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批改学生作文,时有烦恼,除了学生没有认真去写,有时也有另一种不愉快.比如,学生的文字表达尚可,然而内容所体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正常甚至不健康,作为教师,很难选择"忽略".在一个文明程度不高,价值观混乱的社会,也会让教师感到作文教学的困难. 有家报社定期请我评点小学生的作文,我常看到五六年级的学生写"我帮妈妈洗碗","我帮奶奶去买米","我替老师……"等等,全都自以为是"帮"和"替",几乎没有人认为那些都是该自己做的分内事.当然,这没有必要上升到是非问题上去,然而,教师是否需要作一些正确指导呢?如果说毕竟是小学生,可能无知,需要提醒,那么一些高中生作文所表现的观念可能就无法解释了.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有理思、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学校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历史课必须坚持科学的历史观教育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实现这个根本任务,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3.
从人类第一次用树叶遮身,羞耻之心便已萌生。自古以来,荣辱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就是一股不同凡响的激流,尚荣知耻、弃恶从善,从来就是为世人所称颂的优良美德。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参加两会的政协委员时,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社会各界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4.
陈世栋 《甘肃教育》2013,(22):45-4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本文笔者就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学习历史,不仅要了解历史,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前提,认识历史才是根本。另外,为掌握历史知识,也必须讲究学习方法。因此,历史教学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6.
火车没有动力不能奔驰,机器没有动力不能运转。一个人如果没有动力,那他将一事无成。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这一活动,并使之朝向某一目标进行,以满足个体的某种需要的一种内部动力。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由动机支配的,动机的正确与否及其强弱程度将对人的学习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敬爱的周总理就是为民族、为祖国而奋发读书的杰出人物,  相似文献   

7.
8.
一、智能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智能,是当前历史教学改革的核心。“智能”,是智力能力的合称,两者既有区别又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智力,是指一个人在掌握各种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综合性的聪明才智,属于认识的范畴;能力,则是智力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量,或者说是一个人在实践活动中的本领,属于实践的范畴。“学史使人明智”。学生系统地学习历史基础知识,受到历史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增长聪明才智,然后借鉴这些历史知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举一反三,转化为能力,继续扩大历史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领域;…  相似文献   

9.
历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包头国营二0二厂中学李玉香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思维能力培养的前提,提高中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具体地指导学生理解历史的思路和方法。一般地来说,要求学生依据历史唯物观,从具体史实出发,...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因此,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下面就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问题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1.
12.
李彩荣 《考试周刊》2013,(24):130-130
中学历史新课改要求教师不但教给学生历史知识,而且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作者结合自身实践分析了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够完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因此,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下面,就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问题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5.
16.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历史教材的价值,并借助恰当的方式来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进而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个性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并组织恰当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从而为学生全面发展作出贡献。因此,本文就从责任感的培养、爱国情操的培养、合作精神的培养以及民族文化的弘扬四个方面进行概述,以确保学生获得  相似文献   

17.
吴庆锦 《现代教育》2003,(14):60-61
学生学习历史,最终目的是通过大量知识的综合,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自己的思考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我们把这种能力定性为历史评价能力,评价能力是根据一定目的、任务或要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历史事物的价值、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观点的正误,做出实事求是的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古鏊今的思维能力。无论从评价能力在历史学科中的特殊地位、还是从发挥历史学科的功能上看,都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评价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在目前中学各科教学中,历史这门学科造成学生“记忆”的负担特别重。而且在学生心目中,学历史“靠记忆”是理所当然的,是无可争议的唯一方法。学习历史要在记忆上下功夫、熟记一些必须记的东西,但记忆并不是教学过程中传递知识的唯一途径,教师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现代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每个正常人的心智水平相差不大,而非智力水平却大不相同。何为非智力因素呢?它是个体在追求某个目标时产生的动机、兴趣、意志、情感等因素。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发自内心需要的学习动机,对所学知识有了极大兴趣,并具备了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成功率将会大大提高。职高生源要比普高差一些,这些学生基本可分四类:第一类是学习好的学生,被中专和普高录取未去,准备对口升学。第二类是由于意外的原因在中考中败北,无奈之下进入职高,自感前途迷茫,因而缺乏进取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第三类中等学生则是最大量的。他们在学校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  相似文献   

20.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历史学科知识的运用,一方面,是解答各类历史试题或与历史相联系的综合试题,这也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最普遍手段。另一方面,是指导解决现实问题,包括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这也是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科学”作用的终极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