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我国出版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出版产业转制已由前些年的理论探讨阶段进入到实践阶段①.由于各自客观背景的不同,各出版单位对转制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有的期望,寄希望于转制能给自己带来命运转折的契机:有的观望,先按兵不动,待事态明朗后再行事;有的失望,害怕转制后因缺少"保护"而被淘汰.  相似文献   

2.
当前,出版业的改革进入关键时期,根据国家出版体制改革的部署,作为从事出版活动的微观主体,除个别公益性的出版社或担负国家政策性宣传任务的重要出版社属于非赢利性的事业单  相似文献   

3.
蔡翔  唐颖 《现代传播》2005,(3):25-28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大学出版社转制减缓的一些迹象,对大学出版社转制的缘起、困惑、对策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转企改制后,我国的出版业发展将面临新的环境.如今,转制已进行到深入化时期,数字出版的形势越发逼人,多种资本进入新闻出版业的权限逐步放宽,一些矛盾不断突出,例如产权问题、退出机制问题、人事管理问题……作为中央级(地方、大学、专业)出版单位,我们如何凭借自身的优势,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作者资源以及人才资源,从而取得更高的读者认可度,进而获得自身的大发展呢?  相似文献   

5.
随着出版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每个出版企业领导将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加强现代公司治理下的内部控制.企业管理是企业生存的命脉,内部控制的好坏,直接意味着出版企业是在出版大潮中迎风破浪,还是以沉沙折戟.纵观现代出版企业的现状和实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一下出版企业内部控制机制问题,以期对出版企业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大学出版社在"事转企"改制后,在体制机制和经营目标上都发生了重大的调整,大学出版社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这种取向在某种程度上使大学出版社陷入困境。本文通过对我国大学出版社在转制后所面临的环境分析,对大学出版社学术图书出版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指出大学出版社在转制后存在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并根据自身工作实践从转变观念、制定出版战略、改善管理机制、多方筹措资金等方面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主办、大学版协发行工作委员会承办的大学版图书订货会从1989年至今已举办了18届.大学出版社作为一支正处于上升阶段的出版队伍,其订货会越来越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随着出版业改革的深化,处在出版改革前沿的发行领域的变革更是一马当先,大学版图书订货会正是顺应了出版领域改革发展的需要,从最初的以营销活动为主体,逐渐演变成一个具有图书展示、看样订货、工作研究、学术研讨、经验交流、信息沟通等综合功能的大型专业图书订货会.  相似文献   

8.
龚维忠  周扬 《出版广角》2015,(17):58-61
我国大学出版社在转企改制后,部分仍没完全摆脱事业单位与企业运作的思维,在市场定位上存在着学术性与商业利润的两难选择,而数字时代商机与危机并存。大学出版社应当在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在确保图书质量的前提下,优化出版结构,提高自身竞争力;在国家教育改革及数字化浪潮中,大学出版社应当居安思危,积极推进自身数字化建设,抓住数字教育出版先机,谋求长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按照中央关于出版体制改革的部署,高校出版社要在两年内基本完成转制工作,第一轮19家已经成功试点,第二批61家高校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通过体制改革,要形成科学有效的高校出版管理体制;形成充满活力与竞争力的微观运行机制;培育一批具有雄厚实力、较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大型高校出版企业和一批向“专、精、特”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出版行业逐渐从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了市场经济体制,随之带来的便是适应现代格局的出版体制改革.市场经济把出版工作者从市场后台推向市场前台,以往的编辑思路和出版行为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转制后地方科技类出版社如何发展是从事科技出版工作者所要思索的首要问题.只有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充分利用现有出版资源,培养自己的市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尽快融入市场,地方科技出版社才能沿着良性循环的道路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1.
出版单位转制是出版产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四跨"重组兼并是出版业发展的出路之一。重组兼并应避免盲从和单纯形式上的联姻,不为重组而重组,注意避免出现新的人才浪费。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第二次高校出版社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高校出版社按照中央关于出版体制改革的部署,要在两年内基本完成高校出版社的转制工作;要按照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制定的高校出版体制改革两个文件精神、借鉴首批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的经验,把体制改革工作抓紧抓好。第二次高校出版社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全国高校出版社体制改革工作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经过首批19家高校出版社一年多的改革试点实践,高校出版社深化改革的愿望更加迫切,占全国高校出版社总量59.22%的第二批进入改制的61家高校社的体制改革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由于所依托的高校和各高校出版社发展水平的不同,在改制工作中会面临各种不同的问题,,如何破解改制过程中的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如何通过改制建立现代企业体制。塑造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的市场主体,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调动广大出版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何通过内部管理机制的变革,实现出版社更好更快地发展。2009年第2期特约请几位改制出版单位的社长就这些话题发表各自的见解,以期深化对高校出版体制改革的认识。文章刊出时。以来稿先后为序。  相似文献   

