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元一八三六年九月(清道光十六年),陶澍因阅兵江西,乞假省墓,道出醴陵。知县为了安排好陶澍驻节之所,请左宗棠作楹联.联云: 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 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 上联说的是道光皇帝召见陶澍询及家世,题赠“印心石屋”四字匾额的故事;下联则表达了左宗棠对陶澍的颂扬和企仰之情。 陶澍见此联,甚为赞赏,延致相见,纵谈天下事彻夜,目为奇才,遂与订交。当时陶澍年已  相似文献   

2.
陈蒲清的《陶澍传》是陶澍传记研究中出现的一部新作,它准确地评价了陶澍的历史地位,具有鲜明的特色。陶澍传记研究的奠基人是魏源。在沉静了一个半世纪之后,20世纪的最后20年,先后产生了《陶澍在江南》、《陶澍评传》、《陶澍与嘉道经世思想研究》等著作。2010年《陶澍全集》的出版,为开展陶澍传记研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老一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王震说:“封建时代的官僚,总的说来是压迫人民的。但就具体人物来说,还是有勤惰、好坏、腐朽和刚直之分……有的人还是比较有见地有作为的”。清代嘉道年间的陶澍,就是这一类封建官僚。王震小时候,曾多次听他作长工的祖父讲述过“清官陶澍的故事”。 陶澍(1779—1839)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1802)进士,由京官而外放,自小吏而总领一方,历任安徽、江苏巡抚、两江总督。在任期间,特别强调吏治,提出“矢公勤以率群僚,别贤否以端吏治,除粮莠以安良善,别猾蠹以慎勾稽”,作为整饰吏治的方针。陶澍自己更能严格要求,“以身率属”。具体来说,其吏治的特点,可以用“勇、勤、善、廉”四个字来概括。  相似文献   

4.
《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一期发表了王炳护先生的大作《鸦片战争前夕地主阶级改革家陶澍》,拜读之后,深受启发,确为优秀之作。关于陶澍的生平,王文是这样介绍的:“陶澍,字子霖,号云汀,湖南安化县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出生在一个小康之家。少年时期的陶澍才华横溢,志向远大,曾就学于岳麓书院。嘉庆七年中进士,后授翰林院编修,并历任四川乡试考官、御史、吏部掌印给事中,四川川东兵备道;道光朝担任山西、福建按察使、安徽布政使、巡抚,江苏巡抚,官至两江总督兼理  相似文献   

5.
闲读清代清官撰写的几副倡廉的楹联,颇有感触。《湘楚楹联》刊载,史称“起居于寒素”的清官陶澍,37岁升任江苏道监察御史时,在官署厅堂自撰很有哲理的楹联——要半文不值半文,莫道人无知者;办一事须了一事,如此心乃安然。要别人半文,自己便不值半文,“陶青天”为官的这一价值观,实属难能可贵。他敢公开承诺,能洁身自爱,廉于政事勤于任,正是由于有“廉为本”的心怀,当他初任京官时,便书联自警:绕案风清,尘埃扫除吏牍;举头日近,光明洞照吾心。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清嘉道年间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爱国者陶澍逝世150周年。由湖南省社联、省史学会、省文史研究馆、益阳师专、湖南师大文史研究所、省书院研究会、安化县政协和县人才研究会等单位发起,于1989年10月16日至19日,在安化县召开了“陶澍逝世150周年学术讨论会”。这是迄今为止我国首次召开的陶澍研究学术讨论会。省内外约100名专家、学者及文史工作者参加了会议,就陶澍的思想与实践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一、陶澍的经世思想和改革事业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到嘉道年间,清朝统治者已不能和清初一样,对全国实行严酷的文化专制。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转向经世致用之学,主张面对现实,力求改革。陶澍就是其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7.
“随文而释,因文为训”是我国传注训诂的一贯原则,从传注训诂发端时就存在了。六艺经传和先秦诸子的文章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一种是以训诂形式出现的正文,例如:“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周易·乾》)“孝,礼之始也。”(《左传·文公二年》)“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礼记,礼运》)“咨才为吸;咨事为谋;咨义为度;咨亲为询;忠信为周。”(《国语·鲁语下》)另一种是以正文形式出现的训估。例如:《左…  相似文献   

