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外文化交流》2010,(3):90-91
《当代艺术家写真展》近日于今日美术馆举办。艺术家徐聚一因主编《艺术跟踪》之便,一直对中国当代艺术家进行跟踪拍摄。几年下来留存了数十万张图片,该展作品即为从中挑选而得。徐聚一作为有着丰富视觉经验的综合艺术家,本来就对艺术家的工作与生活状态有着深切了解,更因彼此熟知,他得以深入艺术家的工作乃至生活中,从而超越“专业”摄影的局限,任意捕捉,随心抓拍,  相似文献   

2.
《中外文化交流》2010,(1):16-16
“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之“当代中国”主题下的《事物状态·中比当代艺术家作品联展》10月17日在布鲁塞尔美术宫开幕,展出50多位中国和比利时当代艺术家的120多件作品.  相似文献   

3.
美的使者     
日本著名摄影艺术家饭琢武教先生以其拍摄的中国十几个省市的自然人文景观,结集出版了《摄影的力量》。先生走过的省市我都走过,先生拍摄的景观我都熟悉。然而,捧读先饭琢武教先生的摄影作品,我仍然被摄影蕴涵的巨大力量强烈地震撼了。  相似文献   

4.
《中外文化交流》2010,(1):94-94
瑞士伯尔尼美术馆正在展出7位瑞士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联展《中国制造》,展品包括油画、雕塑、摄影和录像等形式,展示了瑞士艺术家在中国生活期间留下的印象。本次展览2009年11月20日开展并持续至2010年2月14日。从2005年的展览《麻将》之后,瑞士与中国的艺术家之间交流日益密切。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王劲松因其以油画、水墨、彩墨、摄影等多种艺术语言所创作的作品,更以艺术家本人对艺术与生活与众不同的见解与认识,以及长期以来对艺术信念的执与坚持,带给观强烈的感受。此次观音堂化街开街,之所以选择王劲松的摄影作品展览,主要基于这个展览是这位艺术家10年间重要摄影作品的总结与回顾,数量不多但份量很重。尽管其作品广泛被国外艺术机构,博物馆及收藏家收藏,但在国内集中展出尚属首次。这个展览还特别推出了王劲松的新作《国字A号-72条》,它延续了艺术家在观念摄影方面的独特语言:简洁明确的内容,在规律重复的排列形式中强化一种不容质疑的观念话语霸权,不做作,不隐晦,不批判,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与内心之震撼……[编按]  相似文献   

6.
《中外文化交流》2010,(1):95-95
伦敦泰特美术馆近日展出了著名当代英国画家大卫·霍克尼的巨型画作《水边树林》。该作品是霍克尼创作过的幅面最大的绘画作品,是画家于2007年在他成长的地方——英国约克郡创作完成的。与《水边树林》同时展出的还有该作品的两幅摄影作品版本。  相似文献   

7.
《世界文化》2012,(12):62
欧文·佩恩(Irving Penn)1917年出生于美国的新泽西州。在他超过6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对人像摄影、时尚摄影和静物摄影产生了广泛影响。他的作品被世界主要博物馆永久收藏,他出版了超过25部专著。佩恩于2009年10月7日在曼哈顿家中去世,享年92岁。欧文·佩恩在1940年代以为《时尚》杂志拍照开始其摄影生涯。1947年和1948年,他的一系列肖像摄影作品打破了当时肖像摄影的常规。作为  相似文献   

8.
资讯     
《中外文化交流》2011,(9):86-96
中国当代摄影展《灰度》于珀斯"中国文化年"于澳大利亚西海岸的首个展览《灰度--李刚摄影展》为当地观众提供一个近距离接触中国当代艺术的机会。《灰度》集合李刚经由手工制作的照相机拍摄的最新摄影作品,通过光影交错的影像传递一种迷离神秘的艺术气质。展览开幕当晚,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柯亚沙  相似文献   

9.
《改变中的景观:中国当代纤维艺术展》是第一个到美国展览的同类艺术特展。该展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纤维艺术研究所与圣何塞“拼布与织品博物馆”共同策划,展出48位中国艺术家的45件作品。  相似文献   

10.
中葡当代艺术展在京举行 为庆祝中国和葡萄牙建交35周年,《中国在哪里——中葡当代艺术展》5月16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正在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葡萄牙总统席尔瓦及其夫人、中国文化部副部长丁伟、葡萄牙驻华大使以及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负责人等出席开幕式.此次展览汇集了中葡两国28位艺术家创作的摄影、视频、油画、装置、雕塑等形式的当代艺术品,  相似文献   

