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乒乓世界》2004,(12):13-13
本年度最重要的一场比赛,除了首局外。每局分差均为2分,双方一直处于胶着之中,气氛令人窒息。从技术层面分析,本场比赛并不是2004年最高水平的一战。但是它对世界乒坛格局的影响、对中国乒乓球队的打击、对包括韩国在内的其他球队的鼓舞都远远超过其它战役。  相似文献   

2.
3.
雅典奥运会以来王皓、柳承敏动态实力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雅典奥运会以来王皓与柳承敏的6场重大比赛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自雅典奥运会以来,王皓在发抢段和接抢段的技术评估上均呈上升趋势,而柳承敏却表现得总体偏低、起伏不定;相持段王皓始终占有压倒性的优势,但两人的使用率偏低,体现了两人在比赛中,积极主动、抢先上手的战术思想。  相似文献   

4.
李惠芬 《乒乓世界》2003,(11):56-57
进攻台内短球 高手引拍 对于反手位短球.无论你用什么技术回接——搓球、摆短、上手等——高手引拍都是最重要的前提。直拍横打的选手也不例外。当对方发球或摆短至我方反手位时.首先要高手引拍。也就是说引拍要从比球台高的位置上开始。注意图中王皓出手时的位置和前臂的角度.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如果问王皓驰骋乒坛的拿手绝活是什么?球迷们都会脱口而出,"直拍横打"。如果继续要问王皓的直拍横打起初师从于谁?王皓走过了怎样的一段儿时学球的道路?恐怕连超级皓迷也未必回答得出来。让我们把目光从现在的王皓身上暂时移开,去看看王皓儿时的训练生活,去看看两个与王皓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教练:薛瑞坤和张均林。  相似文献   

6.
李惠芬 《乒乓世界》2003,(12):46-47
A 直拍横打拉下旋通常来说,拉下旋球都采取以拉高吊为主的方式,只是弧线不要拉得太高。拉球时首先要注意引拍拉手,拉手的位置恰好正对身体的中轴线,肩和肘部向前略为伸出一些.我们从图A1-3中可以看出王皓是如何作出拉球的准备姿势的。为了增加手腕力量.拉手时球拍要竖起来.  相似文献   

7.
陈洁 《乒乓世界》2003,(6):58-59
直板反面横打技术始于80年代末,当时中国的直板正胶快攻打法面临危机,主要是反手位的相持能力弱.在对横板两面弧匿的较量中常常处于下风。以刘国梁为代表的直板正胶快攻率先尝试直板横打并一举成功。之后,中国一大批使用横打技术的直板快攻选手脱颖而出.马林、闫森等优秀运动员都能在比赛中熟练地运用直板横打。  相似文献   

8.
一、王皓在奥运会上失利的原因分析 1.I业内人士的分析 徐寅生(中国乒协主席):这场球,王皓没有合理地处理正手进攻和反手进攻的关系。王皓的直板横打,是我们在直板反手太弱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琢磨出来的,有时候对手不太习惯,能稍占一点便宜。再加上王皓过去赢得多,可能就一种错觉,认为我的反手对方不适应,能压住对方。  相似文献   

9.
方法无定式——尹霄回首直拍横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乒》:您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乒乓世界》中就著文提出了直拍横打的多种模式,现在十几年过去了,回头再看有什么感想呢?千篇—律地套用某种模式,或是断言哪种模式最先进,我觉得这都是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10.
2004令狐冲和独孤九剑独孤九剑的要义在于“料敌机先”,本质在于快。王皓的球路,从2002年夺得两站公开赛男单冠军开始,就一直被外界感叹球速之快。正反手的拉球幅度不大,突然性和爆发力却很好。尤其反手技术上直拍横打的与众不同,更强化了其“快”的味道。  相似文献   