8.
陶澍(公元1779年—1839年)字子霖,号云汀,湖南省安化县人,是清代颇有名望的政治家,官至两江总督,吏治、理财、水利、航运诸方面均有成绩,同时,在文学上也有造诣。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陶澍奉命巡视中巡,仅半载,决狱八百有奇。当时,他在厅堂和座右各撰一联以自警,对杖工整,意义颇深。  相似文献   

9.
果真如此     
果真如此孟凡斗《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5年第7~8期刊登了《果真如此吗》一文(以下简称“果文”)。课文作者认为,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两种情况下,都存在物价上涨和下跌;高一《思想政治》第一课第三节中关于“供过于求,物价下跌;供不应求,物价上涨”的说法是...  相似文献   

10.
许慎是“中国古代语言学的宝藏”──《说文解字》的作者①,他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是一位划时代的伟大人物。关于许慎的生平,比较详细点的记载只有《后汉书》卷一百九下《儒林·许慎传》,但仅有八十五字②,生卒年皆不详。其他的一些材料,如许慎子冲《上说文解字表》,《后汉书》卷一百十六《西南夷·夜郎传》,《太平御览》卷二百六十四引《汝南先贤传》等,也偶或涉及,但叙述都很简略。清代学者严可均,根据上述材料及其他有关资料,对许慎生平事迹进行了考证,写成了《许君事迹考》一文。严可均认为许慎“盖生于(东汉)明帝朝”。其主…  相似文献   

11.
《五柳先生传》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为自己写的一篇传文。要读懂读透这篇传文的思想内容,真正了解陶渊明的为人品行,就必须在这篇传文的“不”字上下功夫。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评价的那样:“‘不’字为一篇眼目。”(钱钟书《管锥编》第四册)细读课文发现文中共运用了九个“不”字,从思想品行、兴趣爱好和生活状况等方面突出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2.
张澍,字介侯,武威人。张澍《会试(石朱)卷·履历》:“张澍,字百沦,又寿毅,号介侯,又鸠民。行一。乾隆庚子年十月初一日生,甘肃涼州府学附生,武威县民籍。……住府城内吉府里。”按张澍生年,颇有问题。张澍《养素堂诗集》卷二十《题秦蓉庄(震钧)都转夫子遗照》诗“撰杖从游自弱年”句下自注云:“甲寅岁乡试,澍年十四。”“甲寅”,即乾隆五十九年(公元一七九四年),据此上推,则乾隆四十六年辛丑(公元一七人一年), 是他的生年。冯国瑞的《张介侯先生年谱》、姜亮夫的《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  相似文献   

13.
敦煌本《六字千文》初探邰惠莉目前所知敦煌遗书《千字文》有真书、草书、习书及注本共38卷。①其中斯坦因11卷、伯希和25卷、北图1卷、目前所知俄罗斯1卷。②《六字千文》只存2卷,为S5467及S5961。《六字千文》没有传世本,遗书中只存2件都为残卷,...  相似文献   

14.
由南唐入宋的安徽人舒雅颇有文才,古今不少人都以此误认为他是状元。见诸记载的,如《重修安徽通志》(清·沈葆桢、吴坤修修,清·何绍基、杨沂孙纂,光绪四年刻本)卷四五,说舒雅为南唐状元;《马氏南唐书》卷二二《舒雅传》亦云:“会熙载知举,以雅为第一,朝野无间者,以雅之才为当也。” 《中国黄山网·自然与文化·学术教育·教 育·一镇四状元》载:“徽州儒生科举考试,屡占榜首。‘一镇四状元’的佳话至今流传。北宋宝元状元吕溱,字叔济,岩镇人;南唐状元舒雅,字子正,岩镇人;明代正德状元唐皋,字守之,岩镇人;清人乾隆状…  相似文献   

