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滕王阁不只是有形的建筑,更是具有丰富人文精神的文化符号。对滕王阁文化艺术的关注与研究,多集中在滕王阁建筑艺术与滕王阁有关的歌舞、书画艺术和对《滕王阁序》的文学艺术鉴赏等。文章认为,进行滕王阁文化艺术研究,探究滕王阁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对于促进名楼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助益南昌城市形象打造、文化品位提升,服务"文化南昌"建设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游滕王阁     
暑假里,爸爸带我游滕王阁。滕王阁驰名中外,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王勃的《滕王阁序》我读过,就是没有真正看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丽景色。今天我可以一饱眼福了,怎能叫我不高兴、不激动呢?! 来到滕王阁公园,滕王阁好像一座镇山宝塔,耸立在南昌赣  相似文献   

3.
滕王阁是中国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之一.提起滕王阁,我们自然会想起王勃.清代学者尚熔有诗云:“自到江湖来,外人咨不休.倘非子安序,此阁成荒陬.”地以人传,地以文传.王勃28岁时写的《滕王阁序》,使滕王阁名传后世,构成了滕王阁上一道最靓丽的人文风景线.滕王阁始建于公元652年,当时苏州刺史李元婴调任洪州(南昌)都督.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22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他生长于帝王之家,受过良好的教育和宫廷艺术的熏陶,酷爱音乐、舞蹈、绘画和游猎,艺术天分极高.自从他到南昌,都督府中便日日洒宴不断,夜夜笙歌长鸣.但是都督府毕竟太小,盛不下他那颗骚动的心.李元婴便带着一伙手下及歌舞乐伎出城游逛,信马由缰地来到赣江边上.这可真是个好地方.远眺,可见西山叠翠,南浦云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少了一位平庸的官员,多了一位优秀的画家,何尝不是一桩幸事! 少年时读书,对于唐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描绘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之美很是神往.后来,专程行旅南昌,登临滕王阁,而眼前景色却早已迥然想象.落霞里没有了孤鹜惆怅的翅膀,林立的高楼隔断了长天秋水,伫立在刚刚粉饰过的楼阁里,心中潜起一种无可奈何的惘然.  相似文献   

5.
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人们习惯叫“两楼一阁”,历来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而滕王阁,这座声贯古今、誉满海内外的千古名阁,则被列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素有“西江第一楼”之称。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唐贞观十三年(639)唐高祖李渊之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受封为滕王,后迁至洪州(南昌)任都督,滕王阁是他在洪州时所建,故称“洪府滕王阁”。滕王阁的建成,正值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的唐  相似文献   

6.
南昌,<滕王阁序>诞生之所,八一军旅升起之直.如今,在这块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红土地上,赫然升起了一颗令人瞩目的民办教育之星--江西蓝天学院.  相似文献   

7.
滕王阁     
南昌城似乎没有什么可游之处,除了滕王阁。几年前听到滕王阁重建落成的消息,很是欢喜了一阵子。在我的心里,这一座楼阁最能让人生出回肠荡气的感觉,因为有一篇传诵千古的《滕王阁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也很好,只是文章的末了人格感慨升华得太高,让凡俗人的思维跟不上去。王勃不同,一篇文  相似文献   

8.
乍暖还寒的日子,有着!!"多年历史的南昌,接待了一个别具一格的旅游团——《王勃观今赞南昌》古装巡游团。一千三百多年前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和!#位历史小名人,在古装仕女、古装民乐队的陪伴下游览南昌。他们游绳金塔、百花洲,重登滕王阁,寻古怀旧;参观胜利路步行街、沿江路,欣赏洪城新貌,为这个正在建设现代花园城市的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新彩。  相似文献   

9.
我生活在美丽的英雄城——南昌,这里有美丽的赣江、历史悠久的江南名楼滕王阁和雄伟的八一起义纪念碑……如今,南昌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庭小轿车也日益增多,这使得八一大道也成了  相似文献   

10.
《滕王阁序》是一篇赠序,是初唐诗人王勃赴交趾省父途经南昌时而作,该文不仅语言优美,更是包含了不少古代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1.
南昌,中国十大最美丽城市之一,素有"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的美誉。这里因水而发,缘水而兴,每每想起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句,内心便充满了对南昌湖光景色的遐想。汽车行驶在八一大桥,远远便看到古色古香的滕王阁,浩瀚的赣江上斑驳的沙船幽幽地驶过,绵绵的冬雨给这座城市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这样一个温婉而又刚强的城市孕育  相似文献   

