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正手技术较强的选手来说,反手技术通常是较为明显的弱点。随着无机时代的到来,多回合的全台相持越来越常见,单纯依靠前三板技术就获得胜利并不现实。大多数高水平运动员越来越注重中台相持技术的训练,尤其是反手的进攻和防守技术。近台反手技术相对容易,多为第一板进攻下旋球或防守弧圈球。在长期的训练中,运动员通过反手进攻后,多会转为正手进行连续进攻,或者在近台过渡几板后再转为正手进攻,因此反手技术多为过渡性技术,并不作为主要的得分手段。  相似文献   

2.
李晋  边玉翔图 《乒乓世界》2009,(12):116-121
在高水平选手的较量中,如果反手技术不过硬,就会成为最大的漏洞。反手弧圈球技术对中国选手来说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无机时代,多板相持的几率越来越大,这就对运动员自己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在比赛中极力发挥出正手进攻的杀伤力之外,还必须在反手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3.
上一次我们讲解了反手快撕上旋球的动作要领。至此,我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正手进攻技术和正反手的相持技术。通过简单的发球、搓球,配合正手进攻,正、反手的连续相持.我们可以自然地形成初步的战术套路。  相似文献   

4.
《乒乓世界》2006,(6):84-87
男子运动员的技术风格多以进攻为主,以凶狠、积极主动为特色。从进攻手段上讲,要求运动员的进攻技术要全面、细致,不能出现"死角",既要保证进攻的稳定性,还要强调进攻的威胁性。上世纪,我们的运动员几乎把训练重点都放在了正手技术的加强与提高,而弧圈球技术盛行的今天,我们看到了欧洲选手两面进攻的优势,尤其是他们先进的反手进攻技术。反手拉球使进攻手段更加多样化,保证了进攻的威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第52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国运动员在发抢段、接抢段、相持段中主要得分技术运用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运动员的主要得分技术是正手弧圈、反手拧拉、正手反拉弧圈;正手弧圈使用次数多、稳定性强,并就进一步提高中国运动员在相持中正反手弧圈稳定性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乒乓世界》2007,(10):104-105
女子选手的对抗通常都集中在反手位半台,虽然在相持过程中也具有节奏变化,但是这种“轻量级”的相持缺少一招制敌的威力。李晓霞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她的技术中具备了越来越多的男性化意识。无论进攻还是防守,她都能合理地运用正手技术,通过正手的杀伤力占据绝对主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李晋  边玉翔 《乒乓世界》2008,(1):98-101
直板选手最大的威胁莫过于侧身位的进攻。由于直板选手反手位的弱点,几乎所有专业运动员从小就会加强侧身位的技术训练,力图通过正手的优势来弥补反手技术的不足。如今,乒乓球技术讲求实力,从击球质量到击球空间都有了很大发展,这要求运动员在力量、速度、旋转上都要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张玉杰  范婷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5):574-577,621
运用数理统计法等方法研究许昕在2012年卡塔尔公开赛四分之一决赛上对战江天一比赛的技战术运用特点,为许昕在日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许昕的三段得分率都达到了优秀水平,在发抢段和相持段的使用率比较高,特别是在发球抢攻段,许昕的进攻非常积极,得分率达到了86%;在接发球抢攻段,许昕的得分率为50%,达到了优秀标准,使用率(33%)也较高,但是他的接发球技术比较粗糙;许昕在相持段得分率较高,但使用率较低。许昕的侧身正手拉斜线、正手拉斜线是其强项,反手拧斜线、正手拉直线、侧身正手拉斜线是其薄弱环节。建议许昕提高其相持段的反手相持能力,增加反手回球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女选手的相持能力都很强,由于女选手的相持多集中在反手半台,因此她们的反手技术十分过硬,尤其是反手快撕技术十分稳定。通常女选手在比赛中都是通过节奏变化、落点变化、旋转变化来打球的,她们打球的特点是回合多、球速快,通常都集中在近台进行相持。女子技术男性化概念为女子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很多女选手都在加强进攻的意识和防守转攻的意识,在主要进攻手段上也逐渐从反手转向正手。女选手的站位离台较近,她们在反手快撕时更容易找到来球的上升期。但是女选手的力量小,旋转相对较弱,因此她们的快撕技术缺乏威胁性,即使可以抓住机会运用反撕技术,但仅仅是改变节奏的一种方式,而不能作为得分的主要手段,因此反撕后的衔接技术才是她们训练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李晋  赵晖 《乒乓世界》2007,(5):88-91
女子运动员的基本功扎实,尤其是反手技术更为突出。在实战中,女子运动员通常是在相持的过程中寻找机会,通过旋转、速度、落点的变化寻找得分的机会。反手生胶打法的白杨充分利用了胶皮的特性,通过反手的快撕和弹击,利用速度优势压制对方的旋转,并通过观察对方的动向,突然变化回球落点,占据了绝对主动。压反手调正手是常用的战术套路,通常在相持中,先加力回球到对方反手的大角度,使对方的身体重心偏向反手位,然后再突然变线,扰乱对方的重心,以此来创造得分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乒乓世界》2012,(6):96-97
在中远台相持阶段要能够占据主动并最终实现得分,就一定要基于强大的正反手连续进攻能力。从动作结构上看,反手拉球的动作要比正手的小一些,借力的成分也相对更多一些。转腰、引拍、肩肘等都要求反手动作要更加紧凑和固定。而正手拉球则需要更充分的准备和主动发力,所以每一板前都要移动到位。  相似文献   

