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学生只有在阅读中不断自行发现,自我建构富有个性的阅读行为,才能获得精神的享受。教师是学生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生活,是一种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人们正是在自由愉快的阅读中享受精神的生活。阅读教学不能靠灌输和机械训练实现。学生必须成为真正的阅读主体,教师是学生阅读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阅读是继承前人优秀文化,接受人类文明的重要手段。作者通过阐述阅读的方法、习惯、作用,结合教学实践阐明,语文阅读教育训练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内在素质。  相似文献   

3.
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正如萨特说的那样,"阅读是自由者的梦",人们正是在自由愉快的阅读中享受着精神的生活,而现在的自主阅读已经如"阿喀琉斯之踵"一样不堪一击。如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时,老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布置了以下的阅读任务: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给自然段加上序号并试着给课文分段。3.课文中主要交代了父亲的哪几件事?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一种技能,阅读属于人类认知与行为的范畴,有其自身的科学性阅读;同时,阅读又是一种文化,属于人类的情感、价值观等精神领域。阅读是一种重要的精神生活方式,它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同时又从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让人们感受到世界的真、善、美。我们的阅读教学就肩负着传承这种技能与生活方式的重大使命,通过"言传",让学生"意会"到文章的精髓与实质,并让学生学会阅读,爱上阅读,甚至将阅读作为伴随一生的习惯。这就对语  相似文献   

5.
牧式阅读是一种指向儿童精神生命自由成长的阅读。牧式阅读要实现阅读的根本转向,从文本阅读转向生活阅读,从他主阅读转向自主阅读,从单篇阅读转向群文阅读。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品味文本、反刍文本、整合文本,让学生获得阅读的意味、意义和意趣。  相似文献   

6.
整本书阅读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精神品格的有效途径。整本书阅读与课内精读、略读教学承载着不同的阅读目标。因目标不同,三者的阅读指导层次、阅读活动形式都有明显差别。教师应明确其间差异,指导学生多角度阅读,从"唯一"到"宽泛",从"读过"到"读懂",从"繁难"到"通俗",从"自由"到"规范",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达成整本书阅读的目标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晚霞 《教学随笔》2014,(8):20117+97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阅读史。有阅读习惯的人道德基准不会有大偏差,精神世界不会萎缩。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公民整体阅读水平。读书真的很快乐!开卷有益,益己、益人、益民族、益国家、益未来!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享受阅读的快乐!引导学生达到从"阅读"到"悦读"的境界,让书香相伴孩子成长,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形成健全的人格,构建"书香校园"。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的阅读,只是一种"死读书"。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自信地想、大胆地说,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  相似文献   

9.
<正>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有人这样阐述:"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使人幸福。"语文课堂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他们拥有幸福的语文课堂是老师应致力追求的目标。一、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心灵飞扬的课堂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心灵飞扬的地方,心灵的飞扬意味着一种激情,一种全身心的投入,一种生命的自由呼吸与舞蹈!教育是培育生命呵护心灵的事业,学生在课堂上首先获得的是一种精神生活,可以说小学语文教学是在为学生的一生作精神的奠基,若学生的心灵一直处在受压抑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语文学科的生命,而课外阅读是学生在"黑板"和"四面墙壁"之外去体验社会生活,提高道德修养,感悟人生,陶冶精神品格的一种途径和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发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11.
"阅读"作为文化运动的主题词,其内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它正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文化传承、精神成长的主要手段.然而从当前农村小学的阅读现状看,阅读状况令人担忧.我校立足农村学校的实际,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阅读氛围,推动教师、学生阅读,并把阅读文化的建设延伸到家庭,让阅读成为学生、教师学习和生活的方式,构筑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校园阅读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为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1.个性化阅读是为了拓宽阅读面,开阔学生眼界,打下学生精神的底子。首先,阅读是对一个人精神的启蒙,也就是钱理群先生所说的"打下精神的底子",阅读能够帮助我们修正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一个人变得有修养起来,变得丰富起来,变得智慧起来,变得高贵起来,变得富有同情心,阅读是一种摸得着的途径,因为阅读是一种和作者、作家对话的过程,是和有经历的人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一个成长的生命来说,十分宝贵!  相似文献   

13.
林芹 《教师》2014,(22):66-6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一、二年级学生提出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迈向写作之门的脚步刚刚抬起,"走好写作第一步"就显得至关重要,这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对写作的情绪。因此,从低年级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重视引导学生观察、感受生活,鼓励学生开放阅读,自由表达,说出心里话,写下心里话!  相似文献   

14.
文章是一种精神活动的产物,应该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然而,当前中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格式化、模式化的倾向。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必须积极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积累写作素材。其次,给学生充分的阅读自由和写作自由,应当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生活经历,说出自己对人生的认识和感受,抒发真切情感。要让他们敢说心里话,做到"心口如一,言行一致"(鲁迅语)。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能让个性大放光彩。  相似文献   

15.
个性化阅读是学生自主阅读、自主体验、发表独立见解的一种阅读方式。个性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减少了学生阅读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阅读和有创意阅读。这种阅读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主地去读、去想,自由、合理、多元化地解读文本。《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怎样来创新语文实践形式、创新阅读作业的设计,引导学生深度阅读、自觉阅读,就成了摆在我们语文老师面前的一道课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一、自由批注,真心流露自由批注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思想、自主的精神、科学的探究方法,有利于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自由批注,既可以欣赏,也可以质疑。学生可以  相似文献   

17.
<正>个性化阅读是学生自主阅读、自主体验、发表独立见解的一种阅读方式。个性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减少了学生阅读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阅读和有创意阅读。这种阅读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主地去读、去想,自由、合理、多元化地解读文本。《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  相似文献   

18.
正小学语文应开发以"自由表达"为核心的"阅读、观察、表达"模式的"微型班本开放课",把表达与学生的阅读、阅历紧密结合起来,激发表达愿望,丰富表达资源,开拓表达视野,变化表达形式,浓厚表达氛围,以"表达自由"滋养个体"精神自由"。一、探问:开发微型班本开放课的原因现象一:阅读内容的差异使得"要读"成为"被读"学生对于自己喜欢的阅读内容往往能心甘情愿、兴趣盎然去读。每位教师都可能在课堂上发现过有学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高效在于追寻教育的"同情心",即教育教学中与学生沟通与交流的能力;教学的高效在于构建学习的"共同体",始于兴趣、终于智慧的课堂教学追求,要让自由写作成为表达生活的需要,让自由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学校的文化管理在于营造生长的"土壤",无论对于学生的发展,还是教师的发展,校园文化的土壤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所谓“个性化阅读”,是指在一定情境中,根据教学实际,培养学生逐步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阅读兴趣、阅读风格、阅读品质以及养成良好的、富有个性的、健康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个性化阅读是新课标大力提倡的一种阅读取向。它充分凸显学生个性的张扬、生命活力的释放,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一种自由和愉悦的精神体验。只有当学生在自由和愉悦的状态下,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主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