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青少年挫折教育及其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挫折教育是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要培养青少年的受挫能力。文章分析了我国青少年挫折教育现存的主要问题,探讨了科学有效的教育对策对青少年受挫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加强学校挫折教育 健全学生心理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强挫折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一)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必须加强挫折教育青少年具有良好的抗挫折能力不仅是现代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我国当前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已将挫折教育的内容纳入心理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当中,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对青少年的挫折教育。目前,我国青少年的受挫能力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在遇到挫折不能独立解决时,不会沉着冷静下来思考问题和克服困难,而是采取一种消极回避的对策,这样往往会使他们产生悲观、失望、埋怨和畏难等负性情绪,对挫折进行不恰当的归因方式所造成的后果进一步恶化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要全面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就必须重视学生受挫能力的培养,而挫折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挫折教育是我国当前素质教育实施中的热点问题,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受挫能力的有效途径。文章强调了青少年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开展挫折教育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科学、有效开展挫折教育的教育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挫折教育是我国青少年教育中的一个热点,其目的是培养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在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向高中学生渗透挫折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课堂教学、生物科学史、榜样力量等方式,向学生渗透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挫折教育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功能是进行挫折教育的关键。应培养青少年参与竞争的意识,增强其承受挫折的能力,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采取疏导为主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培养青少年承受挫折能力为目标的挫折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加强挫折教育的理论支撑和加快挫折教育完整方案的制定是今后挫折教育研究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挫折教育与心理承受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挫折的普遍性及青少年心理的脆弱性决定了培养青少年耐挫折能力的重要性。面临的各种压力是青少年产生挫折心理的社会根源;成长的特殊阶段是青少年产生挫折心理的自身根源;传统教育观念和方法的缺陷是青少年产生挫折心理的教育根源。有效建构挫折教育体系需多方努力:国家和政府重视挫折教育、注重因材施教、提高承受挫折能力、引导正确归因、健全心理咨询、建构网络平台等,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挫折,促进青少年人格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加强学校挫折教育健全学生心理素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挫折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受挫能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加强对青少年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正确认识,弄清开展挫折教育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探讨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挫折教育,是当前学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所以,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并对他们进行挫折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青少年从情感上接受法制教育,而且培养了青少年在法制教育中的心理品质。将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到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可采用团体式、小组式或个别式模式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意志力""责任感""生命教育"四个方面的教育,不仅能培养青少年的意志力、责任感,而且能提高他们的挫折应对能力和生命重视程度,更重要的是促使青少年提高法制信仰和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这符合新时代下法治国家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不少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能正确对待。要提高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必须对其加强挫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让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同时,在家庭教育中也应当注意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挫折教育实施中,长期强调和重视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使挫折教育出现一头热的现象。通过对大学生挫折的成因和大学生个体在挫折教育中作用性的分析,提出了发挥主体在挫折教育中作用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实施挫折教育是时代的呼唤。中学生常常在学习、人际、情感、意志方面遭遇挫折。语文渗透挫折教育的途径是:正确认识挫折,培养乐观心态;客观评价自己,调整行动目标;利用多种因素,培养坚强意志;采用合作学习,消解挫折感受;摈弃保护主义,提供受挫机会;开展语文活动,提高抗挫实力;关注家庭教育,拓展抗挫时空。  相似文献   

14.
林淑芝 《辽宁高职学报》2005,7(4):144-145,153
高职高专学生心理的脆弱性决定了培养他们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性.为培养他们的抗挫折能力,要提高学生对挫折的认识,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同时,也要对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和就业意识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15.
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法,以湟源县教育系统员工为调查对象,进行了"教师紧张倾向的个性特征"及"领导人行为的描述性"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湟源县教育系统部分员工有紧张倾向,抵抗紧张心理的能力较脆弱。依据紧张线索,分析成因,乃是由教师的挫折感、学校的激励体制、管理者的权力性影响力三个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高职学生塑造品质的重要保障;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是我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基本保障:我们必须加强高职学生的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通过认识高职学生需要的创业能力,了解他们创业能力的现状,深入剖析培养其创业能力的途径: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促进学生观念转变;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提高其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17.
当代在校大学生所面临的挫折是普遍存在的,大学生抵抗挫折的能力减弱将严重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刻不容缓。本文从什么是挫折和挫折教育、当代在校大学生所面临的挫折成因分析及提高大学生承受挫折能力的对策三个方面作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在校期间会受到日常的学习、人际交往、生理、恋爱、家庭等方面这样或那样的挫折,教育工作者要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帮助大学生积极应对挫折,战胜挫折。  相似文献   

19.
在80年代后出生的大学生抗挫折能力较低。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会面对各种挫折。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挫折并战胜挫折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大学生的挫折源以及受挫后的不良反应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工作经验,探讨了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措施,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