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宜宾学院学报》2015,(5):34-40
关怀伦理以知识为基础,以尊重为前提,以关切为核心,以责任为准绳,体现为一种广泛的"爱"。这种"爱"关照个体、家庭、国家,表现为修身之德、齐家之德和治国之德,而"修身、齐家、治国"正是儒家德性伦理的内核。离开了关怀伦理,难以养成伦理的德性,"修身、齐家、治国"是儒家德性伦理的关怀路径,"平天下"是儒家德性伦理的政治理想和终极德性关怀,因此,关怀伦理是儒家德性伦理的有效生长点。  相似文献   

2.
仁与生态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仁爱"伦理,其本身包含着极其深刻的环境伦理.而它就集中体现在儒家的"仁"学.儒家从家的亲情开始,在家庭中培育这种恻隐仁爱之心,然后将这种仁爱之心扩展到自然界的生命之物,进而到无生命之物.这就是儒家之仁,这样的人也就是一个仁人了.这样,"仁"就与生态环境伦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与生态环境伦理在价值取向上是完全一致的,其实质就是生态伦理.它完全可以发挥主导作用,以解决人类目前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儒家看来,诚信既是一种内在德性,又是一种道德实践,因而它成为做人、人际交往、立业和为政的根本。儒家诚信伦理既有作为社会公德的社会属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作为个人信仰的宗教色彩。儒家坚持"诚者自成"的自律伦理观,在实践上依赖情感来维系。  相似文献   

4.
教育仁爱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伦理原则,也是教师个体应该具有的一种美好德性。教育仁爱德性包括义务的德性和美德的德性,作为教师义务的教育仁爱赋予全体学生被爱的权利,作为教师美德的教育仁爱要求教师真诚善待所有学生,它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实践统一。其伦理价值体现为有益于彰显教育的人文精神,有益于实施情感教育,有益于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涵养教师仁爱德性应秉持教育生活理念,将社会培育与个体修炼结合起来,既发挥社会在教师德性塑造中的价值主导作用,又充分激发教师个体向善而行的道德愿望,在不懈追求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5.
先秦儒家情理精神的现代转化面临两大挑战:一是从时代需求出发,重新呈现适应人类生命之需的价值真理;二是涵容现代理性精神,既积极吸收现代理性精神的先进价值理念,又要超越现代理性精神的局限性。具体而言,从个体层面看,要建构个体与整体之间的精神联结,以"情"为主的先秦儒家德性论需与基于现代理性精神的权利论相整合;从整体层面看,为适应血缘文化淡化的现代公民社会的伦理诉求,先秦儒家情理精神的核心价值,即"仁爱"思想,需由以"爱亲"为核心理念向以"爱人"为核心理念提升,发挥"情"之合同功能,以有机整体主义的思维方式化解当今"伦理—道德"精神链断裂的时代难题。  相似文献   

6.
亚里士多德与儒家的中道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和儒家的中庸之道虽都以德性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但因二对德性的理解不同,即亚氏之德性是一种理性,而儒家之德性是一种仁性,故前之中道观重在对外在的客观中道的理性把握上,而后之中道论则重在对内在的主观之“中”(即“未发之中”)的觉解上;前之“相对中道”论意在为主体提供一种可操作的伦理实践标准,而后之“时中”论则意在主体之道德自由的挺立。  相似文献   

7.
《伦理学大辞典》认为德性"即道德品质。"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和中国传统儒家学派关于道德德性这一问题有着内容近似的阐述。本文论述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提出的道德德性观点,结合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关于道德伦理的观点,对道德德性作为"适度的品质"与儒家的"中庸之道"为主线展开比较研究。以比较研究的视角,探讨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德性论与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互通,在学说思想上形成互补,对道德与道德德性问题作出补充性解读。  相似文献   

8.
"德性之知"是张载提出的重要概念,其内涵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实现对天人合一境界的体悟。张载试图用德性之知来论证儒家伦理的合理性。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分别用格物致知和涵养本心的修养工夫来实现德性之知。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程朱与陆王的工夫论,可知其内在机制与宗教信仰相似。它通过强化人们对天理的信念,最终达到对天人合一境界的体悟。德性之知具有如下认知特点:首先,它是一种为理学思想服务的认知,其次,其内在机制与宗教心理相类似,最后,它的实现需要体和悟两个过程。  相似文献   

