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天主教及其教义的态度是复杂多样的,既有批判对立者,又有妥协调和者。在传统的中学教学中往往采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解释这种多样性,认为这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革命性与妥协性的表现。这种解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存在将问题简单化的趋向,忽略了不同的人文主义者个体思想的差异性,给教学带一定困难,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梳理,寻求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以满足教学要求。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最初是指熟  相似文献   

2.
能指与所指是艺术符号的一组基本关系,用它解读中世纪与艺复兴艺术作品的演化史,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世纪艺术符号的所指大于能指,能指为所指服;艺复兴艺术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处于一种和谐、平衡的相互依存中,能指、所指相互为对方服务;从印象派到现代主义艺术符号的能指大于所指,或所指意义抽象、模糊,或所指意义被能指形式抽空。  相似文献   

3.
游戏活动是研究儿童的独特视角。在游戏活动被支持与提倡之处,儿童也正在被发现。中世纪时期,在基督教的神学统治下,人们形成了预成论和原罪说的儿童观,游戏被视作肉体与精神的放纵,是罪恶的存在,它使儿童沉湎其中、道德败坏,应当被禁止与约束。在实际生活中,儿童的游戏活动虽然存在,却未被从成年人世界中分化出来。儿童的玩具多取自成年人的生活,儿童常与成年人在节日、农忙中共同活动。儿童始终是隐匿的,未被真正发现。文艺复兴时期,人的价值与地位提高,儿童被重新认识,游戏被认为在训练身体、培养思维上有关键作用。基于此,游戏活动逐渐进入教育领域。儿童由此显现出来,至少在教育上儿童被发现了。文艺复兴之后直至现代,儿童游戏活动不断受到重视,在不同时期皆被教育家关注,但是在培养阅读识字能力以及建立国民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它也不断被边缘化。对儿童游戏活动的历史性探究,有助于理解儿童发现,推动对教育本质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翻阅人教版必修三第六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陷入了反思,中世纪西方文明以基督教为精神,主张神本理论,而文艺复兴要求效仿古希腊罗马的人文(人本)思想,提倡以人为中心,要返回古代文明,就必然与基督教产生冲突,人文主义者反对基督教吗?作为基督教发言人的教会对人文主义又是怎样的态度?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笔者查阅相关史料...  相似文献   

5.
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运动具有紧密的历史联系。作为文艺复兴主题的人文主义,传统理解是其在输入德意志之后便背离原来发展方向,宗教改革爆发之后更是很快在德意志销声匿迹。事实上,人文主义并没有湮灭于宗教改革之中,只是在德意志被本土化之后,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和色彩而已。本文力图勾勒出文艺复兴时期德意志人文主义的独特演进轨迹,以期对其进行更加公允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艺复兴时代是将人主义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都包容在内的欧洲的觉醒、复兴、再生的伟大时代。自艺复兴起,欧洲开始摆脱宗教神学和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人的发现、人的解放、人的自由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人们已经开始以人性、理性和经验的眼光观察政治世界了。  相似文献   

7.
中世纪的世界观是以上帝为中心,认为人今生是来向上帝赎罪的,这样,死后才能进入天堂,在天堂得到永生。而文艺复兴时期的世界观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认为人主宰世界。本文从价值观、生活与财富观,艺术、建筑、和文学等方面对比了这两种世界观的异同,同时也阐明了造成这种异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文艺复兴时代是将人文主义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都包容在内的欧洲的觉醒、复兴、再生的伟大时代。自文艺复兴起,欧洲开始摆脱宗教神学和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人的发现、人的解放、人的自由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人们已经开始以人性、理性和经验的眼光观察政治世界了。  相似文献   

