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运用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的理论,探讨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社会分层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在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进程中应特别关注弱势群体,帮助社会下层成员经由高等教育实现向上流动,以使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为促进社会的平等与公正做出更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毕业生质量社会评估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等院校提出了新的质量要求,而体现这种要求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用人单位对扩大招生后毕业生的质量评价,由于在认识和实践操作等方面存在种种问题和偏差,许多高校对毕业生质量进行社会评估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今后应从树立新的质量观出发不断完善社会评估。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一方面直接廷缓了高中毕业生的就业,另一方面不能立即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也在逐年递增.社会上存在没有满足的高等教育有效需求,而一些岗位相对达到饱和.高等教育在现有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实际社会需求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以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4.
远程教育与高等教育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也是人民群众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推进现代化,必须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本文在分析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有关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的基础上,提出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服务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但对于高速发展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来说,也不可避免地带来相关问题,如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势必影响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应解决好数量与质量、规模与效益、招生与就业、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毕业生及其单位的调查,分析了用人单位所需人才的特点和大学生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情况,提出高校要建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教学改革,努力开拓和发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准确定位,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大学生就业市场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高校扩大招生以来,大学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为我国实现人才强国的国策,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2004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280万人。比2003年净增68万人,增幅达32%,加上过去数年未能就业的一部分毕业生沉淀到下一年度参与就业竞争.2004年全国实际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能会突破300万人。大学生就业是社会秩序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大学生就业也必须面对这一转变。顺应发展,建立、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供需态势的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等教育供需态势是政府制定教育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探索科学分析我国高等教育供需态势的思路和方法,可以为政府高等教育决策提供理论支持。本文评述了传统教育供需分析的缺陷,然后从高等教育供需矛盾入手,揭示高等教育供需矛盾的主要症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反映高等教育供需态势本质特征的分析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达到大众化的阶段,但各省的发展并不平衡,其中社会分层"差距型"格局对其影响不可忽视。各阶层经济条件的差异、所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职业职位的差距和权力分层的异化等方面都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与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息息相关,多样化发展乃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本文拟就高等教育多样化的涵义和必要性、多样化与大众化的关系,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的现状以及如何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提出了一些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大学生毕业就业形势日趋紧张,就业难现象已经显露出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社会有限的高教人才吸纳力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究其原因乃高等教育人才供应与社会人才需求失衡,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协调好高等教育人才供应与社会人才需求间的质量结构对应关系,建立健全大学生毕业人才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毕业生就业与社会就业逐步融为一体,毕业生就业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内容,就业方式市场化,就业形式多样化,实现因素多元化,就业竞争国际化。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大学生就业和专业结构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可思公司连续3年对中国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显示,个别专业持续性严重供大于求造成了大学生失业的主要部分,即专业结构性失业.为此应建立包括国家层面、地区层面以及高校层面的专业结构性失业的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末我国公立高等学校大规模的扩招所需巨额资金大部分来自银行贷款,也由此引发了教育界、银行业和相关监管部门对高校贷款风险的关注、重视和研究.文章从高校作为非营利组织这一视角出发,运用信贷市场贷款供求理论和产权理论,对我国高校贷款供求双方的行为和动机进行了分析,在此分析基础上进一步解析了目前我国银行对高校贷款激增且数量庞大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5.
高职学生就业的好坏影响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通过高职学生就业现状、高职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招,高等教育逐步大众化,高校毕业生数量也呈迅速增加态势。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总体人才需求环境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一大社会热点。就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从我国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高校扩招、大学生自身素质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行原因剖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理性的对策,以促进大学生培养与就业的和谐、双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大学生的就业预期存在着标准偏高、结构失衡、理性程度不足;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认识存在误区;以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存在弊端等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政府应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高等教育应加快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解决高职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是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对高职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分类,指出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原因,并提出高职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该文综述了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现状,分析了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供给与需求主体由于其“经济人”的属性,各自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这种供求主体利益的冲突过程中,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笔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对高等教育供需主体利益进行分析,以期找出高等教育供需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更有效的化解高等教育供需之间的矛盾,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