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稳健的两面弧圈占据大半壁江山的当今乒坛中,一股力量始终生生不息,这就是以速度与变化取胜的生胶打法。两面弧圈固然势大力沉,但生胶打法以其凶狠的突击搏杀,独有的节奏、旋转变化始终在世界顶尖水平中占有一席之地。 现在,我们为大家带来的是一面反胶一面生胶打法的技术解析,此种打法在我国通称快攻结合弧圈,与常见的弧圈结合快攻有何不同,大家可以从文中体会。  相似文献   

2.
王涛 《乒乓世界》2008,(10):110-112
长期以来,中国乒坛在项目发展方针上不拘一格,任何打法的选手只要立意超前、方向准确、训练得当,都有登顶的可能。上世纪70年代随着欧洲两面弧圈的先进打法初见端倪,中国人就本着敌无我有、多元对抗的原则,此时横板快攻结合弧圈的打法应运而生,并在短期内发展壮大,达到鼎盛。当年的代表人物腾毅、王会元、惠钧更是叱咤乒坛,他们都曾是国内赛事的王者,同时也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榜样力量是无穷的,一时内,效法追随者不计其数。  相似文献   

3.
欧洲的横板弃守为攻之后,历经了十余年的不断探索,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终于由瑞典名将本格森、约翰松脱颖而出,他们的成功,向世人预示了该种打法朝气蓬勃的活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随后的八十年代,是欧洲横板与亚洲直板交替争锋的时代,在这一阶段的对抗中。横板虽略处下风,但其蒸蒸日上的表现仍显示出该打法巨大的发展潜力。九十年代以后,横板终于凭借着技术全面、  相似文献   

4.
李雅茹 《山西体育科技》2003,23(4):19-20,23
本文详细论述了欧洲横板进攻型打法的特点和不足,分析了我国横板技术的难点,提出在重视技术发展的同时,应加强乒乓意识的更新,并处理好正反手、凶与狠、旋转与速度的关系,才能使我国乒乓运动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横板反手技术,可以从两面攻打法中得到很多启示。早在六、七十年代,庄则栋,长谷川信彦、舒尔贝克等许多优秀选手,他们的反手技术在当时可谓登峰造极。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金择洙、佩尔森、普里莫拉茨、罗斯科夫等优秀运动员,对反手技术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使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现代世界乒坛朝着技术全面,特长突出,无明显漏洞,更积极主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方文 《乒乓世界》2001,(11):30-31
存在问题分析 1、发球落点偏死,斜线左半台短球过多,长底线和其它落点发不开,既无法发挥自己特长,也上不了手; 2、接发球欠缺直接一板高点冲杀的能力,偏向保守; 3、落点、角度压不开,防守中转攻较困难;  相似文献   

7.
《乒乓世界》2013,(3):86-90
在处理对方拉过来的弧囤球时。反手使用长胶的选手采取“削”和“挡”的防御回球比较多。当然。这是比较有效的方法,而对方一旦熟悉了回球的特点。光靠防御性回球依然可以让对方形成连续进攻。用长胶接球。击球点和集中发力很重要。如果在接弧圈球时把防御性与进攻性技术交融到一起使用。会很好地破坏对方的连续能力。使用长胶打进攻。海绵越厚、胶皮越软,越容易使用。如果是没有海绵的单层胶皮.胶粒不长不细也可以打出进攻的特点。在接触球的一瞬间,手腕发力可以制造上旋球.但手腕发力容易使拍形晃动,击球不稳定。所以,用更多带有“推挡”性质的回球。保持手腕稳定,是回球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对于国内的业余爱好者来说,横拍的反手位挑打技术应该属于常规技术范畴。其实大家在不同程度上都运用过这项技术,但真正能够掌握这项技术的业余选手并不太多,就我的观察,有几点建议与爱好者们共勉。  相似文献   

9.
《乒乓世界》2014,(6):96-97
技术示范:闫铭辉 1997年3月出生 右手横板两面反胶打法 2013年12月进入国家二队 曾获2013年青少年巡回赛男单亚军  相似文献   

