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发挥好杜甫草堂、永陵两家博物馆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宣传作用,宣传四川和成都在中国封建社会全盛时期的唐宋王朝600年间领先全国的辉煌明成就,促进四川和成都的现代化建设及旅游业发展,同时促进两家博物馆自身事业的发展,在成都市化局的支持下,四川省历史学会、成都古都学会、杜甫草堂博物馆、成都永陵博物馆于2001年11月16日联合组织召开了“‘扬一益二’暨草堂、永陵化资源开发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一、杜曲杜公祠 杜甫(712—770)“长安十年”曾在前辈留下的杜曲旧居居住。按照祠堂建在祠主旧居或旧居附近的习俗;依据杜甫以杜曲为故乡,当地人民,特别是文人对杜甫的乡土深情远远胜过别处的实际;参考今成都杜甫草堂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甘肃成县杜公祠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的史实,  相似文献   

3.
说影堂     
屈濤 《中国文化》2012,(2):116-123
唐代中晚期喜好“模山范水,题咏名寺”的着名诗人张祜(约782—852年),在元和中(806—820年)游履曾踏至径山,并留题了《题径山大觉禅师影堂》一首,诗云:  相似文献   

4.
正杜甫(公元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他的诗歌创作,流传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是祖国文化遗产宝库中的巨大财富。杜甫生活在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最为繁荣的唐代,他的一生,经历了唐王朝由繁荣走向衰  相似文献   

5.
原因  杨春林 《大理文化》2012,(8):107-112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是因为他的很多诗篇表达了唐朝由盛转衰时期自己的经历和感怀,真切且有诗意地展现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诗史”说在后世的诗论中被广泛运用,尤其是明代的杨慎从诗歌主情与诗贵含蓄以及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等方面对“诗史”说进行了较为完备、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6.
正杜甫作为唐代著名诗人,早在唐代中后期已经名满天下。在千年历史长河中,他的诗歌广为传唱,成为诗界的楷模。他也因此受到后世历代文人的膜拜,被人们尊为诗圣,在中华诗歌发展史上曾与李白被誉为双峰并峙,成为永久的典范。著名学者闻一多认为杜甫与杜诗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唐诗杂论·杜甫》)。杜甫的一生几乎是为诗而生,为诗而活。他以诗为生  相似文献   

7.
鱼鹰,学名鸬鹚,属鹈形目,鸬鹚科,世界各大洲都有分布,原为野生,人们根据其擅长捕鱼的习性,将其驯养成为捕鱼的工具.在我国很多地方,因鱼鹰体毛呈黑色,且捕鱼本领高超,人们俗称其为"乌鬼",唐代诗人杜甫曾有诗云:"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可见这种捕鱼方式在当时可谓盛极一时.  相似文献   

8.
俗语正源     
郑慧生 《寻根》2011,(2):16-17
“樱桃好吃树难栽。”樱桃树一栽就活,说它难栽与事实不符。原话应是:“樱桃好吃熟难摘。”樱桃果实皮薄,成熟之后一触即破,很难从枝头上完整地摘下来。唐代诗人卢延让诗《谢杨尚书惠樱桃》说:  相似文献   

9.
说起北京的昌平,其知名度不是很高,但提起明十三陵、险隘居庸关,其著名程度遍享国内海外,令人耳熟能详。 翻开北京全图,其中那片饱满的色块,便是“密迩王室,股肱重地”,素有“京师之枕”美称的昌平,此地古属幽州,山雄水秀,人杰地灵。在上一个千年,唐代大诗人陈子昂、高适、王之涣、李白、杜甫等曾以幽州军旅生活、山川风物及古迹名胜为题,深情地吟咏过这片热土。千年后的  相似文献   

10.
徐中舒论古代四川经济文化四川是古代中国的一个经济文化区,但是它并不是孤立的;也不是与其它地区,尤其是与中原地区没有联系的。四川的地形,山高水急,唐代诗人李白形容它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样过分的夸大,既不是事实,实际上这样艰险的环境,也不能限...  相似文献   

