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的人才。“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职业教育自始至终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邓小平同志于1983年国庆节前夕给北京景山学校写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题词,为我国进行教育改革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这就是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更好地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应当是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在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现在和将来对人  相似文献   

3.
同志们:你们在广播电视大学这所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远距离教学的新型高等学校里,按照国家的培养规格,系统地学习了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门课程,取得了毕业证书,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专门人才,我们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发展教育事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我国广播电视大学的创立和发展,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要,七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全科生34万人,单科结业生40多万人。今年暑假,全国电大预计将有24万多人  相似文献   

4.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已经多次指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如何开发人才资源、培养大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人才,不仅是一个有关现代化建设事业速度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有关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观条件和组织保证的问题,甚至是一个涉及现代化建设事业能不能胜利完成的根本问题。人才与人才开发问題,确已成为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败得失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课题。历史是人类“智慧之源”、知识的宝库。前人有关人才与人才开发的历史经验,值得珍视,值得研究,值得总结。一、历史上各个时期人才的地理分布和升降率的不平衡性及其社会根源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人才的产生、地理分布、升降率,由于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呈现出某些地区人才产生时多时少的现象,甚至还呈现出某时某地人才产生特多的所谓“升  相似文献   

5.
陈云同志指出:“我们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我们进行的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作为培养建设人才的高等院校。应该牢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教导,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建设人才,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需要,是时代对高等院校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6.
培养“四有”新人是新时期教育的根本任务涂乃登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人的素质的伟大事业。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才的培养和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邓小平同志在规划和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特别关心和...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二大”把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经济的战略重点之一。教育如何为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作出贡献,已成为教育工作面临的紧迫问题。教育的职能在于培养人,人才资源靠教育来开发。现代化建设需要各行各业各式各样的人才,包括工农业生产中的科技人员和熟练劳动力。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正关系到各类人才的全面成长,关系到科学技术的研究和进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应该引起各方面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会动手的人才党的“十二大”提出了我国经济建设到本世纪末的总奋斗目标,要求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  相似文献   

8.
一、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一定的教育要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 ,归根到底是要通过培养出符合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人来为它服务。江泽民同志指出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关键是人才。”[1] “培养同时代潮流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大批人才 ,不断开拓新的科学研究领域 ,是关系我国的发展前景和国际地位的百年大计”。“在社会的各种资源中 ,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大批优秀人才的不断涌现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就大有希望。”[2 ]1 社会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建设是…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如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把教育推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培养现代化的教师队伍,更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举措.一、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早在八十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将实现教育现代化纳入我国教育的总目标,教师队伍的现代化亦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只有实现教育现代化,我们才能培养出适应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人才,适应改革开放与世界各国交往所需要的人才,适应未来社会文明进步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深刻理解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建设一支现代化的教师队伍已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培养人、改造人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最大的动力,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最突出的特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教育现代化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意义。教育发展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依靠教育、科技、人才。因此,教育必须发展,以便形成国家的竞争优势,塑造新动能,开辟新赛道。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对我国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民族振兴事业,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21世纪综合国力的增强,都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学校历来都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的传播阵地,也是展示人类文明的一个窗口。当今世界,以人才支撑的科技进步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成为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的焦点。人才的培养,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主要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培养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这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提出的“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充分发展,这其中,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将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庞大的力量,肩负  相似文献   

13.
1992年春,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邓小平作为我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长期的革命和实践过程中,对人才问题有过许多重要的论述。在对人才的价值,人才的素质等问题上,邓小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才理论的基本观点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大胆创新,赋予“德”“才”“红”“专”以新的含义和新的内容,确立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时期人才培养的基本标准和途径。邓小平人才理论植根于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沃壤之中,它来自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科学化理论化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继续突出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部分集中表达、专章部署,并摆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即“高质量发展”之后的突出位置。这一部署深刻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教事业的重视,深刻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科技、人才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洞察和更加精准的把握,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们全国人民都在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抓纲治国,为加速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年轻的朋友们,你们在想些什么呢?你们准备怎样为祖国的美好前程贡献火热的青春呢? 英明领袖华主席在十一大政治报告中指出:“要在二十世纪最后四分之一时间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大批又红又专的建设人材。”在党中央发出的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中,还特别指出了“科学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小学、中学、大专学校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重要基础,而大专学校又是科学研究一个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英明领袖华主席在党的十一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要在二十世纪最后四分之一时间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大批又红又专的建设人材。”我们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本世纪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任务,将要由我们青少年这一代人来参加和完成。因此,我们要彻底肃清“四人帮”散布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和流毒,努力学习政治和文化科学知识,为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打好基础,把自己锻炼成为无产阶级的又红又专的建设人材。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想目标,是在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最终把我国建设成为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理想的社会要靠理想的人来建设,社会的全面进步有赖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学校是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18.
(一)《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校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教育要改革,观念要转变。当前,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陈旧的传统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领域的许多方面仍然严重存在,它们仍在影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代化进程经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顺利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总体遵循“革命”与“发展”两大逻辑主线。并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我国现代化的滋养、坚持“人”的价值引领,而在新的发展阶段历史性地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着传统文明向现代化文明、现代化文明向社会主义文明的转向。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人才教育思想简论涂乃登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人的素质的事业。我国现代化的成败,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才的培养和国民素质的提高。邓小平同志在规划和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特别关心和重视人才的培养工作,为此,他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