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弱差生是教学中不可避免的,如何转化这个群体是关系到他们能否成材的关键。本文通过学校、家庭、弱差生自己三个方面的因素分析了弱差生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弱差生的心理症结表征:自卑,感情脆弱,焦虑,易怒,懒惰,好说谎和逆反等七大特征。提出了通过转化评价机制,走进其内心世界,利用集体归属感,抓住转化时机,改变不良学习生活习惯五大方式来转化弱差生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从高校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方面入手,分析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并阐述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指导、帮助大学生消除自卑、多疑、古怪等扭曲的心理,恢复自信,形成健康良好的现代人格.  相似文献   

3.
一、引子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个班级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部分学业成绩较差,行为较差的“双差生”,也就是如今所称的“学困生”、“潜能生”,即使重点学校、重点班级也不例外。可以说,差生问题普遍地存在,长期地困扰着我们,并且客观上成了一种社会问题。差生转化工作应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改的成效,对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意义。许多教育工作者、专家、学者曾就此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和系统的阐述。笔者仅就有一些心理咨询经历及长时间从事思想品德学科教育工作的观察,试从差生心理问题入手来分析、探讨,为促进差生转化工作谈一些粗浅意见。二、学困生现象种种1.厌学症。表现是:注意力涣散,学习被动,没有时间紧迫感,对学习丧失兴趣,并产生厌恶心理,从而连带厌恶与学习有关的话语、事情甚至人物,如老师和家长。时常旷课,甚至离家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面临强烈的心理冲击:世界观和理想的缺失;意志力和挫折耐受力的缺乏;内心依赖感和孤独感的增强等方方面面时刻困扰着我们的莘莘学子。如何解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现今高等教育面临的又一难题。高校和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磨炼坚强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日常自我调适,教会学生正视性教育,为其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5.
“差生”的问题使许多教师和家长处于烦恼之中。所以,如何转化“差生”成为教师和家长的主要任务。首先,教师和家长应该正确了解“差生”的心理,理解他们,善待他们;其次,教师和家长应该尝试运用“皮克马利翁效应”,创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一种良好的期望中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6.
面对急剧变化和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日益复杂,其身心健康所受到的负面影响日趋增大,致使心理问题不断产生,心理健康水平不断下降。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素质,大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本文就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师资队伍建设和理顺教育管理体制等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与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面对急剧变化和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日益复杂,其身心健康所受到的负面影响日趋增大,致使心理问题不断产生,心理健康水平不断下降.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素质,大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本文就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师资队伍建设和理顺教育管理体制等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与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面对急剧变化和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日益复杂,其身心健康所受到的负面影响日趋增大,致使心理问题不断产生,心理健康水平不断下降。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素质,大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本文就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师资队伍建设和理顺教育管理体制等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与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据调查,贫困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比其他学生高出20%左右。本尝试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特征、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对策作了初浅的探析,目的在于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0.
苏婵 《文教资料》2009,(7):212-214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和收费制度的全面实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高校迫在眉睫的任务之一.经济的贫困、文化的失范和社会、学校、家庭环境都会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使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因而,要坚持心理扶贫与物质帮助相结合的方针,建立起政府、高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资助体系,以帮助贫困大学生从物质上、精神上彻底摆脱贫困,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陶爱荣 《文教资料》2008,(28):305-307
在从事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笔者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自卑、嫉妒、交往困惑等六种.本文拟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探析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正处于从幼稚向成熟过渡,生理变化巨大、心理波动较大阶段,特别是寄宿生,因学习、生活环境的特殊,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引发不良后果。因而,探析初中寄宿生心理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步入社会的每一个人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可谓是相当的困难,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对他们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大学生面临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和情感、意志问题等许多的常见问题,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如何就业,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多同学都感到很迷茫,因此也产生一定的压力,那么对于这些常见的问题,我们怎么去认识它,怎么去研究它们的规律,怎么用这些规律来解决大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就成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学生总有好的差的。作为一个教师,既要关心“优生”,又要关心“差生”。关心“优生”往往并不难,许多事情,只要教师一指点,“优生”便立有起色,进步较为显著;“优生”各方面都不错,教师从感情上也容易贴近,自然关心得也较多。但“差生”则不然。有些差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对某个问题,尽管教师早就指出,并反复强调,但他仍我行我素,同样的错误不断地犯,你的话就如同“春风过驴耳”,一点效果也没有。这样的“差生”,想让教师从心底里去喜欢他,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这并不是说,“差生”就没思想、没知觉、没反应,就“无药可救”了。“差生”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关键还是看教师的工作是否到位。我认为。作为一个好教师,更要特别关注“差生”的成长,要想成为一个好教师,也要从关注“差生”的成长着手,并且把最后的基点落在关注“差生”的成长上。  相似文献   

15.
师源性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师源性心理问题是指由于教师教育行为的不当,而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近几年来,一些中小学生因不堪忍受教师的讽刺、误解、责罚、打骂而逃学、出走甚至自杀的恶性事件不断见诸报端,也说明师源性心理问题客观存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杨琼 《文教资料》2007,(33):121-122
"差生"一词在教育界已普遍存在多年,"差生"作为一种特殊受教育个体,普遍存在于每个学校中。本文以"差生"这一称谓为线索,反思了我国的教育制度,结合差生形成的原因提出教育转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差生"的问题使许多教师和家长处于烦恼之中.所以,如何转化"差生"成为教师和家长的主要任务.首先,教师和家长应该正确了解"差生"的心理,理解他们,善待他们;其次,教师和家长应该尝试运用"皮克马利翁效应",创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一种良好的期望中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8.
造成小学英语"差生"的原因有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方法及其他因素。讨论了如下教学对策:注重交流,激发兴趣;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分层教学及家校互动。  相似文献   

19.
差生时刻围绕着农村学校的教学,从笔者几年来的体会感到,差生对学习产生逆反的情绪,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大困难。差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差生都是后天形成的,下面就对后天形成的差生问题浅谈自己的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主要围绕高职学生中普遍出现的自卑、厌学和抑郁焦虑三大心理问题,在探讨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构建多层次心理素质教育体系、培养学生高职院校正确的认知观、帮助学生适应高职教育模式以及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四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