11.
传说·仪式·民众心态——以唐代端午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晋 《寻根》2008,(1):49-54
端午溯源 唐代诗人文秀诗云:“节分端午本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可见在唐代,关于端午的起源,纪念屈原已是居于主流的一种说法。实际在屈原之前,端午的雏形就已经存在,更早时期的节俗自有其另外的渊源。而避疫和纪念,自汉唐以至后世,一直是端午节日并行的两大主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一辑学术随笔文丛,张岂之先生的《春鸟集》是其中的一种。作者开篇写道:“唐代诗人顾况《听仙鹧鸪》诗云:‘谁家无春酒,何处夫春鸟?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晓。’我喜爱这首歌的轻疾旋律,并受到诗人颂春情怀的感染。”作者说,他正是因此而将这...  相似文献   

13.
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中西化研究所主办,国际利氏学社,成都恩威集团电子商务部中国传统化网,四川省社科院中华儒学、道学、佛学化研究中心协办的2000年成都“发展与环保:西部大开发中四川的走向”学术研讨会于7月3日至5日在四川成都都江堰市召开。来自法国、韩国、美国和中国大陆与台湾  相似文献   

14.
余冰 《寻根》2013,(5):119-123
《文心》是1943年在成都编辑出版的一本杂志。发行人李小珊。编辑者署文心文艺月刊社编辑部,实际的编辑人是唐振常。
  唐振常(1922-2002),四川成都人。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燕京大学宣布停办。翌年复校成都。唐振常为燕京大学新闻系学生。他晚年在《旧稿往事》中回忆:“1943年3月,我和几位初中旧同学忽然不甘寂寞,编辑出版了一个文艺杂志。这个杂志叫《文心》。”  相似文献   

15.
孔子何以“不知老之将至”牛致功唐代的杜甫说过:"人生七十古来稀。"后来,人们慢慢地就把七十岁视为古稀之年了。在古代,限于科学的发展水平和生活条件,人们的平均年龄较低,能活到七十岁当然值得庆幸了。孔子活了七十三岁,在春秋末年堪称高寿。后来,孔子被尊为圣...  相似文献   

16.
长安既是唐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商业大都市。它在唐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唐代诗人有2000多家,据清人所纂《全唐诗》,诗作有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唐代诗人或长或短都在长安住过一个时期,并在这里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因此,可以这样说:诗里常...  相似文献   

17.
书法家与酒     
书法家与酒潘银良我国古代不少著名的诗人都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象三国时"对酒当歌"的曹操,东晋"把酒话桑麻"的陶渊明;更有人称"诗仙"加"酒仙"的唐代大诗人李白,他的豪饮与诗兴似乎是密不可分的,怪不得杜甫说他"斗酒诗百篇"呢!其实,古代不少书法家,尤其...  相似文献   

18.
唐代诗人杜甫有诗赞曰:"秦中自古帝王州"。秦中即关中,自古即有"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美誉。然而,关中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南多而北少,季节分配亦不均匀,这种情况在泾阳等渭北旱塬地区尤为显著,因而历朝历代都对关中水利极其重视。战国末期,秦国因有郑国渠而使秦强,关中地区"为沃野,无凶年"。  相似文献   

19.
唐代是类书和诗歌的繁荣时期。现存《艺文类聚》、《初学记》、《六帖》三部类书与唐诗关系密切,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官修类书为诗歌创作提供了典范,科举考试题目多出于此。帝王用类书编篡的方法提倡文学,导引诗风,从而促进了唐诗的繁荣;其二,类书是唐代文人知识积累过程中重要的童蒙读物;也是唐代诗人创作时“构思之古书”,是唐诗生成的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杜陵韦曲未央前……时论同归尺五天"是唐代大诗人杜甫《赠韦七赞善》一诗之中提到的诗句,是对韦、杜两家显赫身世的称赞和自我标榜。杜家这里不赘述,侧重谈谈韦家。韦氏祖先在西汉昭帝时,举家迁入平陵,汉宣帝时,韦玄成因为有拥立之功拜相,再徙杜陵,成为韦氏的祖居地。韦应物,京兆长安人,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诗的风格清新淡雅,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等人的诗风近似,人们常常把他们并称为王孟韦柳。他住在长安城南的韦曲,东面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