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常有这样的感觉:教过的习题学生仍不会做。学生也说:课堂上听老师分析能听得懂,但自己做作业时,就一片空白或混淆不清,这是什么原因呢?由于高中学生生理素质和心理特征的差异客观存在,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况且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当课堂上传授知识和方法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偏离时,学生无法在头脑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没有得到学生心理上的认同,学生  相似文献   

2.
<正>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就小学数学教学过程而言,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数学知识的教学和能力的培养为发展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代教育认为:学校是青少年一代进行培养教育的主阵地,但获取知识已不是学校教育主要和唯一目的,整个教育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青少年获得最优发展,教育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那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究.认为在课程中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次教学,使他们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上学有所得。  相似文献   

4.
教学实践表明,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学生素质及能力的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情况的差距很大,这势必对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仍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不顾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差异,以为教学就是把学生聚在一起上课,势必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探究——再创”教学是将数学探究教学与“再创造”教学进行整合,通过指导学生积极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形成了自身的认知结构和能力结构,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实现数学知识体系和思想方法的自我建构,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究与再创的过程的一种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和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面对实际情况,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试行“分层次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接受水平,再结合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  相似文献   

7.
“数学现实”指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解题策略以及有关的数学知识结构。认知心理学认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把新旧知识不断进行同化、顺应、调整、扩充、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因此,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即“学生的数学现实”对新知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数学现实,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关注学生的数学现实,精确切入《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数学现实…  相似文献   

8.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 :学生有两级发展水平 ,第一级是“现有发展水平” ,即学生现有的学习特点和已达到的发展速度 ,是教学的出发点 ;第二级是“潜在发展水平” ,即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经努力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 ,也就是所谓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理论最早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 ,他认为 :教学就是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的过程。数学教学中的例题是为具体而实际地阐明算理与算法 ,并为学生的认知提供可类比的结构原型 ,学生理解与掌握例题 ,正是发展达到相应水平的一种标志。下面 ,就如何运用“最近发展区…  相似文献   

9.
弘扬、培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学生学习数学的的过程是一个数学认知发展的过程。本文针对学生的数学认知发展过程,探讨培养学生主体性的策略,并进行实验研究。一、数学认知发展过程及其一般模式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数学学习、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发展过程,是新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的相应的数学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数学认知过程。曹才翰教授把学生的数学认知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输入阶段、相互作用阶段和操作阶段。我们参照曹教授的三个阶段,并依据数学认知结构理论、心理学、信息论和系统论的相关研究把学生的…  相似文献   

10.
认知是指为了一定的目的在一定的心理结构中进行的信息加工过程.在数学教学中,认知也可以说是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而数学认知结构则是人们将头脑中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深度和广度,结合自己的认知特点,组合成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当新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有所不同时,便产生了认知冲突.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产生认知冲突,又不断解决认知冲突的过程.现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中合理设置认知冲突,能形成悬念,强化学生的注意点,诱发学生学习内驱力,激活学生思维,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笔者对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的原则与方法的一些理解.  相似文献   

11.
戚丽 《教育文汇》2013,(22):33-34
数学学习是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的数学知识相互作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培养认知方式,注意情感融人,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杨兵 《学周刊C版》2020,(13):45-46
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数学学习过程就是把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的一个过程。要使教学过程变为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并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体会和享受探索的愉悦,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认知内驱力,由“乐学”进而达到“会学”,这才是“主动学习”教育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数学活动就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同时使身心获得健康发展.教师教学工作的目标应是引导学生有效地建构良好数学认知结构.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数学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所谓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深度、广度,结合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14.
浅谈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实践表明,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学生素质及能力的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情况的差距很大,这势必对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仍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不顾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差异,以为教学就是把学生聚在一起上课,势必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就不能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就不能很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不利于…  相似文献   

15.
熊文中 《辽宁教育》2007,(11):36-38
数学有效教学的实质就是促进和加速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的掌握,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同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实施有效教学的根本方法就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二元·六步·五化”数学教学模式以实施数学有效教学为目标,以促进学生的数学有效学习为手段,以人本主义、建构主义教学论与学习论为理论基础,强调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意驱动与思维建构(二元),认为对数学学习的良好情绪体验是促进学生数学有效学习的动力源泉,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数学思维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刘春旺 《考试周刊》2009,(38):81-81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教育理念,即人人数学观,它体现了数学的个性化特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数学学习上不是人人都能整齐划一地发展.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使人在学习上存在个性差异,教师只有承认差异才能结合实际,才能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上发挥才能.获得应该得到且能够得到的数学知识。初中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教师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遵循这一教学新理念,我们对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7.
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感知、记忆与反思.分析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是学生不断更新自己、完善自己的需要,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是数学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能力的途径有: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给予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指导,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观念.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不仅仅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培养这种能力,揭示数学思维过程是重要的手段和方法。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提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应当把数学教学看作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的核心是思维教学”。也就是说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反映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结论),而且更注重数学结论的发生过程(思维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获取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即是完成认识的两个“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相似文献   

19.
理解是数学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对数学知识、技能、概念与原理的理解与掌握来发展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因此对数学学习与教学中的理解问题的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理解实质上是学习者以信息的输入、编码为基础,根据已有的经验及认知结构,主动建构内部的心理表征,并进而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伴随着心理学的发展,现今,“数学理解”(Mathematical Understanding)也已成为世界数学教育界所关注的一个中心话题.而数学理解的层次划分理论对高中数学教学有着不容忽视的指导意义,下文将就此展开评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网络环境下小学生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方式的内涵 现代教学观认为,数学教学首先关注的是“教育”,其次是“数学”。在充分利用数学知识这个“载体”的同时,采用适当的学习方式,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这种学习方式,力求改变传统教学由教师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促进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