11.
叶孤城  庆玉 《新体育》2003,(1):54-56
喜欢乒乓球,一定认识刘国梁;提到刘国梁,不能不想起直拍横打;而了解直拍横打,就不能不说说王皓。 要评出当今乒坛第一高手实在不容易,是王励勤还是马琳,是孔令辉或者是波尔?当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乒乓球界,谁是直拍横打第一人却已有公论。不是刘国梁,不是马琳,也不是秦志戬。他就是不久前在荷兰公开赛上夺得男子单打冠军的王皓。 如果说刘国梁的横打技术已初具规模,那么王皓则让人们看到了这一技术成熟的希望。刘国梁反手更多地使用推挡防守,王皓则完全放弃了推挡,而以横打去进攻,其反手在和横板的对抗中已不落下风…  相似文献   

12.
2004年,初出茅庐的王皓作为三号单打出征奥运会,一路杀进决赛;2008年,王皓作为中国队的中流砥柱再次出征奥运会,单打决赛不敌同门师兄马琳;2012年,王皓作为男乒“老将”,将带着小师弟们再战奥运。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卡塔尔,王皓的发挥超出所有人的想像,从团体赛的第5号直接打上了3号,更重要的是他为自己拼出了机会,将奥运梦想提前了四年;2006年不来梅,他在半决赛、决赛中的稳定发挥,让所有人看到一个成熟了的王皓,更重要的是他离2008年北京奥运会更近了一些。人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些阵痛,谁不是一边流泪,一边变得坚强?这几年,从出道到成名,再到饱受挫折,王皓经历了,也成熟了。  相似文献   

14.
直拍横打主要解决直拍打法反手位相持能力弱,反手进攻能力差的缺点。王皓是直拍横打的代表人物,在第28届和29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王皓分别输给了同为直拍单面攻代表人物柳承敏、马琳。对这两场比赛的技战术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探索直拍横打在比赛中的合理运用,对直拍横打的技战术特点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直拍横打的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辉 《乒乓世界》2008,(12):123-123
九年前,马琳与刘国梁在荷兰的第45届世乒赛男单决赛中,上演了一场直拍巅峰战,九年后,在北京奥运会,直拍大战再次令球迷大饱眼福,只不过,对手换成了王皓,而马琳终于登上了冠军领奖台。马琳与王皓,谁赢得更多?  相似文献   

16.
对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王皓技战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初至中期,中国乒乓球队形成和创造了以“快、准、狠、变”为技术风格的直拍近台快攻打法。20世纪末,欧洲选手的两面攻对中国直拍的单面攻构成了威胁,要保持直拍打法的先进性,使直拍打法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对其进行创新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直拍一直是中国队传统打法,但现在却危机四伏、举步维艰.通过世界大赛实践证明,横打技术创新思路是正确的,王皓、马琳等选手采用该打法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通过对第47届世乒男团决赛中国对德国队比赛录象的分析,研究王皓、马琳在比赛中新技术应用情况及存在主要问题,旨在为直拍快攻打法的发展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邢俊平 《精武》2011,(A1):19-20
直拍横打,这项卓而不群、横空出世的新技术源于80年代末,发展于整个90年代,经过刘国梁、马琳、王皓三个代表人物的淬炼,现在正逐步走向完善。通过拉、打、带、挑、撕等技术的运用,极大程度地弥补了直拍反手位的不足,并且带动了一场全方位的直拍对抗横拍的技术革命,把日渐衰老的中国传统的直拍快攻打法从死亡边缘拉回来,使之重新屹立在乒乓技术的前沿阵地。它是中国人向乒乓球运动贡献的又一精彩发明。同时,直拍横打塑造了中国第一个"大满贯"英雄——刘国梁。从此直拍横打技术被越来越多的人研究和使用,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广州市四所职业学校乒乓球队共30位队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职校乒乓球队的学生普遍了解"直拍横打"技术,大部分学生还掌握和基本掌握该项技术,并在训练和比赛中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该项技术。大部分学生认为"直拍横打"技术对提高乒乓球运动水平有较大的影响,有效地加强了直拍选手的反手技术,可以在职校乒乓球教学与训练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我国近台快攻直拍横打、拉技术动作的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我国直拍快攻打法的创新技术——直拍横打、拉技术动作结构等的分析,证明我国传统直拍快攻打法必须不断发展创新才有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