13.
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力度,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规模经济效益。”目前,随着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深入,必将大大加快国有企业改制的步伐。如何适应新形势,做好转制后的档案工作,为企业改革发展服务,已是档案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要贯彻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必须正确认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无论是企业的生产经营,还是企业的清产核资,都需要档案的参与,企业最终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也需要档案来作保证。  相似文献   

14.
以当前我国出版业"转制"为背景,论述了转制前后编辑职能的不同及其原因、编辑具体工作内容的转换和"转制"中编辑核心竞争力的表现三方面问题,探讨了出版社编辑职能的全方位角色转换,并指明出版业市场化进程中编辑职能的转换与我国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图书"双效"原则并不矛盾,相反,它可能进一步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刚才,李卫红副部长和邬书林副署长分别做了一个十分重要而全面的报告,不仅对近几年的高校出版工作作了认真地回顾总结,也对下一阶段的改革发展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完全赞成,并代表中宣部出版局表态,将全力支持大家的工作,做好相关的协调和服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关于出版社转制问题,我曾于2001年初在<出版科学><出版广角>上发表<出版社是生产精神产品的出版企业>一文,主张将大多数出版社从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转制为出版企业.党的十六大后,中央决定按公益性与经营性两类出版社进行改革,除少数定性为公益性出版社外,大多数出版社都转制为经营性出版企业.此后,我又写过文章,着重谈了学习中央决定的体会.目前,出版社转制尚处于试点阶段,但却引起了全行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作为这条战线年过76岁的老兵,对出版的历史与现实,在职业和感情上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因此,我对出版改革一直是关心的,对改革进程中的一些情况和问题也有所观察与思考.我逐渐地认识到,我对出版社转制与整个出版改革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够,估计不足.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年初以来,"出版业将全面铺开转制改革,其中,‘人民社'将保留事业体制"的消息在业内不胫而走.改制将给整个出版业带来新的生机,但保留事业单位身份的"人民社"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继续发展,是当前"人民社"所面临的最大困惑之一.笔者认为,除了国家政策性规定和扶持外,识别、培育自己的核心能力,将是"人民社"在新形势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出版业的转企改制工作按照既定的步骤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地方出版社基本上已经完成了转制工作,大部分的大学出版社也接近尾声,中央部委出版社的改制工作已经启动,进展应该说比较顺利。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出版业转制改革即将大功告成呢?这是出版人所关心的问题。转企改制不是目的,改革是为了发展,这个道理在理论上几乎人人都懂得,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成为今天转企改制顺利进行的动力却主要是因为有退税的优惠政策。因此,在许多已经完成转企改制的出版社,出现了一种令人尴尬的局面,除出版社的牌子和印章上多了有限(责任)公司几个字外,  相似文献   

19.
现在,出版社的企业化转制已经成为定局.转制第一步可能是把出版社改为国有独资企业,先转制后改制,最终还是要把出版社改成股权多元化的公司.这肯定是个趋势,但我理解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按照新闻出版总署的部署,出版社的企业化转制将先试点,然后再逐步展开,实际操作需要等国家正式来安排.但是在正确理解国家改革的方针、政策精神的前提下,我觉得有相当一部分工作出版社可以先行一步,现在尝试着去做,即在转制之前就可以做.谁先做了谁先受益.  相似文献   

20.
2008年8月14日,“转制背景下大学出版社发展研讨会”在新落成的上海交大出版社大礼堂隆重召开。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中国大学版协、上海交大的领导,广西师大、复旦大学等高校出版社社长及来自北大、清华、上海交大、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学者,京沪相关新闻媒体记者等六十余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会由上海交大出版社社长韩建民、总编辑张天蔚主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