12.
美丽的南昌     
我的家乡在南昌,那里风景优美,人杰地灵。在波涛滚滚的赣江边,一颗璀璨的明珠——滕王阁矗立在岸边:幽静的八大山人纪念馆如诗如画……  相似文献   

13.
在文学史上.有的文章一出现就注定千年不朽.它们往往以其独特的美学韵味而成为千古绝唱。令后人高山仰止。无法企及。如公元675年九九重阳之日,年仅26岁的初唐诗人王勃南下前往交趾探亲.途中路经江西南昌赣江之滨的滕王阁.巧遇时任洪州都督的阎公因重修滕王阁竣工而举行的盛大宴会。于是应邀参加了宴会。此时。滕王阁上盛友如云,高朋满座。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去江西南昌滕王阁游览时,讲解员津津有味地讲了许多关于滕王阁的轶闻趣事,其中自然少不了“都督阎公”的那段“精彩”的“尴尬”。虽然这未必全是历史事实,但也不能说语出无据。这段“趣闻”最早见于唐  相似文献   

15.
《滕王阁序》是初唐诗人王勃赴海南省亲 ,于唐高宗上元二年 ( 675年 )重阳节路过江西南昌 ,参与洪州都督阎公重加整修滕王阁落成举行的阁中大宴中即席写就的著名骈文。据辛文房《唐才子传》记载 :“勃欣然操觚 ,顷刻而就 ,文不加点 ,满座皆惊。”事后一百余年 ,连坚决反对骈文、提倡古文的大家韩愈 ,也对《滕王阁序》赞赏备至。他在《新修滕王阁序》中写道 :“江南多游观之美 ,而滕王阁独为第一 ,及得三王(王勃、王绪、王仲舒 )为序、赋、记等 ,壮其文辞 ,益欲往一观读之 ,以忘吾忧。”即使是一千三百多年后的今天 ,我们读此文 ,仍无不啧啧…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2月11日,南昌理工学院法人代表邱小林博士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在江西体育馆举行的由聂海胜、费俊龙等9位成员组成的“神六”报告团的报告会。下午2点30分,报告团一行前往滕王阁游览,邱小林在滕王阁门口迎接,南昌理工学院学子们组成花队表示热烈欢迎。“神六”英雄微笑着向南昌理工学院学子挥手致意。当邱小林亲切地握住航天英雄聂海胜的手时,他激动地说:“今天我握的是一只曾经到过太空的手,感觉非常神圣。”聂海胜则说:“两年前与你握的是和今天同样的手,只不过我肩负着全国人民的重托和战友的责任。”邱小林在2003年10月“神五”发…  相似文献   

17.
南昌十中     
南昌十中坐落在赣江之滨、滕王阁畔,前身是南昌葆灵女子书院,创办于1902年,1909年至1961年,先后易名为葆灵女校、葆灵女子中学、爱国女中、南昌女中。1961年8月26日定名为南昌市第十中学,男女同校。1978年被列为江西省首批重点中学,1994年经省教委评估,评为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 2003年9月被南昌市人民政府评为南昌市首批名校。  相似文献   

18.
王勃所作《滕王阁序》头两句,版本不同,文字有异,如原刻本《王子安集注》为“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而《古文观止》则为“南昌故祁,洪都新府”。“故郡”到底是豫章还是南昌?唐人称“新府”应是洪州还是洪都?我们须从南昌的地理沿革去考究,才能辨其正误。  相似文献   

19.
屹立在湖南岳阳巴丘山顶的岳阳楼,和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昌的黄鹤楼一向被称为长江三大名楼。古往今来,骚人墨客曾写下了多少纵情赞美这三大名楼的诗文。王勃的《滕王阁序》千载为人传诵,崔灏的《登黄鹤楼》连李白都要望而却步。而三座名楼中,古人于岳阳楼的吟咏似乎尤其多。如孟浩然,杜甫都留下了登岳阳楼的著名诗篇。而北宋范仲淹所写的《岳阳楼记》,它是完全可以与上面这些著名诗文媲美而毫无愧色的一篇情文并茂的优美散文。  相似文献   

20.
南昌巨变     
南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英雄城。那里有名扬中外的滕王阁,有浩浩荡荡的赣江,有雄伟壮观的八一大桥,还有美丽动人的秋水广场。但这些年来,南昌真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想仔细看看相思林公园是什么样的吗?那就去看一看吧。湖畔的柳枝随风飘动,翩翩起舞;花坛里的花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