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东美是二十世纪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型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从“普遍生命”出发探讨生命哲学,建立了以生命为中心的审美价值本体论.在方东美的生命美学思想中,为了宇宙与人生、事实与价值达到统一状态.方东美从心性之学的进路深刻分析并继承与发展了阳明心学的“致良知”学说,从而建立了其生命美学思想中兼容“情”“理”的生命本体.  相似文献   

2.
王夫之乃中国古代身体哲学思想的集其大成者.这种集其大成,表现为他通过对道进行了一种现象学和实践论的还原,使作为宇宙本体的身体在中国哲学视域里得以真正彰显;表现为他通过向这种本体论身体的回归,使阴阳概念所固有的男女性质得以生动体现;还表现为随着对身体及其两性的肯定,在其学说里一种生命化的时间的推出成为理论之必然.凡此种种,都使王夫之学说以其鲜明的身体哲学特色迥异于先前宋明的心体哲学.故王夫之哲学的推出,既是对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理学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的彻底纠拨,又实开回归中国古老的身道传统的明清"后理学思潮"之先河.  相似文献   

3.
价值取向是影响成人教育运作的根本性因素。当前成人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社会本位、经济本位、知识本位、功利主义等偏差,阻碍了成人教育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成人教育各价值主体要树立“关怀生命”的主导价值取向,重视成人教育的本体价值、体现成人教育的育人本质、回归成人真切的生活世界、注重自身生命质量的提高,从而实现成人教育的整体转型。  相似文献   

4.
浪漫主义诗人柯勒律治在叙事长诗《古舟子咏》中运用隐喻、象征的独特艺术手法,带领读者经历了从天人合一到天人分离再回归到天人整一的本体思维旅程,展现了热爱生命的生态伦理观,给予机械二元论时代的骄纵狂妄毫无物道的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以极大挑战,具有人类现代生态意识的最初萌动。  相似文献   

5.
现实世界的沉淀重重包裹生命的事实,遮蔽生活世界的真实面目,乃至误读生活经验成为生命本体。生活世界在重重的遮蔽之中丧失呈现本体的现实可能,而本体的显露则意味生活经验的澄清还原,并注定超越现实世界的庸常形式。《呼啸山庄》的主题就在于,来自亘古荒原的荒原之子希刺克厉夫,用他的生命清除种种偏见,无限地显现荒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诗性对抗,象征其对生活世界的追寻之路。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一生坚持的对自己"乡下人"身份的强调,应该是作家本人理性的自我认知."乡下人"对于沈从文,代表的不是现实的社会身份,而是对自我存在本质和精神真实的把握."乡下人"视角使得他的作品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启蒙文学的异质特色.在他的湘西世界中,着力表现的是乡下人自然强健的生命活力和自由自在的生命精神,是"人与自然契合"的生命境界.凭借"乡下人"的文化立场和生命体验,沈从文的都市题材作品关注的是都市人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状态,是现代文明进程中人性异化的反思,而对生命本体的关注使沈从文的作品具有了厚重的现代性品格.  相似文献   

7.
摘要:以现代本体论的理论视角和思维方式,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本体进行探讨,并依此透视体育存在的根本原因和终极价值,为体育存在正本清源,还体育之真实。认为体育存在的本体,就是以身体为载体、以体育行为为表征的人的独特生命活动。身体、生命、体育行为3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体育存在的本体。体育本体是体育存在的根本基质、根本原因、根本动力和根本目的,是体育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也是体育最初和最终的实在。体育的终极价值在于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幸福。在体育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应以人为本,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出发,关注个体生命中的体育存在。只有个体体育价值得到切实、充分的实现,其它形式的体育存在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安忆和铁凝1980年代中后期的女性小说虽然体现着这一时期女性文学由社会意识层面向自我意识层面的深入,却仍存在着诸多内在矛盾。这无形中消解了女性奋力找回的本体自我,使女性回归自我之路变得雾霭重重。这源自女性写作者自身与传统既对抗又顺从的复杂关系,而女性文学也正是在这种动态矛盾中艰难地探索前行。  相似文献   

9.
柏拉图对“美的东西”和“美本身”的区分,把美的本体研究推向了一个形而上领域,揭示了美学的人文学科特性,使“美本身”具有了终极价值的本体论高度。近代以来的西方美学则是对柏拉图主义的强烈反叛,美学的技术化与实证化使美学失落了其本体内涵。康德发现了这一危机,从而给知性划界并寻求理性的昭示,但他对美本体却基本未曾涉及。胡塞尔纠正了康德的偏向,向柏拉图主义积极回归,使理性再一次发扬光大,哲学本体成为美本体。这是美学的积极导向。只有坚持这超越的一维,才能保证美学不再迷失。  相似文献   

10.
"青春写作"是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现象特征,也是人们欣赏、解读郭沫若早期诗歌的一个重要切入点."青春写作"不仅仅标志了诗人写作自己最为优秀诗歌时的一种年龄,而且也准确地揭示了诗人诗作所内含的生命状态以及呈现这种生命状态的独特话语言说方式.所以,它是诗人郭沫若贡献于中国新诗的一笔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