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休克尔分子轨道法研究了TPP (Meso四苯基卟啉 )及其四个取代苯基上o- ,m- ,p- 不定位氯代与p- 定位不同取代基 (—OH ,—CN ,—Cl,—Br)化合物的电子结构 ;用群论与休克尔分子轨道法确定了TPP及其衍生物MO能级对称性 ,解释了其电子光谱的产生 ,初步探讨了定位与不定位取代化合物谱带变化实质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如何应用休克尔(4n 2)规则,方便、快速、准确地判别稠环、离子和富瓦烯等复杂体系的芳香性、进行了一些探讨,拓宽了休克尔(4n 2)规则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苯与已三烯分子属于交替烃 ,因此 ,利用休克尔分子轨道法和微扰分子轨道法能够近似算出它们的电子能量 ,从而比较他们的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用休克尔分子轨道法从本质上说明了臭氧分子的磁性和极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扩展休克尔方法,计算出NaF晶体的能带结构.得出了价带位置和能隙宽度,导带的最低点在T1.该方案计算简便,大大节省计算时间,与实验数据及其它理论计算比较表明,所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卤化锂晶体能态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扩展休克尔方法.计算了卤化锂晶体的能态密度,确定了价级位置,得出了能隙和价带宽度  相似文献   

7.
结合特殊点方案,利用自包容子程序,应用扩展休克尔理论到离子晶体.计算了NaCl晶体的电子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找出了NaCl晶体的能隙和价带宽度,定性解释了中性基态Na原子的低能ESD实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介绍了簇化合物的三维休克尔分子轨道理论,并讨论了该理论在过渡金属原子簇合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许多有机化合物都具有芳香性,正是由于其中很多化合物都散发着芳香的气味。可是,到底要怎样判断一个化合物是否具有芳香性呢?这是许多学生都会遇到的难题。本文不但分析了不同结构类型的芳香化合物,还对休克尔规则中最重要的π电子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0.
仇国苏 《化学教学》2003,(10):43-44
上述反应用到的试剂 (除溶剂和催化剂 )有 ,(1)Br2(2 )t-BuOK(叔丁醇钾 ) (3)Zn则各反应所用的试剂对应的是 :反应 1   反应 2   反应 3   [分析 ]:反应 1是还原反应 ,故应用还原剂锌 ;反应 2应发生加成反应 ,反应 3应发生消去反应 ,故所用试剂应分别是溴和强碱叔丁醇钾。问题 5、芳炔大环除了PAMs(其单体可看作苯乙炔 )、还有PDMs等 ,今有一种PDMs芳炔大环 ,它的合成单体可看作是 (写结构简式 )    。又已知 :2HCCH 一定条件 CH2 CHCCH+RCl 催化剂 R +HCl写出合成上述单体的合成路线。[分析 ]:这种大环物质与间多…  相似文献   

