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渗流力学是石油工程专业的重点专业课程,为了适应现阶段石油工业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石油专业人才大量缺失的新形势,本文结合了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渗流力学专业知识的特点,探讨了双语渗流力学教学的目标,教材的选用以及教学的方法和相关策略,以期为提高相关石油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质量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渗流规律、培养学生综合实践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渗流力学课堂教学中,应以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对渗流规律的揭示,结合教材渗流边界条件3个实例分析,引导学生认知渗流物理现象的客观存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渗流力学》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在渗流力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作为首要目标,并从课堂、考核、多媒体、实践、科研等多个角度来创新教学方式,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从而发挥其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4.
关富佳  李菊花 《教师》2021,(7):123-124
毕业要求达成度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的重要内容,也是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的重要基础.文章以“渗流力学”课程为例,重点从考试命题和分析角度,阐述了如何提高渗流力学课程达成度.研究结果表明,对学生考试成绩分课程指标点进行分析,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程目标点达成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对上一学年学生掌握不好的课程指标点,在下一...  相似文献   

5.
渗流力学课程是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也是校级精品课程。长期以来,渗流力学课程组成员十分重视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在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课程建设成效显著。该课程在2008年度被评为陕西省省级精品课。  相似文献   

6.
结合我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类专业改革发展实际及《渗流力学》课程的定位与目标,以国家精品课建设为契机,以教学资源开放共享平台的开发为载体,开发了《渗流力学》CAI课件、制作了该课程的网络视频,创建了该课程的虚拟实验室,从而对我校《渗流力学》课程进行了一体化、全方位、多层次的建设与教学实践。课程的建设有效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教育模式的改革及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推进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向广度、深度发展,实践结果表明,课程建设成果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环节中具有明显的示范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渗流力学的课堂效率,针对渗流力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及其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Matlab PDE工具箱引入课堂的教学方法:介绍了利用Matlab中的PDE工具箱(PDETOOL)对渗流力学中经典数学模型进行求解的方法和步骤,归纳了常见的油气渗流数学模型和边界条件,并利用PDETOOL对渗流力学中一源一汇、两源两汇、稳定渗流、弹性不稳定渗流等经典的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实现了各经典渗流模型压力场、流场的可视化,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流函数、压力波、导压系数等抽象概念,加深学生对压力波传播,不稳定渗流压力衰竭等抽象过程的感性认识,提升学生上课的兴趣和热情;同时提出了在渗流力学教学过程中增设上机实验内容的教学建议,充分发挥可视化教学的优势,为数值模拟、油藏工程等课程打基础,使学生对石油工程整个专业的知识体系产生宏观的认识,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含水期复杂断块油藏大量剩余油难以有效动用的问题,胜利油田首次提出了以层间或井间实施协同注采为核心的注采耦合技术。在对注采耦合技术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注采耦合技术的术语和类型,梳理和深化了注采耦合的机理,探讨了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的剩余油被动用时作用力类型、力学机制和作用效果,有助于完善注采耦合技术并进一步提高复杂断块油藏的水驱油采收率。研究认为: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的剩余油被动用的本质是渗流场形态和流线方向的改变,通过注采耦合技术的异步协同注采可以大幅度、差异性地改变渗流场和流线方向,这是扩大平面波及系数、减缓层间动用不均的重要手段;注采耦合技术中注水驱动压力是最主要的驱动力,重力、毛管力作用有限;通过注采耦合过程中升压期(只注不采阶段)的能量积累与降压期(只采不注阶段)的能量释放,注水驱动压力的大小、方向和位置的改变是导致渗流场和流线方向改变的关键,通过注采耦合平均提高原油采出程度为8.9%,降水增油效果明显;当地层倾角大于5°时,重力对注采耦合效果的促进开始显现;当地层原油黏度超过35 mPa·s,原油黏滞力所起作用明显增大,此时注采耦合的开发效果明显变差。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中南大学力学教学实验中心建设与运行现状,阐述了教学实验中心建设模式、内容、特色及取得的成果,指出教学实验中心存在的问题,分析表明:"双一流"高校教学实验中心建设应以一流实验室与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的合一为目标,在科学布局和顶层设计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实验条件,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实验队伍,通过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内外合作交流等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新型硬磁材料的磁力计算及力学参量测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用新型硬磁材料设计的磁力轴承的吸力理论计算方法,并介绍了所设计的测量磁偏心、横向刚度和磁拉力的装置  相似文献   