15.
徐州彭城大学夫委副教授杨洪清、朱新兰致力于汉字教学与研究三十余年,合编的《快速识字字典》(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继承《说文》传统,体现汉字特点,以解形为本,偏分带字,形音又结合训释,是化难为易的汉字信息库.1.突破难点解字形.汉字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字形表意或兼及表百(彩声字).一般字典不解释字形,人们把它当成无意义的符号,导致识字的极大困难.“字典”逐一加以解释.例如“辜”字容易写错,“字典”解形为;从辛(刑刀,指代犯罪),古声.本义为罪,如死有杀事.读者理解了认辛得义,从古得声,就不会再错写成下…  相似文献   

16.
章太炎等学者的“一字重音”说不符合古代汉语实际,有商榷的必要,理由有四:1、比较原始的表意图象、甲骨文中的“合文”不能说明“一字重音”;2、“一字重音”说忽视了汉字记音是一字一音节的基本原则;3、“一字重音”说忽视了有些词是单音与双音异名同实的情况;4、记录合音词的字不读复音。  相似文献   

17.
李华 ,字 遐叔 ,赵 郡 赞皇 人,唐代 著名 散 文家 ,古 文运动 的 先驱 者之 一 ,有 《李 遐叔 文集 》传 世。 关 于其 生平 事迹 和 文学 成就 ,《旧唐 书 卷 190下《文 苑 下· 李华 传 新 》 》《唐 书 》卷 203《文 艺下 · 李华 传 》独孤 及 《 陵 集 》卷 13《检校 尚 书吏 部员 外 郎赵 郡 李公 中集 序》 皆 有叙 述。 但关 于其 生 卒年 月,《旧 唐书 本 传和 独 孤及 序皆 未 涉及 ,《新 唐 》书 》本 传也 只 言其 “大 历 初卒 ”,故 仅据 上 述三 种典 籍 实无从 得 知李 华的 生 卒时 间 。查 《辞 …  相似文献   

18.
陈垣先生在《史讳举例》卷七(《因犯讳知有衍文脱文例》中肯定:“晋时后讳甚严。”同书卷八《晋讳例》中又说:“东晋后讳比历代特多。”陈先生曾举例来证明其结论: 一是举《晋书·后妃传》:“成恭杜皇后讳陵阳”为例:“成恭杜皇后讳陵阳,改宣城陵阳县为广阳县。若以宋武公名司空,改司空为司城之例例之,则‘阳’字不生疑义。然晋时后讳甚严,陵阳既因讳而改,则是否改一字即为满足,须待有其它之证明。”因而,陈先生肯定“阳”为误衍之字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说文〉新注》是可敬教授《新编古代汉语》之后推出的一部新作,是我国第一部用现代普通话对《说文解字》翻译、注释、证明、开发的著作.全书30卷,共150万字.已列入岳麓书社1995年出版计划,特选登首卷,以经读者.—一惟初大始①,道立放一②,造分天地③,化成成物。J;L一之清皆徙一④.义古文一⑤。放悉切凰yL【静文〕最初,寓物形成之始,道建立了一。后来,才分解将天和地,法化成民离事成物.大凡一的部属都促一。大,古文一字。【注释〕①惟:句首括氛银。太始:寓物形成之始.②道:指初形的宇宙本田。一:指天地…  相似文献   

20.
一、以题知文法为体现“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检测目标,文言文试题重点考查迁移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因而可以用“题源在课外,答案在课内”来概括命题的指导思想。作为“题源”的文言文段,多出自教材之外的所谓“正史”的二十四史;同时又为保证答案在课内,保证考查范围不“超纲”,所选文段一般不是节选其中一个现成的片断,而是缀联写人叙事纪传体史传文的若干片断而成的一篇完整文段。如2002年全国卷文言文段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原文约3000字,短文不足600字,第15题的四个选项与短文的几组人物及几层意思之间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