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周理光,建瓯市东游镇东际小学校长,也是这里唯一的教师。周理光是本地人,今年59岁。从1975年担任代课教师起,他就没离开过学校。他说,妻子没有工作,家里有孩子要抚养。教师的工资不高,眼看身边的同事一个个都离开了,当年他也想到外面闯一闯。可听说他要走,十几个学生一起到他家恳求他留下来。  相似文献   

2.
曹蕾 《江苏教育》2022,(82):17-18
教师发展,从职业到专业再到事业,是一个螺旋上升、不断增值的过程。对教师发展的评价,从他评到自评,再到不需要评,其变化过程就是在增值,在增加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对评价的科学认知。  相似文献   

3.
1968年,他从市区分配到奉贤县光明镇工作。从教师到教研组长到校长,至今已整整30年了。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中学校长,工作也是普普通通。每天在校园走上一圈,和教师、学生聊聊;与有关领导、教师商量工作、交换意见;看见地上有纸屑拾起来丢到废物箱里;接待来访、检查;参加学校各条线组织的活动、会  相似文献   

4.
大可 《文教资料》2006,(10):210-211
他一九八一年参加工作至今已有二十五年。二十多年来,他从农村到城区,从普通教师到校级干部,历经风雨,孜孜不倦地奋斗,勤勤恳恳地工作。怀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挚爱,他立志做一位有作为的教师,辛勤耕耘于三尺讲台,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乐于奉献,取得了社会、领导、同行以及家长称赞。他先后被评为姜堰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省小学数学教材实验工作先进个人、省“未来科学家”中小学科技知识竞赛先进个人,被泰州市教育局推荐为省教坛明星。二十多年来,他一直担任毕业班的数学课,即使走上领导岗位也从未离开…  相似文献   

5.
教书29年,当了16年民办教师,22年在一师一校的教学点工作,干了29年的班主任,但从不觉得自己苦。他叫刘正堂,是云南省滇东北的昭通市水富县太平乡二溪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 为了人生的志向,他毅然选择教师作为终身职业 16年民办教师,每月工资只有36元,后来提高到44元,他从无怨言,因为教师职业是他人生的志愿。  相似文献   

6.
近日,灵丘县科教局举办“我与课改共成长”演讲比赛。本次比赛分小学和初中两组,经个人报名、学校初评,择优选拔的45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比赛。  相似文献   

7.
他常说的一句话是:人的潜能是无穷的。他常提出的问题是:怎样挖掘人的潜能?他名叫季军,但不甘做季军。从一名中学的普通教师到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从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到重点中学校长,从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常委副县长到职  相似文献   

8.
一、教师要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是教师教育工作的内驱力.教育事业关系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也是影响一个人一生发展的系统工程.身为教师,应当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以教育为己任,把自己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了改造中国,使中国富强,决心创办一百万所乡村学校,来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他放弃大学教授的优厚待遇,脱下西装,到乡村创办晓庄师范.他那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至今仍使人感动.  相似文献   

9.
于红波老师在学校主管远程教育工作。在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作中,他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从设备安装、培训教师到组织管理、资源开发使用等,都少不了他艰辛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工作是一项繁杂的工作,从课内到课外、从学习到游戏、从生活到思想,内容具体,任务繁重。在众多的接触中,在对众多事情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学生发生矛盾。这个时候,一般是教师最紧张的时候,稍有不  相似文献   

11.
林紫  李友元 《江西教育》2006,(23):19-20
在樟树市教育界,黄土岗中学副校长宋斌渊是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自1971年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后,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艰苦跋涉,已度过了35个风雨春秋。由于宋斌渊的爱岗敬业,教育部门领导曾多次特别点名,把他作为教学骨干充实到较为薄弱的学校去。30多年来,他三进三出黎墟初中、两进两出义成初中,一进一出狮峰初中。1998年后,三所中学合并成黄土岗中学,宋斌渊以义成中学校长的身份出任黄土岗中学副校长。宋斌渊没有辜负党和政府的信任,他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从民办教师到公办教师;从小学到中学;从普通教师到学校书记、校长,每到一处,工作都…  相似文献   

12.
陈明华 《四川教育》2004,(10):12-13
教师科研神秘吗?不神秘。李镇西是广大读者熟悉的由一线教师成长起来的教育专家。他的教育科研道路表明:学习、工作、思考是三大法宝。他坦言,他从事的科研并未经“立项”,更未去争取哪一级鉴定。他认为:对优秀教育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富有个性的理解也是一种类型的教育科研;工作并思考着,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不停地理解、运用、体验、反思、总结并自然而然地表达,这就是教育科研。陈明华也是位一线教师,他捕捉课题极强的洞察力和透彻的分析力,使他的教育教学科研论文频频见诸于报刊。这次讨论,他把思维的触角由个人体验延伸到相关因素的研究,提出:要使教师成为科研型教师,学校和教育行政应当从“燃烧激情”、“激发自由”和“拯救阅读”三个方面有所作为,调动教师开展科研的内在需求。自身要有动力,这是他的经验之谈。顾颉老师长期在教科所工作,经常组织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熟悉面上的情况。他把教师科研的话题放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背景下来谈论,认为参加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阐述了教师科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且从帮助教师选择课题、运用方法和思想自省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建议。张华这位高校青年学者,研究教育教学执著得近乎痴迷。他发现许多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科研一些匪夷所思的  相似文献   

