决定性力量,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重大战略。比如,2002年欧盟明确提出,欧共体工业振兴的出路在于创建各国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各自国家内部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2004年,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出台《创新美国》的报告,提出要从人才、投资、基础设施等方面采取措施,使美国成为创新型国家;2005年12月,美国几个参议员联合提出了“2005国家创新法案”。2006年1月,在欧洲理事会2006年春季会议前,欧盟委员会的一个专家小组提交了题为《创建创新型欧洲》的报告。该报告提出…  相似文献   

20.
基于我国优秀企业的创新实践,指出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重大机遇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针对机遇管理的研究现状以及持续创新特性,对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机遇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建立其理论基础。在对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机遇识别机制的概念和内容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以企业经营者强烈的机遇管理意识为前提,以机遇管理权变意识为理念,从机遇管理部门化、外部环境风险预警机制、信息管理机制、人员激励机制、社会网络机制五方面构建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机遇的动态识别机制,从而为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更好地识别和捕捉机遇提供了理论借鉴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