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就高职院校原有的创新创业课程评价体系暴露出来的问题,论述改革和完善创新创业课程评价体系的路径,提出应坚持科学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人文性原则和社会性原则,改革现有创新创业课程评价体系,做到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好评价改革的方向;注重评价的导向作用,让创新创业教育回归本质;遵循评价原则,完善创新创业课程评价体系;打通评价效果“断层”,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良性循环发展等,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实施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改革的重要性与必然性,论述了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的方法: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动态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和评价结果展现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目前"英语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相关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提出了其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的原则:注重教学评价的过程性、多元性、人文性,从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以及教学评价的方法两方面探讨了"英语语言学概论"课程评价体系模式的构建,从而为"英语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课程与教学论》是高师院校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长期以来,对该课程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分数作为考量的唯一标准,这种注重结果性评价的方式未能反映当代课程与教学论人文价值取向的发展趋势,不利于未来教师所需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的综合培养。本文主要以真实性评价理论为指导,从该课程学业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反馈等方面来建构其学业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改革高职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是高职教学改革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需要以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考核紧密结合,构建起多元评价指标体系,以多元化的评价观、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去衡量不同的学生,促进教学过程改革。本文论述了多元评价体系在商务英语专业日常教学和课程考核中的具体操作,并分析了实施多元评价体系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宋秀梅 《大学教育》2022,(12):119-122+131
目前,各高校普遍设立的人文通识课程教育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种全人教育与课程思政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文章在通识教育与课程思政结合的可行性基础之上,以人文通识课程俄罗斯历史与文化为例,从培养教师的课程思政理念与能力、挖掘人文通识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设计人文通识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教育环节、创新融合课程思政的人文通识课程教学模式、构建课程思政过程性评价体系几个方面论述人文通识课程如何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7.
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能够充分体现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同时也能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构建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才能更好地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通过分析“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发展现状,提出构架“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重要性。结合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制定“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总体框架和评价办法,为更好地解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概述了劳动教育课程多元反馈评价体系,然后论述了基于多元反馈评价思想的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构建要点,最后对基于多元反馈评价思想的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构建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发展性评价走向的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课程发展性评价的走向为:价值认知评价和价值取向评价的综合;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整合,即突出科学人文性的评价走向;回归生活的生态指标评价趋向;开放性、动态性和多元化并重的评价取向;国际课程评价发展趋势与国内课程评价本土化特色的契合。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现有高职口译课程评价体系的弊端,讨论了结合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以此能指导高职口译教学,体现高职口译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1.
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初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现代课程评价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不同形式的课程评价模式。不同课程评价模式的思维方式甚至思想方法的变化,都内含着不同的课程评价框架结构。通过比较不同类型的课程评价模式,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发展性课程评价的自身特点,借鉴混沌理论的启示,形成了由课程设计评价、课程实施评价、课程结果评价相互交融的开放的三螺旋结构,作为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2.
课程评价制度创新是指以新的思想和理念为指导,通过调整和变革已有的课程评价规则,制定出新的课程评价规范,平衡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为更大化地实现人和课程发展的价值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它旨在通过创新课程评价制度,保障和提高课程评价的实践效能,实现课程评价向实践育人的回归。在现实中,预成论的思维方式、传统制度的路径锁定、考试和管理的文化依附等分别形成了课程评价制度创新的思维阻力、制度阻力和文化阻力。我们要实现化解阻力,推动课程评价的制度创新,就需要由预成论思维转向生成论思维,采用自然演化和理性建构并存的渐进式改革模式,并营造适宜制度创新的文化氛围与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3.
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中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的课程评价工作主要表现为:课程改革开始之前进行需求评价;对课程标准的事前评价与修订评价;深入开展教材评价研究;课程实施情况的评价。通过审视和反思这些课程评价工作,当前课程评价还存在诸如对课程评价的宽泛理解、缺乏系统的课程评价组织、地方和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缺失、过于强调行政意义上的评价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促使课程改革良性发展,提升课程整体品质,未来的课程评价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课程评价理论研究,加强地方特别是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建立有效的课程评价标准和合理的课程评价机制,加强课程评价过程中的对话与协商。  相似文献   

14.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课程评价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课改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整体改革的成败。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标准,这必然就要求课程评价从各个方面都发生转变,以适应改革的趋势。一直以来我国的课程评价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缺陷,在此简要分析与评判以往的课程评价,并在新课改的视野下重新认识和厘清课程评价,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以及课程本身的发展,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卯  黄林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31(12):120-123
新课程改革在各个方面推动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角色定位也有了新的要求,新的课程理念与课程评价观要求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师评价体系,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提高教学效能,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文章提出评价标准的科学化,全面性,评价过程的动态发展性,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构建教师评价体系要考虑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课程标准作为新课程新思路实施的依据和课程改革取向及成效判定的准绳,需要接受社会不同人群的价值评判。课程标准评价的实质是课程价值标准的评价。课程标准评价的实施,需要创建以对话为特征的评价机制。课程标准评价过程是网状交织的多重对话过程。课程标准评价的研究应致力于对话机制的重建。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课程评价过程只是少数权威人士的活动,教师成为被动的参与者或评价的对象。但从课程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来看,教师都应是课程评价的主体,而且教师专业化发展、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都为教师成为课程评价主体提供了可能的条件。通过增强认识、提出要求、赋权增能的策略,教师可参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结果的评价。教师参与课程评价,既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又有助于提高课程评价本身的质量和水平,促进课程的改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课程评价含义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评价,归属于更为一般的方案评价。界定课程评价,首先应该剖析课程的内涵。课程不只是静态的课程文本,更重要的是动态的课程活动。课程评价就是对课程活动的组成要素和过程环节作出评价。课程评价不等同于学业评价、教学评价。在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动态地、全面地评价课程。  相似文献   

19.
构建立足于学生人格发展、教师专业提升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是促使学校课程改革走向深入的重心。基于对甘肃省农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的现状反思,对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实践探索进行思考,提出以人格和谐发展为核心理念构建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实施策略,包括以课程培养目标为主要依据,确立灵活动态的评价内容和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以评价程序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为根本,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工具;以学生行为表现评价、成长记录袋等方式,搜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和证据;从每个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兴趣出发,真正体现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等。由此建构的发展性课程评价实施框架,有助于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开展,并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浅析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职课程体系评估对于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及构建与完善我国高职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评估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既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又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课程体系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体系与教育目标、办学方针及地区特点的符合程度;课程体系的职业性、科学性及灵活性;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课程结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