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在常识教学中,采用以下“三先三后”的方法,有效地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1、幼儿动手操作在先,教师操作验证在后。在常识教学中,有许多需要幼儿动手操作的内容,如“认识电”、“会变的颜色”等等,如果我们教师能够相信幼儿,让幼儿先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只是在一旁作简单的指导、点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的常识教学如何进行?它与小学的常识教学有什么不同?在教学中怎样更有效地促进幼儿智能的开发?对于上述问题,我有以下几点想法。一、幼儿园的自然常识教学在于启蒙幼儿园的自然常识教学在于启蒙,重点是启迪幼儿的智慧,培养善观察、好提问和爱思考的习惯,而不是单纯的学习知识。不少伟人,在幼小时就对事物有了特殊的兴趣和观察的习惯,如达尔文逮虫子,瓦特观察壶盖跳动,爱迪生孵鸡蛋,牛顿制作耗子风车等等,正是这些幼小时萌发的好奇心和兴趣,使他们走上了探求科学奥秘的路。因此我认为幼儿园常识教学必须在激发幼儿好奇心,培养幼儿的兴趣,发展幼儿思维,丰富幼儿想象力方面下功夫。(一)引导幼儿活泼好动往往被事物的外形、色彩、动作及声音所吸引,不注意本质的特点。教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幼儿“想看”、“去看”、“会看”,激发他们探索新的问题。例如孩子们到中山公园照哈哈镜,看到自身形象是扭曲的、多变的,滑稽可笑,并不思考它的原因,我就问:“为什么人会变样?”孩子们这才发现,镜子的面凹进去,把我们照成了长脑袋,镜子的面鼓出来,又把我们照成了小短腿。  相似文献   

3.
对幼儿进行初浅自然常识教学,可以丰富幼儿知识,激发幼儿求知欲,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精神。幼儿年龄小,教学中,可以借鉴发现法,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获得知识。这里以我给中班幼儿上的一堂“水的本领”的常识课为例,加以说明。一、这节课是紧接“认识水”的常识课进行  相似文献   

4.
边讲边画     
我在常识教学中,采用了边讲边画的教法,即我一边讲一边作画,或幼儿讲我画,或幼儿边讲边画。实践证明,这一教法是可行的。边讲边画可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常识教学应让幼儿观察认识事物的特征。但有时受条件限制,不能用实物或因实物过小不易观察。有一次我带小班幼儿观察金鱼,由于金鱼太小,小朋友的注意力不稳定,我就边讲边在黑板上画出了一条很大的红金鱼,大家高兴得拍起手来。我请大家说  相似文献   

5.
常识教材的内容来自社会生活和自然界。在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把书本知识与大自然,与幼儿所熟悉的实际生活内容结合起来,就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归纳起来,我在教学中注意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发现法。凡是幼儿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活动,或动手操作找到答案的问题,暂不把答  相似文献   

6.
认识自然是幼儿园常识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园周围有很好的自然环境,是幼儿学习的最好课堂。幼儿园常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启蒙,应该充分运用幼儿的感觉器官,通过游戏、观察、劳动和日常生活,启迪幼儿的智慧,培养他们善于观察、敏感好问、勤于思考、手脑并用的习惯和能力。我经常带幼儿在蓝天下的课堂里进行常识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一、把“好奇心”引向“求知欲”幼儿园常识教学的目的是多方面的。除了让孩子学习社会、自然和日常生活的知识外,还有其它一些目的。把幼儿的好奇心引向求知欲,就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目的。怎样把幼儿的好奇心引向求知欲呢?对于这个问题,幼儿园常识教学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三至六岁的幼儿正处在所谓“好问期”。他们本来就好问,在常识教学过程中,在旅行、参观、观察和小实验等新异情境的刺激下,他们的问话可能更多。对于孩子们的发问,教师都要  相似文献   

8.
广开观察实验渠道帮助幼儿增长见识江苏程凤鸣近两年来,我在幼儿大班的常识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努力开拓幼儿观察、实验渠道,使他们认识社会和自然,扩大知识面,同时也培养了幼儿观察能力和手脑并用的能力。一、走出教室,让幼儿在观察中获取知识。幼儿对周围自然界...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的自然常识教学在于启蒙,重点是启迪幼儿的智慧,培养善观察、好提问和爱思考的习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使他们从小就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如何达到常识教育的目的,传授给幼儿更多的科学启蒙知识,我有如下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引导幼儿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中班常识教学浅析景琳为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应从幼儿早期就对他们进行科学教育。几年来,我通过常识教学,对中班幼儿进行了一般的科学活动启蒙教育,取得了以下成果:一、激发了幼儿学科学的兴趣在过去的常识教学中,偏重于使幼儿掌握关于某一物体的知识,仅限于老师教...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们把电教手段适当地运用于幼儿园的常识教学中,对优化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一、运用幻灯投影,观察物体的细部观察是幼儿认识自然、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方法。幼儿园常识教学中,一般采用观察实物、观察图片、观察标本等方式来认识事物。但由于有的实物或  相似文献   

12.
我在幼儿德育工作实践中,慢慢摸索出了“三及时”的工作法。一、及时打“预防针”。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我不仅有意识地观察本班幼儿在各项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同时也对其他班幼儿进行观察,若发现问题,就及时给我班幼儿打“预防针”,告诉他们,什么好,什么错,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把不良行为杜绝在发生之前。二、发现缺点及时教育。孩子天性好动,难以约束自己,我根据每个幼儿的性格及接受能力及时进行个别教育,并注意采用不同的方法。我十分注意保护  相似文献   

