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州师专学报》2019,(5):113-117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随着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产业和教育在资源、信息方面充分融合,而新工科是随着产业发展变革而成长出的新兴的工科领域。基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以新工科专业建设为契机,如何建设和地方产业需求高度吻合的计算机类专业群是计算机类专业建设内涵发展的关键。基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下,以新工科专业建设为契机,立足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以学生为中心,对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搭建协同技术创新平台,政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平台,探索适应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计算机类专业群建设路径,推进跨学科专业深度融合和探索开放共享的新工科专业群建设的实践对策。  相似文献   

2.
娄底作为全国主要的产煤区,煤炭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出现紧缺,迫切需要高等院校加大对艰苦行业、人才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以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为主体的资源类专业群,形成了"政府主导、行业支持、企业参与、学院承办、市场化运作"的多元联动专业建设模式和免费订单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王强 《教育与职业》2022,(1):107-112
随着我国快速的产业发展和技术变革,产业链群、技术群、岗位群发展态势日益显现,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也向专业群协同发展转变。目前,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群建设面临组群逻辑混乱、建设路径繁杂两大困境。为此,建议艺术设计类专业群建设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明确其组群的基本特征,把握其组群的技术路线;并以产教融合多元治理结构为生态,以模块化课程为核心,以“双师”教学团队为源泉,以学生发展获得为目的,以质量评价为导向,推进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群建设。  相似文献   

4.
在综合分析高等师范院校面临危机和应对策略的基础上,以丽江师专为例对地方师专院校专业结构优化与调整进行策略分析。丽江师专的专业可整合和重点建设与小幼教育事业相对接的教育类专业群、与特色旅游相对接的生态旅游文化类专业群、与高原特色农业相对接的农林生物工程类专业群、与新型工业相对接的产品设计加工类专业群、与电子信息产业和商贸产业相对接的财经商贸信息类专业群,以及与文化产业和新兴服务业相对接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类专业群等共6个专业群,旨在为师专院校专业结构优化与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江苏省高职类专业群在人才培养体制、课程体系、实训体系信息化教学资源、"双师"团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六个方面建设的具体要求,分析了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群结合行业的建设特点,提出了园艺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多元化模式,为本类专业群提供一些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6.
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提升的必由之路,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必然对医药健康类专业群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OBE理念中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三要素,与健康产业的以人为中心、以健康为目的、以质量为核心的理念具有较高的契合度,为将OBE引入医药健康类专业群的建设提供了实施依据。基于OBE理念的医药健康类专业群建设应当以对接产业需求为根本原则,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撑保障措施,以课程内容建设作为核心内容,以诊断改进机制为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7.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始建于2002年,是我院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该专业主要以发展较为成熟、建设经验相对完备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依托,适应江苏省把信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发展的新形势;结合苏州发达的信息产业和我院专业建设实际现状,确立了面向信息产业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明确了网络了专业学生培养的岗位群,按照职业岗位群要求→职业技术(能)课程→必备的职业技能选修课程→够用的基础理论课程→必需的公共课程顺序依次倒推,结合时间坐标,确定了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适应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需求,关键在于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群建设能否成功对接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在此阐述了对接区域产业集群的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建设内涵,总结了鞍山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区域产业集群为依托,建设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群的实践,并分析了对接区域产业集群的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建设现存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始建于2002年,是我院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该专业主要以发展较为成熟、建设经验相对完备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依托,适应江苏省把信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发展的新形势;结合苏州发达的信息产业和我院专业建设实际现状,确立了面向信息产业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明确了网络了专业学生培养的岗位群,按照职业岗位群要求一〉职业技术(能)课程一〉必备的职业技能选修课程一〉够用的基础理论课程一〉必需的公共课程顺序依次倒推,结合时间坐标,确定了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以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为例,分析机电类专业群课程思政内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从顶层设计、底层落实、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思政元素挖掘、实训区建设、机制建设等方面,阐述专业群在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社会需要更多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优良岗位技能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类高素质人才,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产教融合背景下高素质计算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持。文章围绕职业岗位视角下计算机应用技术高水平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展开研究,分析传统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模式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立足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特点通过对产业链的梳理分析岗位群,根据岗位群设计课程群,构建与职业岗位能力相适应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双一流"建设对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商贸类专业群毕业生的就业特点也对课程体系构建有着特殊的要求。基于对这些要求的深入分析,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商贸类专业群提出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商贸类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构建了"厚基础、精技能、宽口径"的商贸类专业群课程体系,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推进高职商贸类专业群建设提供了引导。  相似文献   

13.
陈红霞 《广西教育》2011,(15):24-25
企业多岗位的融合与贯通,使得计算机类专业之间的分界不再是那么的明确,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不再是各专业孤立细致的分门别类.而是融合在计算机专业群中。对此,应通过计算机类专业群的整合与构建。实现办学模式的优化和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数智”融合时代背景下,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转型,高端产业集群发展对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进入“数智”融合时代的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以服务社会经济、服务学生发展为目标,创新培养模式,优化专业,对课程建设、教学评价、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数字化升级,构建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文章根据国家高水平专业群——轨道交通类专业群的改革实践,分析轨道类专业数字化创新升级,重建专业培养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业群创新发展路径,以期为提升职业教育专业适应性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大型船舶制造类专业群的内涵与特点,以船舶制造技术专业群为例,通过对其相应的岗位群能力和素质培养要素进行分析,并结合对生产过程实践技能教学的特点,研究并构建了基于船舶制造技术专业群的实训平台,并对平台的硬件建设、实践教学实施与评价,以及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6.
建设高水平专业群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也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突破口。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人才供给与产业人才需求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尤其是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智能制造类专业群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方面还存在课程内容“重制造、轻信息”,技能训练“重专项、轻集成”,教师技术“重专精、轻跨界”等不足。文章阐述了提升智能制造类专业群具有系统观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举措,包括名企引领、技术融合,重构“制造+信息”专业群课程体系;系统导向、平台支撑,重构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企业轮训、专业跨界,打造复合型结构化教学团队等,实践表明该举措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17.
企业多岗位的融合与贯通,使得计算机类专业之间的分界不再是那么的明确,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不再是各专业孤立细致的分门别类,而是融合在计算机专业群中.对此,应通过计算机类专业群的整合与构建,实现办学模式的优化和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国家"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所在.作为支撑国家海洋战略的航海类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群建设是航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服务国家海洋战略、聚焦智能航海科技、创设航海英语情境,培养有品德、有技术、国际化的航海人才为特色定位建设航海类专业群,应依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实现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推进"双主体"协同育人;打造高水平专业师资,引领服务航运产业高端;对标国际航海职教,彰显航海国际化特色.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智能制造产业及人才需求现状,提出了"专业+机器人"的建设思路,通过校企共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基地、重构专业群课程体系、打造高水平智能制造人才培养队伍等措施,旨在实现先进制造装备技术类专业群协同升级,以适应智能制造背景下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时代以其跨界融合的鲜明特征为高职专业建设增添了新的内涵,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分析"互联网+"背景下服务类产业新特征以及对高职服务类专业建设新要求,结合S职业学院专业建设,在培养目标、课程改革、师资队伍、产教结合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高职服务类专业建设跨界融合新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