11.
针对“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知识抽象、理论性强、实验资源匮乏、教学效果不佳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以虚拟仪器代替传统仪器,加大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的比重,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实现实验资源共享等解决方案.结合该课程具体的实验内容和要求,通过软件的开发和多功能实验台的搭建,设计了一套集机械测试和虚拟仿真为一体的综合教学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内容丰富、操作灵活、可重复性强,有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2.
针对MoSi2发热元件是一种非线性小电阻元件,且其电阻率—温度曲线的测量温度范围大(0℃—1700℃)的特点,采用恒流源法结合四引线法设计出一套测量温度从0℃至1650℃的MoSi2发热元件的电阻率—温度曲线测试系统,并根据误差理论,结合测试系统在室温31℃和高温1600℃时具体的测试条件和实际测试结果,对该测试系统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3.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涉及的知识抽象且理论性、工程性强,只有通过直观的实验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针对这一特点,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开发出基于LabVIEW平台的集虚拟仿真与机械测试为一体的综合实验系统。改变了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将实验内容划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探究性实验3个部分。基础实验部分紧贴书本,帮助广大学生理解和消化基础理论知识。综合性实验及探究性实验则与工程应用相结合,帮助学生加强对测试系统的认识、理解及应用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接触系统结合面的动力学参数测试方法。该方法基于单自由度强迫非共振法,采用振动测试系统进行谐波激励,利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激励信号和响应信号,并采用相关分析法对信号进行处理,可得到接触两物体的等效接触刚度和等效接触阻尼。为说明该方法在实际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给出了2个应用案例,即O型橡胶圈柔性支撑系统和"锭轴-卷装-接触辊"系统的动力学参数实验测试。该方法为复杂的刚-柔耦合接触系统提供了一种测试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文章结合微课特点,以岩体力学实践教学为例,针对高校实践教学中研究对象复杂、师资有限、设备短缺以及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等现状,对微课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路径进行了探索。利用Camtasia和Edius软件将现场工程实例、室内实验过程和相关科研成果有效地整合到微课中,并将其植入岩体力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具有良好的效果,这在高校的实践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开发了一种喷雾式反应装置喷嘴的雾化性能测试系统,介绍了实验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实验测试内容,并给出了相应的实验案例。该实验测试系统主要由动力源系统模块、雾化喷嘴模块及测量模块三部分组成,实验内容涉及流量特性、喷雾锥角、雾化均匀度、雾滴粒度大小及分布等参数的测量。通过喷嘴雾化性能测试系统的开发,为改进和优化雾化喷嘴结构提供了重要的参数,同时也为喷雾式反应装置选择雾化喷嘴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安琳  武学师  刘玉珍 《考试周刊》2010,(25):235-236
本文提出了以图书馆电子资源为学科能力测试系统的来源的架构原理,以学科中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为索引,以图书馆电子资源的XMLN络化的索引为纽带,对两者进行匹配分析形成粗匹配库.由专家系统对粗匹配库进行修整形成准确匹配库,在此基础上形成能力题目生成输出。  相似文献   

18.
针对探针在校准中多角度多方位测试要求,设计制作了一种三坐标多向可旋转测试系统,可以控制探针在三维空间任一点任意角度进行测量。用半球形七孔探针在直路开口风洞中进行了校准及测试,校准探针速度误差约为5%,角度误差为±0.5°。验证了此测试系统在多孔探针校准中可以进行全方位、任意方向的定点及扫描测试,为多孔探针校准及测试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刘震 《教育教学论坛》2020,(16):170-171
针对本科生专业必修课光电测试技术与系统教学中存在理论与实践脱离的问题,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开放式实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尝试,该课程将理论讲授与科研实践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多旋翼飞行器的螺旋桨系统为实验对象,开发了螺旋桨动力特性测试实验系统。系统由C8051F120单片机模拟手持遥控器发出PPM信号驱动和控制螺旋桨运转,借助杠杆机构由悬臂梁测力传感器采集升力信号,通过串行通信接口,由上位机进行数据显示、存储、分析和处理。上位机监控系统由Qt/QWT框架设计开发,支持跨平台应用,具备丰富数据分析与显示功能,可根据用户指令控制单片机系统运行,设定下位机采集参数,并实时处理接收数据。该系统可用于微小型螺旋桨系统动态和静态特性分析、建模与闭环控制系统设计,为测试与控制类专业学生开设综合性特色实验提供全新的实验平台,亦可用于旋翼机系统设计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