13.
巧用噪音     
在上常识观摩课《认识乐音和噪音》时,我正在教幼儿区分乐音和噪音,窗外传来飞机的轰鸣声,安静的教室立刻沸腾起来,孩子们兴奋地叫起来:“飞机,飞机来了。”如果此时一味制止幼儿,势必影响幼儿积极情绪,如何既能保持幼儿兴奋情绪,又不影响教学进程,保证观摩效果呢?我略一调整紧张情绪,马上投入幼儿激动的情绪中:“孩子们,快仔细听听飞机的声音是怎样的?”“这种声音在我们上课时听到是乐音还是噪音?”“噪音,这是噪音。”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兴趣又集中到我这里来。“那么谁有好的方法来减轻这种噪音对我们的影响?”我趁机…  相似文献   

14.
三、观察地球仪一、教学要求:1.学习观察地球仪的方法:2.培养幼儿观察地球仪的兴趣;3.在游戏中了解有关地球的常识。二、教学准备:大地球仪一个:幼儿每组一个小地球仪。幻灯片:绘有最冷和最热内地方。观察前带领幼儿做国旗、捏小动物、(每组一份:国旗一面,白熊、企鹅、鲸鱼、熊猫各一个)。三、教学过程: (?)游戏:“中国外国”。教师说出一个地方,让幼儿判断是中国还是外国。  相似文献   

15.
一、概念题(结合常识教学法解释) 1.这里所讲的“启蒙性”有两层意思:一指幼儿园常识教育内容的难易程度,要有利于幼儿直接感知具体事物,掌握粗浅的知识和懂得浅显的科学道理;二指常识教材具有启迪作用,即这些教材能激励幼儿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2.这里所讲的“季节性”,是指常识教育的某些内容需要按季节的变化,去组织幼儿观察、认识。3.“主题综合教育”,又称“综合教育”,是指围绕常识  相似文献   

16.
情况分析时值深秋,常常有孩子会问“青蛙到哪里去了?”“燕子怎么不见了?”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可见,幼儿对动物过冬的知识了解甚少。因此,我抓住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结合时令,设计了“动物过冬”常识活动。内容与要求1.丰富幼儿动物过冬的知识。2.培养幼儿关心小动物的情感,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3.发展幼儿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准备有关动物过冬的录像带一盘(或相关的图片),一  相似文献   

17.
板书,就是将内容提纲挈要,画龙点睛,如似微型教案。它能使复杂的内容简明化,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幼儿看了新颖醒目,一看就知所学要点。普教的板书,多是于黑板上的文字板书,而幼教中幼儿识字量少,基本没有板书。近年来,我尝试着把板书进行“改装”,把繁琐的文字改成简洁的图画,中间插入一些简单的文字。我在常识教学中首先运用了这种板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板书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常识内容多是特点呀,作用呀,幼儿感到很乏味,我就将这些口头所说的特点和作用用形象鲜明的图画板呈现在幼儿眼前。认识完每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一些崭新的幼儿教育观念,诸如“尊重幼儿”、“发展幼儿个性”、“让幼儿在玩中学”等,渐渐被引入教育教学中,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知识为中心的幼儿园课程模式正在逐步解体,代之以活动教学、游戏教学等。然而,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成就背后也隐藏着危机。具体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一、课程内蕴知识的层次下降,幼儿智能开发和培养的基础遭到严重削弱。一方面,教师通过课程所要传授给幼儿的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价值没有得到考虑,那些幼儿耳濡目染、早已作为其经验背景的一般性自然常识、社会常识被硬拉进课堂。比如在农村幼儿园给幼儿讲解菠  相似文献   

19.
想象力的发展是幼儿进行创造思维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在常识教学中,我在发展幼儿想象力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一、运用实物图片,丰富幼儿的表象表象越丰富,想象越开阔、深刻;反之,表象越贫乏,想象越狭窄、肤浅。对于年龄尚小的幼儿来说,丰富他们的表象尤为重要。中班幼儿对周围事物已经建立起一定的概念,但又有很大的局限。如说起月亮的形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会说“圆圆的月亮象盘子”,而很少有小朋友能说“弯弯的月亮象小船”,这是由于他们对上弦月与下弦月的表象缺乏认识。于是,我叫幼儿在晚间分组分期仔细观察月亮,要求他们用图画记录看到的月亮形状,再将他们各人看到的月亮形状的图画记录布置于活动室内。然后,我与幼儿共同绘制  相似文献   

20.
一、观察比较法:由于幼儿想象思维能力差,难以理解一些词义相近的词语。例如:对“红彤形”、“火红”、“鲜红”等,教师可采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让幼儿观察实物,比较出“红彤彤”、“火红”、“鲜红”的区别,达到理解词义之目的。这种方法一般用于教幼儿理解形容词、程度副词时易收到较好的效果。二、游戏体验法:这是根据幼儿好奇、好动、好模仿的特点而采取的一种方法。即根据词意组织幼儿进行游戏,让幼儿亲自体验,从而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词义。例如对“你推我挤”、“争先恐后”之类,就可用游戏体验法帮助幼儿理解词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