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汉寿县三中积极尝试把诗词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体系之中,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时校园读诗词、学诗词、写诗词蔚然成风。早在2000年,该校在原“湖畔文学社”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华诗词创作小组”。一方面通过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文学社刊等途径介绍诗词基本知识,推介优秀诗词作品;另一方面学校组织诗词征文赛、诗词吟诵会、诗词采风等活动,丰富学生感性认识。两年来,学校出版了2期诗词专刊,主办4次诗词宣传专栏,组织了3次诗词采风活动,举办了5次专家学者特邀诗词讲座,评选出了15名“优秀校园诗人”。目…  相似文献   

2.
诗词等文艺作品应该创作是历来诗词作者以及诗词评论家所讨论课题。本文从情志性、文采性、时代性和含蓄性四个方面全面系统地论证了诗词等作品所应具有的创作观。最后归结于时代是诗词的蒿矢,诗词是时代的镜子,以不断发展的观点,辩证地指出了两者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董少林 《学语文》2006,(5):30-30
由于诗词表达情意多由实及虚,以实显虚,虚实相生,蕴藉含蓄,这既增添了诗词的魅力,也给鉴赏诗词增加了难度。那么怎样才能更准确,更恰当把握理解诗词的主旨和意境呢?学习诗词这类感性化的文体,我们应该多关注作者、诗词意象、色调及写作技法。所谓“诗无达诂”,鉴赏亦无定法,对一首诗的理解程度和角度,与读者个人的修养、经历和习惯有密切的关系,这里不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诗词的审美是由表层的直接信息和深层的潜在信息组成,潜在信息对诗词的审美具有重要作用。诗词的直接信息和潜在信息是表里相成、虚实相生的。文章具体分析了在诗词的情与景、事与理、形与神、虚与实中,以一方为直接信息,另一方即为潜在信息。信息的生成规律对诗词鉴赏具有重要意义,它能使我们挖掘出诗词的全部审美信息,把握诗词美的真谛。  相似文献   

5.
由中华诗词学会主办的“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颁奖暨5位诗家作品集首发式日前在京举行,孙轶青、霍松林、叶嘉莹、刘征、李汝伦获得该奖。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规格的传统诗词奖项。5位获奖者都是中华诗词学会的发起人,为诗词事业的复苏和复兴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6.
李婧 《双语学习》2007,(11M):173-174
本文介绍了诗词翻译的两种极端的现象,阐述了对诗词翻译标准的看法。在坚持适度原则,注重诗词特点的同时应兼顾译诗的“三关”标准,即音关、形美和意关,并举例进行了具体的诗词鉴赏分析。  相似文献   

7.
旅游诗词是中华诗词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这样说,自古至今,每一个有成就的旧体诗作者,都或多或少的创作过旅游诗词。 目前,全国各地的诗刊都辟有旅游诗词栏目。如《中华诗词》的“情系河山”、《当代诗词》的“诗化江山”、《江西诗词》的“登山临水”、《难老泉声》的“华夏河山”、《湖南诗词》的“江山揽胜”、《湖北诗词》的“江山美韵”、《东坡赤壁诗词》的“锦绣山河”、《甘肃诗词》的“边寨新咏”等等。可见旅游诗词是旧体诗诗人创作的重要题材,而且受到高度的重视。 然而,通观各地诗刊上的旅游诗词,有相当一部分写…  相似文献   

8.
清代诗人厉鹗,留下了大量描写杭州西湖的诗词。和历代的山水诗人一样,厉鹗的西湖诗词也是由他的个性、诗品和生存状态所决定的。厉鹗性情孤峭,不偕于俗,他的西湖诗词继承了唐代王、孟一派清淡闲远的风格,又“思笔出于宋人”,显得含蓄内敛,形成了厉鹗独特的有别于前人的西湖诗词。本文拟从厉鹗生平及与杭州的渊源开始谈起,着重从内涵、艺术以及与前人西湖诗词的比较这几个方面,探讨厉鹗笔下西湖诗词的风格和特色。  相似文献   

9.
树在悬崖     
受应试教育影响,长期以来,我们的古典诗词教学过分注重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在教授时往往忽视了古典诗词本身的特点,按时代背景、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将诗词分解得支离破碎。古典诗词的美感丧失了,意蕴不见了,一节课下来,学生体会到的不是优美的景、真挚的情、深邃的意境,没有任何愉悦的情感体验,无法从内心深处发出美的赞叹。  相似文献   