12.
采用录像观察、三段指标评估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日本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张本智和在2018年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男单决赛中对阵中国运动员林高远时的发抢段、接抢段、相持段技术的使用率、得分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在发抢段,张本智和主要以发正手短球为主,其勾手发球,动作隐蔽,旋转性强,同时配合第三板正、反手进攻做衔接,前三板球的威胁较大。比赛中,他侧身抢拉使用率较高,但得势不得分,击球质量还有待提高;(2)在接抢段,张本智和得分率高,评估为优秀,他最擅长的技术是台内拧拉,其次是台内挑打技术,张本智和处理台内短球技术较为成熟;(3)在相持段,张本智和技战术发挥欠理想,正手进攻力量不足,中远台对峙缺乏冲击力,得分率较低,多数是被动形成相持,相持过程中回击球的力量、落点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3.
赵晖 《乒乓世界》2006,(5):92-95
女运动员之间的对抗日益激烈,反手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女运动员的反手技术贯穿了前三板的进攻和随后的相持过程。高水平运动员的反手快拉,快撕技术成为了主要的得分手段,在快速对抗中,优秀选手非常注重旋转与速度的配合,在节奏和落点上灵活变化,从而占据绝对主动。  相似文献   

14.
在现阶段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中,“反手位率先发动”逐渐在比赛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尤其是愈发成熟的台内拧拉技术几乎代替了摆短、劈长、甚至正手挑打等技术,提高了回合节奏,使比赛更快进入到相持阶段。本篇,我们将和大家一起分享国内外高手是如何运用反手拧拉率先发动进攻和组织战术的。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统计马琳、王皓2008年~2010年大赛中12场比赛录像,从战术组合层面对比分析马琳、王皓比赛中战术组合运用特征.结果表明:王皓前三板进攻能力不及马琳,相持能力明显强于马琳.马琳前三板进攻能力突出,打法细腻,台内小球控制严密,抢攻凶狠,正手进攻能力强,发抢后连续进攻能力不强.前三板技战术水平的发挥是马琳获胜的关键.王皓正、反手实力均衡,上手积极,连续进攻与相持能力强.台内小球控制不够严密,反手拧技术使用效果不好,过于依赖直拍横打技术.比赛进入到相持后,战术组合运用表现为非攻即防,二人在接发球轮的相持中相对较为主动,效果好于发球轮.马琳、王皓战术体系同为直板反胶进攻型打法,然而在具体的战术体系内容(比赛中战术组合和运用模式)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运动员战术体系内容的表现取决于其技术体系的战术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李晋  赵晖 《乒乓世界》2007,(9):96-97
李平是实力型运动员,他的打法细腻,基本功扎实、手感好,尤其是对小球的处理比较合理。对于高水平运动员,除了要具备进攻出台球的能力,还要具备台内球进攻的能力,尤其是横板运动员,必须要加强正手、反手的全方位进攻。  相似文献   

17.
本期所选的套路要求运动员要击打四板球:第一板上正手位挑打短球、第二板回反手位衔接直板横打斜线、第三板衔接直板横打中路、第四板移动至正手位抢攻斜线。这组综合练习的重点在于“近台率先发动,利用反手形成相持后,伺机转换用正手杀板得分”。就这个年龄段的运动员来说,这是一项比较常用的套路练习。他要求运动员在反手主动相持中不仅能够通过落点变化为正手创造机会,同时更要强化正手位的得分能力。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统计法和乒乓球技战术三段分析等方法,对世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波尔处理关键球技术使用习惯和战术运用模式、效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波尔关键球发抢段主要是以发中路偏反手逆旋转侧下旋短球为主,结合发强烈逆侧下长球至两角后抢冲或抢拉;接抢段则以正手摆近网短球为主,结合搓两角长球,第4板抢拉或抢冲至对方正、反手大角;相持段主要依赖于正手相持和反手相持得分,与常规球比较看,到了关键球波尔主动侧身相持得分能力明显下降,而反手被动相持得分能力则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一、直拍反手攻的重要性反手攻是我国直拍快攻运动员的一项主要进攻技术。过去在国际比赛中,都显示了它的威力。然而近十几年来,我国优秀直拍运动员在比赛中难以看到他们这种技术的运用。相反韩国队的金泽洙、刘南奎和朝鲜队的金成熙等选手,他们除了正手攻技术突出外,...  相似文献   

20.
欧洲横拍进攻型打法的风格与特点 欧洲运动员把旋转和速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风格和特点为: 正手弧圈球旋转强、速度快,连续的拉冲范围大,拉出的弧圈球力度大,不易防守; 正、反手都能进攻,都能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特别是反手拉球速度明显加快,威胁很大,因此,在发球抢攻的使用上,比较喜欢采用发近网上旋和不转球; 相持能力强,攻防转换速度快,反拉弧圈球的意识强,即使你在进攻,只要力量、落点、旋转稍有减弱,马上和你形成对拉或反拉,也可由被动转为相持或主动。 其弱点在于: 正反手进攻的落点变化不大,基本上是两条斜线为主,侧身有一板直线; 正手拉冲下旋底线长球较差,前冲少,高吊多,容易被对方反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