11.
走进拉纳     
初入盛夏,《2004中国·比利时当代雕塑展》在比利时开幕。该展由中国《雕塑》杂志社、北京精卫文化艺术中心、比利时王国里贺塔特市拉纳雕塑艺术中心联合举办,在147位参展者中有62位系中国艺术家,共展出精美绝伦、风格各异的雕塑360件。中国驻比利时大使、比文化官员和地方官员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共同给雕塑展以高度评价。率16位艺术家参展的中国《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在其讲话中,热忱邀请比利时艺术家到中国,进行雕塑艺术交流,促进中比两国雕塑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004中国·比利时当代雕塑展》之所以选择比利时,与欧洲文明古老丰…  相似文献   

12.
《异向~佩德罗·梅耶尔摄影艺术展》不久前。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出的是佩德罗·梅耶尔上世纪50年代至今的110幅摄影作品;展览结束,佩德罗·梅耶尔将其全部捐赠中国美术馆。  相似文献   

13.
去年盛夏,巴黎“蓝色广场画廊”举办俄罗斯当代摄影艺术家阿历克谢·瓦西里耶夫的《幻影肖像》展,画廊前巨幅壁画式幻影招贴,以新颖奇特的形象,吸引众多观者;留言簿上有誉作者是“摄影艺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也有称其英国伦敦派画家巴贡复生的……  相似文献   

14.
时尚界人像,绝对是人像摄影的主角。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风尚》与《哈泼》等时尚刊物完美结合了印刷术、摄影、创意与时代思维,时尚面孔便凌驾于零散而定位不清的19世纪人像作品之上,将人像摄影带入一个魅惑神奇的崭新局面。法国版《风尚》奠定了时尚摄影的基石,自其创立时起,时尚面孔更有如张张镀金镶钻、烙上极品印记的面孔,而区别于其他刊物和其他类型摄影,获得了一种无法超越的价值感。  相似文献   

15.
《中外文化交流》2010,(1):95-96
美国著名先锋摄影艺术家大卫·拉切贝尔于2009年11月26日正式与中国媒体见面,开始他的首次中国之行,为其2010年的亚洲巡回摄影展进行预热宣传。拉切贝尔因早年为安吉丽娜·朱莉等好莱坞明星及其他名人拍摄肖像大片而闻名,如今对中国之行他充满期待。拉切贝尔一直从事时尚摄影工作.为许多名人拍摄肖像。  相似文献   

16.
在伦敦与中国人合伙经营中国当代绘画的朱丽亚·克尔曼说:“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艺术家找到了真正的自我。中国的当代艺术家正在大量崛起,其作品思路越来越开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户县、綦江、金山三地农民画展》与《当代加拿大因纽特人绘画展》于春末初夏时节,同时亮相于重庆美术馆。这两个由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展览有147件绘画作品,风格自然而淳朴的绘画均出自中国和加拿大的农民画家,创作时间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画作较完整地表现出中、加两国四个地域农民绘画的风貌,引起了中外艺术家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8.
希腊人曾经说过,仅仅用眼睛是无法看到那些看不见的东西的。只有盲人才知道要用心灵去看世界。在西班牙每两年举办一届的“当代艺术展”中,马德里美术宫每届都要举办同名的“心灵摄影展”,展出数十位盲人摄影艺术家的作品,他们中大多视力有严重残疾,有的完全是盲人。叶夫根·巴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网》访谈节目《文化名人访》邀请参加2014年“中国当代作品译介研修对接计划”的3位翻译家——美国《红杉林》杂志主编吕红、德国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教授吴漠汀和加拿大枫叶出版社长桑宜川,共同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如何“走出去”。  相似文献   

20.
由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女摄影家分会主办的“上海女摄影家赴美创作作品展”于3月20日在上海四季酒家举行。展出的近40余幅摄影作品,是上海女摄影家殷孟珍、李汉琳、祁洁、贺盈盈、费青、金琳等在2007年10月,应洛杉矶摄影学会的邀请,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我的瞬间世界——中国上海女摄影家艺术摄影作品展”和“女性发展与摄影艺术”研讨会期间拍摄的作品。在为期17天的访美交流活动中,上海女摄影家不仅通过摄影作品让美国民众领略了今日的中国,同时还用摄影镜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