9.
中世纪后期英国王权与教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世纪后期,在英国王权与教皇合作或斗争的关系中,斗争日益成为了主流形式,合作则往往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互相利用的产物,结果是教皇不自觉地帮助了王权的强大,促使英国建立了民族教会,丰富了英国民族国家构建的内容。这种双方合作或斗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0.
缘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最初产生于大学之外,它与以经院神学为主导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是互相敌视和排斥的。经过几代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的努力,人文主义最终在大学站稳了脚跟,并取得了长足发展,保守的中世纪大学也在其影响下逐渐呈现出明显的现代化转向。同时,通过大学的传播,人文主义越过阿尔卑斯山,对北部欧洲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并由此成为开启和推动整个欧洲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中世纪西欧天主教教区收入可分为地产收入、行使宗教职能而获得的收入和司法收入。不断增加的教区收入一方面提高了僧侣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对西欧中世纪中后期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也腐蚀了教会,使天主教会成为批判的对象,直接导致西欧中世纪中后期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中世纪晚期,欧洲以北部汉萨同盟和南部地中海城市为中心组成了整体的交换网络。这一交换网络范围广,网络内活动频繁,并具有一般网络的基本特征。中世纪晚期欧洲交换网络的确立与欧洲独特的经济地理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这一网络的形成与发展,激活了欧洲各地区的商业、手工业乃至工业,为欧洲内部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和成长提供了条件。庞大的网络为新的扩张而带来的物质的进入提供了空间。欧洲交换网络自身容量的拓展又要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又刺激了欧洲的对外扩张。  相似文献   

13.
在近一千年的西方中世纪历史里,教会虽然使音乐的发展呈现单一性,但像格里高利圣咏、复调音乐、记谱法、管风琴等一系列重要的音乐现象,都是教会统治的中世纪的文化成果,这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12世纪前后的罗马法复兴是当时社会经济变革的反映,从主观上讲,罗马法本身的内容和立法技术符合时代的要求,显示出它的成熟性。客观上,它迎合了城市兴起后市民阶层要求明确和保护私有产权,以规范多元的城市经济生活的愿望。其中的注释法、评论法和人文主义法学派,从各自不同角度对罗马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传播,促进了西欧各国建立统一的法律体系,以取代各种封建法规,维护民族国家的主权。  相似文献   

15.
中世纪的东罗马帝国经历了奴隶制的繁荣与危机,然后从内部产生和确立了封建制度,它的封建经济的发展及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和西欧的封建社会有所不同,具有自己独有的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是:一、相对缓和的奴隶制危机,繁荣的手工业、商业经济和稳固的中央集权使帝国屹立千年之久;二、帝国封建化过程与西方不同并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三、东正教是帝国的政治与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6.
神命裁判起源于古代日耳曼人的习惯法,中世纪时被基督教会加以规范并传至欧洲各地。11~12世纪,随着中世纪教会法研究的兴起以及经院哲学的发展,基督教会内部对神命裁判的批评日益激烈并系统化。此时正值基督教会摆脱世俗社会的司法体系而日渐独立,在这种趋势下,教会最终废除神命裁判法,由此而导致一系列新的司法程序在欧洲出现。  相似文献   

17.
英格兰中世纪晚期盛行着多种酒会,其中新娘酒会是乡村世界里最为常见酒会之一。人们在酒会上饮酒欢乐,并慷慨解囊。这种行为是乡邻亲朋之间的援助,还是对新婚夫妇的慈善救济?虽然中英文化有别,但仍可以从中国传统婚宴看出,人们是出于共同见证、共同祝贺的目的而参加婚礼,是为了增添喜庆而出钱出力。  相似文献   

18.
在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过程中,封建主为了自身政治、经济、军事的需要支持参与了城市的兴建活动。城市也需要封建主的政治保护和军事庇护,双方进行过合作的过程。由于封建主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城市通过自治运动获取了政治自由和政治权利。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后,城市和封建主的矛盾已经成为资本主义与封建制度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中世纪西欧的修道院在经济上是一个独立的有机体,后期逐渐走向衰落。原因在于它以封建庄园制为基础,随着自然经济的瓦解而解体;它的封建化、世俗化倾向侵蚀了其神圣的职能;与罗马教廷之间的依附关系,使其发展为民族国家的异己力量,其巨额财富成为世俗权力集团凯觎的对象,是民族国家剥夺打击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12世纪前后,西欧大陆出现了罗马法的全面复兴活动,这是西欧经济复苏、商贸繁荣、城市兴起等社会变革的反应.以工商业者为主的市民阶层,本着罗马法中契约平等的原则,以自己的经营活动,冲破封建主义的刚性体制,要求明确和有效地保护私人产权.他们以罗马法的复兴为契机,呼唤法律的公正与权威,扶助以君主为首的民族国家.法律的复兴根植于社会的变革,变革了的社会又推进了法律的系统与完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