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学习化社会溯源、学习特征及学习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21世纪前20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文化方面则“形成学习化社会”。那么,什么是学习化社会?其特征是什么?如何应对学习化社会?本文就此做一些粗浅的探讨。(一)理念的提出“学习化社会”这一术语最早为美国著名学者,原芝加哥大学校长罗勃特·哈钦斯于1968年在其所著的《学习化社会》一书中提出。他将其表述为“所有全体成年男女,仅经常为他们提供定时定制的成人教育是不够的;除此之外,还应以学习成长以及人格的构建为目的,并以此目的制定制度,以及更以此制度促使目的的实现,从而建立一个朝向价值的转…  相似文献   

2.
试论成人教育在建设学习化社会中的功能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学习化社会,是21世纪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认为,成人教育是学习化社会赖以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主渠道。成人教育的办学形式灵活多样,适合所有的社会成人学习;其教学内容广泛,适应社会成人需求,能增强人们学习意识;其教育对象是社会成人,易于形成社会性学习群体,使人们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促进学习化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学习化社会是关于未来社会、教育及其相互关系的构想,学习化社会建设是目前国内外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学习化社会具有平等性、开放性、终身性和主体性等特征。要构建"人人能学习、时时可学习、以学习求发展"的学习化社会,我们必须通过对传统的学校教育乃至社会的变革来应对其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成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化社会形成的主渠道。成人教育的办学形式是灵活多样,适合所有的社会成人学习;其教学内容广泛,适应社会成人需求,能增强人们学习意识;其教育对象是社会成人,易于形成社会性学习群体,使人们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是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学习化社会形成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5.
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笔者从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的界定、特征、形成条件等方面阐述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的重要性。并从以下六个方面提出对创建学习化社会的断想:①立足于学习化社区的建设。②坚持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③重视学校内部的改革。④实施“全民教育”战略。⑤加速实施开放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的进程。⑥建立各种类型的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6.
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笔者从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的界定、特征、形成条件等方面阐述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的重要性.并从以下六个方面提出对创建学习化社会的断想:①立足于学习化社区的建设.②坚持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③重视学校内部的改革.④实施“全民教育“战略.⑤加速实施开放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的进程.⑥建立各种类型的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7.
论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笔者从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的界定、特征、形成条件等方面阐述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的重要性。并从以下六个方面提出对创建学习化社会的断想:①立足于学习化社区的建设。②坚持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③重视学校内部的改革。④实施“全民教育”战略。⑤加强实施开放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的进程。⑥建立各种类型的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8.
略论图书馆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谈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化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观念已深人人心,全体社会成员都崇尚知识并坚持终身学习,学习成为贯穿于全社会成员的整个生命的社会,学习的终身化及其普遍化是其主要特征。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和知识成了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9.
“学习化”相对于“学校化”,是教育形态的一种超越与提升,是教育历史的一个必然进程与突破,具有极大的涵盖性和渗透性,决定了学校教育必须冲破“围城”拥抱生活和时代(社区化)。学习化的实质就是全体社会成员为了自我发展和社会进步自觉、自主地学习,而社会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和强化全体社会成员这种学习的需要和自觉,即整个社会的学习化程度和效果大大提升和强化。因此,学习化社会就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社会,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形成终身教育网络,而高职教育的独特优势将会在其中凸显而出。本文拟就此略作探讨。一、学…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我国开始进入全民持续学习的新时代。学习型社会由一个个学习型组织联结而成,学校是学习型组织的重要部分。其基本特征:一是树立全新的学习理念,形成整个团队的持续学习.实现学习工作化和工作学习化的统一:二是形成全员学习的良好氛围,普遍把学习作为参与社会生活的第一需要;  相似文献   

11.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是直接有关,紧密联系的概念,但它们有其不同的内涵、特征,终身教育是指对人的教育伴随人的生命全过程,终身学习提供公民个人终身继续学习的全程,学习社会提供学习资源、学习机会和激励社会成员人人学习、继续学习的社会愿景.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学习化社会的建成,学习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终身学习思潮浅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终身学习思潮是当今世界一股十分强劲的教育思潮,它是终身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在不断深入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学习化社会理论而形成的。它始因于终身教育思潮,但是又突破了其理论局限,对当今世界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本就终身学习的含义、终身学习思潮的特征和终身学习思潮对教育产生的影响等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社会学习化 学习终身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强 《职教论坛》2000,(3):34-34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 :“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 ,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21世纪的中国应该成为人人皆学之邦。”终身学习社会是全民学习意识普遍形成的社会 ,它经历了教育社会化和学习个人化的发展过程 ,是将学习真正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 ,充分解放个人创造力的社会。与终身学习社会相关联的学校教育 ,其正规化、标准化、阶段化的特征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人在一生中生存、发展的需要 ,而学习化社会提供的…  相似文献   

14.
学习化社会是终生教育、终生学习概念进一步发展和深化的结果。学习化社会建设也是当前国内外十分关注的一个基本问题,它已经成为各国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目标和原则。由于一些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致使我国有些人对学习化社会的涵义理解不正确甚至有所误解。如认为学习化社会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做支持,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认为学习化社会是某些人的空想;认为学习化社会主要与成人教育有关,而与正规学校教育关系不大;把教育等同于学习;把学习化社会看作教育系统内部的事情;希望社会提供更多传统教育的机会,让所有人可以终生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15.
学习化社会是一个标志着人类文明与进步的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是一个新型的社会发展模式.本文探讨了学习化社会的教育特征,分析了学习化社会个体构建的运行机制,着重论述了学习化社会对当代教育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论社区教育与学习化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成学习化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社区教育的发展是构建学习化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本文从探讨社区教育与学习化社会之间的关系为依托,探求发展社区教育、构建学习化社会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所面临的现实矛盾表明 ,仅仅依靠发展制度化教育来提高人民大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提供终身教育的机会是不切实际的 ,必须在教育社会化的过程中促进学习化社会的形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发展制度化教育是对国家和政府的要求 ,而建立学习化社会是社会中每个人、每个群体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要求。那么 ,作为制度化教育的学校教育 ,由于其正规化、标准化、阶段化的特征而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人在一生中生存、发展的需要 ,而学习化社会提供的多种教育、学习形式将有力地补充着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 ,增强学习主体对教育形式的选择意识和…  相似文献   

18.
创建学习化社会是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体制创新,已经成为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与任务。社区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形成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是建设学习化社会的桥梁,社区教育通过创新适应时代的需要,对我国建立学习化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通过分析学习化社会的特征,进而指出学习化社会中学习的连续性、广延性、多样性、主动性和全面性、综合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论继续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化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论述了继续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化社会中的作用,认为继续终教育是终身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习化社会”形成的重要渠道;终身教育思想为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继续教育的发展为终身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只不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才能促进学习化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