13.
顾颉 《四川教育》2004,(10):13-14
教师科研神秘吗?不神秘。李镇西是广大读者熟悉的由一线教师成长起来的教育专家。他的教育科研道路表明:学习、工作、思考是三大法宝。他坦言,他从事的科研并未经“立项”,更未去争取哪一级鉴定。他认为:对优秀教育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富有个性的理解也是一种类型的教育科研;工作并思考着,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不停地理解、运用、体验、反思、总结并自然而然地表达,这就是教育科研。陈明华也是位一线教师,他捕捉课题极强的洞察力和透彻的分析力,使他的教育教学科研论文频频见诸于报刊。这次讨论,他把思维的触角由个人体验延伸到相关因素的研究,提出:要使教师成为科研型教师,学校和教育行政应当从“燃烧激情”、“激发自由”和“拯救阅读”三个方面有所作为,调动教师开展科研的内在需求。自身要有动力,这是他的经验之谈。顾颉老师长期在教科所工作,经常组织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熟悉面上的情况。他把教师科研的话题放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背景下来谈论,认为参加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阐述了教师科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且从帮助教师选择课题、运用方法和思想自省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建议。张华这位高校青年学者,研究教育教学执著得近乎痴迷。他发现许多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科研一些匪夷所思的  相似文献   

14.
追问与沉思     
张华 《四川教育》2004,(10):15-15
教师科研神秘吗?不神秘。李镇西是广大读者熟悉的由一线教师成长起来的教育专家。他的教育科研道路表明:学习、工作、思考是三大法宝。他坦言,他从事的科研并未经“立项”,更未去争取哪一级鉴定。他认为:对优秀教育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富有个性的理解也是一种类型的教育科研;工作并思考着,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不停地理解、运用、体验、反思、总结并自然而然地表达,这就是教育科研。陈明华也是位一线教师,他捕捉课题极强的洞察力和透彻的分析力,使他的教育教学科研论文频频见诸于报刊。这次讨论,他把思维的触角由个人体验延伸到相关因素的研究,提出:要使教师成为科研型教师,学校和教育行政应当从“燃烧激情”、“激发自由”和“拯救阅读”三个方面有所作为,调动教师开展科研的内在需求。自身要有动力,这是他的经验之谈。顾颉老师长期在教科所工作,经常组织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熟悉面上的情况。他把教师科研的话题放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背景下来谈论,认为参加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阐述了教师科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且从帮助教师选择课题、运用方法和思想自省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建议。张华这位高校青年学者,研究教育教学执著得近乎痴迷。他发现许多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科研一些匪夷所思的  相似文献   

15.
教师科研神秘吗?不神秘。李镇西是广大读者熟悉的由一线教师成长起来的教育专家。他的教育科研道路表明:学习、工作、思考是三大法宝。他坦言,他从事的科研并未经“立项”,更未去争取哪一级鉴定。他认为:对优秀教育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富有个性的理解也是一种类型的教育科研;工作并思考着,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不停地理解、运用、体验、反思、总结并自然而然地表达,这就是教育科研。陈明华也是位一线教师,他捕捉课题极强的洞察力和透彻的分析力,使他的教育教学科研论文频频见诸于报刊。这次讨论,他把思维的触角由个人体验延伸到相关因素的研究,提出:要使教师成为科研型教师,学校和教育行政应当从“燃烧激情”、“激发自由”和“拯救阅读”三个方面有所作为,调动教师开展科研的内在需求。自身要有动力,这是他的经验之谈。顾颉老师长期在教科所工作,经常组织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熟悉面上的情况。他把教师科研的话题放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背景下来谈论,认为参加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阐述了教师科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且从帮助教师选择课题、运用方法和思想自省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建议。张华这位高校青年学者,研究教育教学执著得近乎痴迷。他发现许多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科研一些匪夷所思的  相似文献   

16.
绵阳市南山中学物理教师李学远同志,参加工作已二十五年。他工作不怕苦、不怕累,认真负责,教学成绩显著。下面扼要介绍他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经验。吃透教材,认真备课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李老师体会到: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思考,对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提高教育教学效益,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从客观上来看,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是置身于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如果没有理解他的领导,没有一位直接领导和支持他的校长,而是处于一种不被信任,甚至是"被监视使用"的环境里,其生活条件又是"不堪其忧"。那么,他的能力是不可能发挥到最佳状态的,并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事故和问题。历史和现实中不少严酷的事实都向人们反复证明着:成功者大都碰  相似文献   

18.
真不幸,妻子患了精神分裂症,疯疯颠颠的,住到花垣县城岳父母家去了,何铁生也决定迁过去。1983年,这位民办教师,离开了他的故乡——新邵县严塘乡。到了花垣后,岳父母分别在县粮食局、县生资公司,替他找了工作。妹夫也专程来接他去吉首工作。他想,教了20多年的书,到湘西来,难道是图改行吗?结果,其他工作都没要,他背起行李,到花垣县雅酉乡附中报到,当了代课教师。亲友们一时不理解,说他是“要逃避多灾多难的家庭”、“是  相似文献   

19.
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已经快十年了,十年来,教育信息化从原来的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开发到现在的重视应用;从个别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到现在的全员参与。可以说我们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进步归进步,重视归重视,这好像都是“上面的问题”,对于普通教师来说,他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正处在从童年期到青年期的过渡阶段。其基本特点是:半成人、半儿童,半独立、半幼稚。正因为如此,在初中生的教育工作中,常常会发生某些棘手的问题。如果教师引导得法,就会使他们身心健康、顺利成长;反之,如果引导不得法,就会使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