11.
<正>对于苯来说,它是由六个SP~2杂化的碳原子键合而成,使之形成了极不饱和性和电子分布均匀性的封闭独特体系,六个质子的无差异。导致在核磁共振中必将显示出窄底单一峰,SP~2杂化碳原子的吸电子性,导致化学位移无疑在低场区出现,但是如果在环上键合不同性质的基团,将影响整个环电子的贫富,引起质子的差异,这样就有可能使所有的质子向高场或低场移动,峰底加宽。本文从几类简单取代苯的结构分析入手,预测这些芳氢NMR谱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克尔(John F.Kerr)是英国现代课程论著名专家,曾任莱斯特大学教育学教授.1968年由他主编的的名著《变革课程(Chaning the Curriculum)》,对当时的英国课程改革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在该书中他发表了其代表作《课程改革的问题(Tne Problem of Curriculum Reform)》.在这篇名作中,克尔提出了在世界课程论发表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且对英国与世界课程研究具有较大影响的“课程理论模式(A Model for Curriculum Th-eory)”.现在笔者就以该名作为基础概要介绍克尔这一重要课程理论,以期推动我国当前的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实践发展.一、克尔课程理论产生的背景在战后相当一段日子里,英国学校教育形成了这样的格局:中央政府不愿干预学校课程;对地方学校教育负有法定重任的地方教育当局把其责任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硼(B)铬(Cr)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性质作了理论分析,得出满意的解释.对于硼形成三配位化合物BX3能稳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能形成离域Ⅱ键,并用休克尔分子轨道法进行处理.形成离域Ⅱ键后,可获得2(3β的平方根)离域能,起到了稳定化作用.对于铬元素形成的低价态化合物,用晶体场理论作了分析,指出Cr(Ⅰ)化合物不能稳定存在而Cr(Ⅲ)化合物能稳定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黄琳  朱素萍 《襄樊学院学报》2006,27(2):33-35,38
氧代-双(N-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OBI)是合成聚酰亚胺的重要单体ODPA的中间体.非质子性溶剂中,催化剂存在下4-硝基-N-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能发生自缩合反应,生成结构对称的氧代-双(N-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文章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其合成收率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合成条件,并通过红外光谱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设计合成及表征了一种含偶氮苯聚合物(PGMAA-20)材料.利用两束S偏振光作为泵浦光在PGMAA-20膜上刻写光栅并观察光栅的衍射信号;然后再用相衬显微镜直接观察偶氮苯薄膜上的光栅结构,并以分子取向机制为基础对光栅形成和消除过程提出了新解释,这种观点被实验观察结果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6.
《文山学院学报》2016,(3):24-27
将壳聚糖改性成两亲性羟丙基壳聚糖(HPCS),再将羟丙基壳聚糖经过酰化改性制得具有水溶性的N-邻苯二甲酰化羟丙基壳聚糖(N-PH-HPCS)。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N-PH-HPC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N-PH-HPCS的溶解性、泡沫性和表面活性。结果表明,N-PH-HPCS具有良好的起泡性、稳泡性和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17.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苯的结构、芳香烃的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体会苯分子的发现过程。 (3)素质目标:略。 2 学生认知结构分析 学生基本掌握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能利用结构推断物质的性质,利用物质的性质来推断物质的结构。本节利用学生的基础知识来推断苯的结构,让学生体会苯分子的发现过程和科学研究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相似文献   

18.
由双-(3, 4-苯二甲酸酐)二甲基硅烷、均苯四甲酸酐和4, 4'-二氨基二苯醚制备了含硅聚酰胺酸. 通过溶液浇铸方法制得聚酰胺酸薄膜, 经热处理将其转化为聚酰亚胺薄膜. X-衍射测量表明, 该类型聚酰亚胺具有非晶态结构, 且规整性随双-(3, 4-苯二甲酸酐)二甲基硅烷含量的增加而减少. 含硅共聚酰亚胺与传统均苯四甲酸酐/4, 4'-二氨基二苯醚聚酰亚胺相比, 呈现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分解温度, 但共聚酰亚胺中双-(3, 4-苯二甲酸酐)二甲基硅烷含量增加将导致薄膜的透光率增加.  相似文献   

19.
一、苯的发现与应用苯是芳香族化合物的基础,又称天那水,是有特殊芳香味的无色透明液体,它易挥发、易燃烧,它的蒸气一遇到明火就会爆炸。苯在医药、染料、橡胶、国防(烈性炸药三硝基甲苯,简称TNT)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另外,油墨、洗涤剂、杀虫剂、油漆清除剂的制造生产也离不开苯。但是,如果人在短时间内吸人高浓度的苯就会中毒,感觉异常兴奋或摇摆如醉酒,头痛恶心,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20.
快速选择性检测硝基酚(PNP)、三硝基芴酮(TNF)、苦味酸(PA)等硝基芳环爆炸物已成为当前强缺电子体系硝基芳香族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B3LYP/6-311+g(d, p)理论水平,对氮杂苯并菲基元取代的α-氰基二苯乙烯(TPN-Ar-DPA:a)探针分子及硝基芳环分子进行结构优化与频率计算;对稳定结构分别计算气态和四氢呋喃(C4H8O)溶剂中的电子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计算探针分子与硝基芳环所形成二聚体分子的结合能;最后对二聚体分子进行了RDG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探针分子中的苯并菲环与所有苯环不共面.与气相相比,在C4H8O溶剂中,a分子的吸收光谱有一定的红移,但荧光光谱却出现了的蓝移.探针分子与六个被检测物所形成的二聚体中,a-PNP、a-TNF及a-PA的结合能绝对值相对较大,表明a分子对硝基酚(PNP)、三硝基芴酮(TNF)、苦味酸(PA)等硝基芳香环检测物的选择性和灵敏度较好,可设计为PNP、TNF、PA的探针分子.探针分子对硝基芳环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主要源于二聚体分子间既存在范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