10.
陈洋 《广东教育》2009,(11):36-38
中国历来被称作诗的国度,诗词曲等艺术作品通过唐诗、宋词和元曲等各个高峰而在文学史上绽放异彩。但是,中学的诗词教学却常常囿于文本而头绪不清,高考的诗词鉴赏题又在事实上成为了许多考生失分的黑洞。高中生本应轻松掌握基本的诗词鉴赏能力,但现在却普遍对诗词作品和诗词鉴赏题带有发自心底的恐惧。  相似文献   

11.
舒欣 《零陵学院学报》2004,25(2):208-209,187
毛泽东诗词以博大精深的意蕴,壮志凌云的气魄,奋进搏击的自信,雄浑豪放的情怀,正气凛然的品格,潇洒盖世的才华,深入持久地吸引着中外读者。江建高同志的《毛泽东诗词、诗论与中国现代诗歌》多角度、全方位的探讨了毛泽东诗词的广博内蕴,拓展了毛泽东诗词研究的思路和视域,是近年来毛诗研究的力作。  相似文献   

12.
1.考查内容:唐宋诗词。古诗词自1994年引入高考试卷以来,至今已考查11年了。十余年间,除了1996年考的是元曲外,其余的年份均考唐宋诗词。高考之所以选择唐宋诗词作为命题的内容,其原因是:唐宋诗词体裁齐全,流派众多,名家璀璨,影响深远,代表了我国古代诗词的最高成就,以此作为命题文本,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  相似文献   

13.
谢步勇 《考试》2004,(3):19-20
景物描写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它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形式,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创造了许多让人回味不已的意境。可以说,如果没有了景物描写,古典诗词将会失去许多魅力。深刻地理解景物描写在诗词中的作用,有助于理解诗歌的内容,提高诗词鉴赏的能力。同时,近两年高考对诗  相似文献   

14.
诗词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用诗词描述历史事件和史实,使历史课堂生动感人。充满情趣;用诗词概括历史事件的意义与价值,加深学生对历史经验教训的印象;用诗词创造情感氛围,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等,论述了历史教学引入诗词,可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文学情趣等。历史教师应利用诗词反映历史的特点,以诗文证史,借文释史、开辟历史教育教学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诗词内容博大精深,既表现了革命生涯中的伟大事件,又表现了斗志昂扬、意气风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了更好地欣赏毛泽东诗词的艺术美,有必要就毛泽东在诗词创作中押韵、平仄、对仗三方面的格律美作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目标 结合注释及相关材料,了解诗词大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词,背诵诗词:通过诵读、感悟和诗词拓展,在展开想象和整合对比的阅读中走进李清照的诗词。  相似文献   

17.
针对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的难点——意境。给出明确界定,详尽论述了古典诗词意境创造的审美意义,结合对具体诗词的分析,昭示出探寻诗词意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杨嘉仁教授上世纪50年代毕业于四川大学,先后任教于山东大学和郑州大学,教书育人,桃李成蹊。五十余年来,吟咏不辍,创作了大量旧体诗词,有《丁香》、《好秋》诸集,汇为《随缘居吟草》一编。2008年11月,河南诗词学会与郑州大学文学院共同举办了“杨嘉仁先生诗词研讨会”。本刊组织了一批专家学者撰文探讨杨嘉仁教授诗词的艺术与成就,今刊出两篇笔谈文字,冀稍有助于当代之旧体诗词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严明 《现代语文》2006,(1):88-89
在中学教材里,诗词占有相当的比例。这些诗词意境优美,形象鲜明,情感丰富,是我国文化艺术遗产中的精华。中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诗词不仅可以了解我们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知识,同时也能陶冶情操,培养性情。然而,由于时代的久远、语言的变迁以及诗歌体裁所具有的独特特点,使目前学生在阅读和欣赏诗词时还存在一定难度,是学生学习上的一个薄弱环节。因而,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也就成了诗词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20.
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诗词占了相当的比重,所选均为古典诗词之精品。在诗词教学中如何进入诗词营构的艺术空间,走进诗人的心灵深处,更好更精确的把握诗词的底蕴,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然而,只要从阅读的规律分步展开,逐层深入,所谓的难,就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