9.
教师道德敏感性作为开展教育教学的关键,不仅是一种功能性的彰显,更应是一种伦理性的存在。抵制因追求自我中心和利益平等交换造成的钝化倾向,教师应转移价值视线,从“自我”走向“他者”,基于道德良知和仁爱德性自觉为学生负责。以作为他者的学生为逻辑起点,教师道德敏感性不是经验意义上的自我认知,也不是以遵循道德要求为基础的规范性敏感,而是建立在伦理关系上的自我敞开,是最高层次的内生性敏感。其生成必须开启教师的“德性”维度,以伦理性关系为引导,树立他者意识,认可学生异质性,承担无限责任。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大学》与《中庸》的忠实理解,准确领会儒家心灵哲学中的道德哲学情怀,对于创造性地实现传统伦理的现代转换具有基础性作用。首要的问题是,儒家思想中是否具有心灵哲学的基本要素?而儒家又是如何运用这些要素展开其思想逻辑的?如若把儒家的基于心灵哲学之上的道德哲学情怀视为人们实际拥有的德性、现实地践行的规范体系,那么就会在应然与实然之间建构起内在的逻辑关系,人们就会依据主体德性的致思范式和行动模式处理各种实践关系。可事实并非如此,中国人的德性结构乃是境遇伦理或德性伦理。从类型学视角看,儒家的心灵哲学也属德性论,但它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和康德的德性论似有极大差别,必须从环境或场域寻找这种差别的根源。儒家心灵哲学中的道德情怀究竟有多少要素可以为今天的人们所拥有?如何拥有?在实现传统伦理的现代性转换中,全面拒绝和全盘接受都是不可取的态度和方式。"过度"与"不足"是我们必须摒弃的态度,"适度"才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爱国主义价值判断是爱国美德的伦理基础.围绕爱国主义价值判断的理解,学界存在"仁爱"和"正义"两种价值视域.倚重仁爱精神的爱国主义价值判断将公民对国家的关切和责任视为一种美德,立足正义原则的批评者则基于"不偏不倚"的道德立场认为公民对所属国家的特殊关切违背了道德平等原则.国家伦理追求国家之善,爱国主义美德必须通过国家伦理...  相似文献   

12.
儒家伦理文化是一种道德文化,其中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成人之道"。我们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正确把握儒家伦理文化的思想精髄及其当代价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文化。  相似文献   

13.
现代视域中的儒家德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学包含丰富而深刻的德育思想.在现代视域中考察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德育思想,应当将其加以创造性地转化以正义为前提,将涵养仁爱之心作为德育目标的重要维度;以文化涵养德性,重视引导主体的道德自觉、自省、自律;提供相对道德的小环境,或者帮助学生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建构道德共同体,从而造就自愿、自觉的兼具正义与仁爱之心的道德主体.  相似文献   

14.
袁秀娟  王长坤  陈涛 《文教资料》2008,(21):212-213
"仁爱"思想是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道德遗产:大学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继承者,利用儒家"仁爱"思想来影响、熏陶、教育当代大学生,对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构建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儒家的道德伦理思想是中华民族道德、伦理文化的主流,其主要内容包括德性原则、伦理原则和修养原则三大方面,其基本特色是以人为中心、以道德之“仁”为本位。科学合理地继承儒家道德伦理中的积极因素,对培养高尚的现代人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儒家伦理思想对网络伦理建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伦理的建设中,儒家伦理思想有一些合理的思想值得借鉴。儒家伦理仁爱贵和思想对于网络伦理规范的制订,儒家慎独自律道德修养方法对于网络伦理问题的解决,儒家德智双修的教育模式对于网络不道德行为的预防都有积极意义,儒家伦理是网络伦理建设的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17.
仁爱是一种爱己爱人并由此推广到爱民爱国爱天下的普爱精神。教师之仁爱是教师将普遍之仁爱化为对教育和学生之仁爱并经由学生得以表现和实现的教育性仁爱精神。仁爱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哲学基础、不竭的动力和高层次的境界,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应加强教师德性修养,创建仁爱型校园文化,建设灵活开放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以弘扬仁爱精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仁爱”是儒家伦理规范之灵魂,我们须剔除糟粕弘扬其精华,加强师德建设。儒家“仁爱”思想蕴含很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精华。“仁者爱人”,就整体而言,即要爱国爱民。就具体而言,人民教师首先要热爱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要弘扬儒家“有教无类”及以严求爱、诲人不倦的敬业爱生精神。其次要弘扬体现儒家“仁爱”的“忠恕”之道的精华,热爱同志,以求同志间的相互理解、尊重。再次,弘扬儒家仁爱精神要自尊自爱,为人师表,从内在精神到外在举止,全面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9.
“仁”是我国古人的一种伦理观念,也是现代人做人的内在核心品质。而仁心,即仁爱之心,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德性。它是善而敏锐的直觉,是无私的情感。这份情感,无论用新课程的理念去考量,还是用生命之心去体悟,都是我们教育所必需。  相似文献   

20.
功利主义思想由于缺乏对行动者问题的关注而受到德性伦理等相关伦理思想的批判,但行动者中心的伦理理论又不是自明的。在分析功利主义的特征以及以伯纳德.威廉斯为代表的德性伦理思想家对功利主义忽视"个人完整性"的批判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放弃作为决策程序的功利主义,保留功利主义作为一种正当性标准,通过改进黑尔的道德思维层次理论使道德思维的直觉层次与反思层次分别关系于行为者与行为,使功利主义在道德教育和制度设计等方面发挥引导行为倾向、塑造道德人格的作用,可以看做是构建功利主义的德性伦理的一种可行性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