10.
直拍横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直板的缺陷(反手弱点及对付强烈下旋长球能力薄弱),通过近几届世界锦标赛及奥运会的检验,这项技术使直板选手取得了一些成绩。试图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采用运动学测量方法对直拍横打和横板反手在近台、中台和远台拉弧圈球的技术动作,利用美国艾里尔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系统(APAS System),对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
李晋  边玉翔图 《乒乓世界》2009,(11):108-109
在近台连续相持的过程中,节奏变化至关重要。节奏主要包括速度、旋转和落点的变化,其中落点变化最容易理解,而速度和旋转变化的衡量指标是相对的,并不是要求绝对的速度和旋转。很多业余爱好者为了追求速度与旋转,总习惯于拼命发力、拼命摩擦,这样反而使自己的击球节奏出现紊乱,不但无法提高击球质量,还会使自身的技术动作变形,导致过多的无谓失误。  相似文献   

12.
自2018年第1期杂志开始,本刊将为大家带来一套全新的青少年教学图解,从基础入门起步,陆续向读者展示少儿训练的特点和模式。除了面向“零基础”的少年儿童外,我们也希望广大热爱乒乓球的处在不同年龄层的初学者们能够从本专题中寻找方法和思路,以期帮助大家规范入门,打好基础,养成良好的训练习惯,促进水平的可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13.
1、如果对方发球为侧上旋,拧拉时起手位置要稍高一些,摩擦球的顶部,注重向前发力。2、如果对方发球为侧下旋,手腕要相对内旋得更多一些,起手位置也要更低一点。  相似文献   

14.
从本期杂志开始,我们将为大家介绍“横板削球打法”的相关技战术。作为一种极具观赏性的防守型打法,凭借其独特的击球效果,削球曾在世界乒坛占据着重要席位。  相似文献   

15.
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快速发展,我们只有在继承传统直板快攻打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方能在世界乒坛称雄。  相似文献   

16.
《乒乓世界》2012,(3):96-97
赖佳新使用心得 1.反手拉球主要可以在发球抢攻环节使用,尤其是配合逆侧旋转的发球。在实战中,可以根据对手回球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进攻方式。如果对方来球的弧线比较高,而且便于自己身体在最佳的位置击球,那么可以直接发力拉前冲弧圈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直板快攻打法作为国乒队的强势技术,在不同时期和阶段均对乒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徐寅生作为中国乒坛的权威领军人物,以直板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的发展脉络为线索,洞察困境弱点,展望未来。20世纪70年代,欧洲横板两面快攻结合弧圈球技术兴起,徐寅生首提“快、准、狠、变”加上一个“转”字,力推郗恩庭、郭跃华、曹燕华等雄踞乒坛。随着欧洲新兴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强盛,国乒直板快攻面临失势的困境和考验。自直板快攻打法出现“直板横打”的创新技术,徐寅生积极倡导、鼓励并进行探索,先后涌现出不同类型和不同状态的技战术,极大地丰富了直板快攻的打法,并展示了进路和前景。就此,徐寅生提出了“保护、创新、发展、进取”的国乒直板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我国近台快攻直拍横打、拉技术动作的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我国直拍快攻打法的创新技术——直拍横打、拉技术动作结构等的分析,证明我国传统直拍快攻打法必须不断发展创新才有出路  相似文献   

19.
陈彬  赵晖 《乒乓世界》2007,(7):85-85
速度快是他的天赋闫安是去年5月份进队的,他93年出生,年龄是队里最小的,从进队到现在他的进步是最快的。当时我和方文选闫安的理由是他打球很有激情、有灵气,从整个的技术结构看,他的技术很紧凑,处理球的合理性、爆发力都很不错,那时候他的综合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0.
《乒乓世界》2012,(5):100-101
刘高阳使用心得: 1、晃推技术是一种相对积极主动的处理台内球的方法,尤其是对方回到我们中间偏正手位的不转或旋转不强的下旋球,弧线不好摆也不好劈长时,就可以使用晃推回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