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碣石之名,始见于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禹贡》。《禹贡》载“碣石”一名有二处:“夹右碣石,入于河”及“太行、恒山至碣石,入于海。”笔者略述管见:虽“碣石”一名,实二地也。无棣大山《禹贡》云:“夹右碣石,入于河”。《史记·夏本纪》云:“夹右碣石,入于海”。二者所指“碣石”为同一座山体,即今无棣大山,昔称“碣石山”。此山位于今山东无  相似文献   

2.
明末清初的诗人邓汉仪曾指出:“今天下之诗,莫盛于河朔,而岛盟以布衣为之冠。”(《聪山集·序》)申涵光自己也说:“今天下诗颇推畿辅,……照耀河朔。”(《聪山集·逸休居诗引》)王士祯正式提出“河朔诗派”这一名称:“申凫盟涵光称诗广平,开河朔诗派。其友鸡泽殷岳伯岩、永年张盖覆舆、曲周刘逢源津逮、邯郸赵湛秋水,皆逸民也。”(《渔洋诗话》卷下)后来杨际昌也说:“永年申和孟涵光,节愍公佳允子,与逸民殷岳、张盖、刘逢源友,开河朔诗派。”(《国朝诗话》卷一)徐惠也说:“独有涵光乐隐居,奎章阁下谢公车;早教河朔开诗派,晚究苏门性命书。”(《论诗绝句五十七首》之十四,见《味静斋诗存》卷四)  相似文献   

3.
杼山考     
杼山因为闻名古今,史籍记载不少.考诸文献有晋吴兴太守张元之《吴兴疏》,唐陆羽《杼山记》、颜真卿《杼山妙喜寺碑铭》,宋嘉泰《吴兴志》,明万历《湖州府志》,清同治《湖州府志》,以及掌故、旧闻、俚语等等.不同时代给杼山打下不同印记.晋以前称“稽留山”,晋代名“东张山”,唐代始称“杼山”.所谓杼山,是因为这座山是夏杼“南巡之所”.故山西北有夏驾山,山下有夏王村(今称王村).夏杼遗迹的考证是陆羽的功绩,在陆羽《杼山记》前还没有杼山这个名称.《湖州府志》载:“郡有专志,实肇始于陆羽.”陆羽写下不少地方志籍,如《江表四姓谱》、《南北人物志》、《吴兴历官记》、《湖  相似文献   

4.
沈括的《雁荡山》今选入高中语文第二册。这篇课文的开头有这样一段: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祥符中,周造玉清宫,伐山取材,另有人见之,此时尚未有名。“此时尚未有名”中的“名”,课本未注,不少注译分析的文章解其为“名字”、“名声”。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五年制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册教学参考书》(下称《教学参考书》)即译“此时尚未有名”句为“当时还没有雁荡山这个名称”。扬州师院中文系语文教学备课手册编写组编写的高中语文第二册《教学备课手册》则说:“直  相似文献   

5.
刘禹锡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不过真正的仙人,就跟鬼神一样,只有在传说、故事当中才有.唐代大历间,江南大诗僧皎然、大书法家兼名臣颜真卿和茶圣陆羽三人,同时与湖州杼山有着一段深密的关系,自然大大增加了杼山的知名度.杼山高不过数百尺,周围也不广,因了这三人的关系,也可以说是“山不在高,因人则名”了.皎然的诗集有称《杼山集》的,他的诗论有称《杼山诗式》,都因了他久住杼山妙喜寺的关系.颜真卿其时  相似文献   

6.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有“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句,课本为“赤城”注云:“赤城,……山名,在现在浙江省天台县北部。”笔者对此曾深信不疑。近读杂书,忽发疑问:“赤城”到底指何处?据手头零星资料,我觉得,指四川青城山似乎更可能一些。理由如次:一、四川青城山亦名赤城山。唐杜光庭《青城山记》(《全唐文》卷九百三十二)引《玉匮经》云:“(青城山)一名赤城山。”其所以称为  相似文献   

7.
火焰山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北缘。古书称赤石山,维吾尔语称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大名鼎鼎的火焰山就是这样一座山。火焰山之所以名扬天下,还要归功于著名的古典小说《西游记》。《西游记》中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具说就发  相似文献   

8.
刘梁、刘桢为汉末三国有直系亲属关系的重要作家,《后汉书》卷八十下《文苑列传·刘梁》载:“刘梁字曼山,一名岑,东平宁阳人也……刘桢,亦以文才知名。”所以,虽然《三国志·魏书》屡称“东平刘桢”,但刘桢的籍贯仍当从其祖父梁为“东平宁阳”,即今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人。这个问题曾有徐传武先生《刘桢应是宁阳人》一文(载徐传武、  相似文献   

9.
新版《辞源》“夹沶”条注:“山名,在福建莆田县西北,一名东山,旁有西岩,为宋郑樵读书处,故世称为夹沶先生。见《嘉庆一统志》四二七〈兴化府〉》”。 按以上解释乃沿用旧《辞源》说法。查《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说法基本相同。然夹沶山并无“东山”之别名。东山与夹沶山实为二山。而莆田以“东山”命名的山见于县志者有三处,这里(《辞源》)的东山应是指新县公社的东山。1945年编定的《莆田县志》卷五:  相似文献   

10.
热映的《阿凡达》中有一座悬空山,名哈里路亚山。自从卡梅隆称其灵感源于黄山,黄山网站上立即于醒目位置添上“中国的哈里路亚”。也有许多人认为哈里路亚更貌似张家界景区的南天一柱,于是相关部门立即将该山试改名为哈里路亚。  相似文献   

11.
朝阳岩位于永州市西潇水之滨,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朝阳岩。 从自然结构而言,它是由上、中,下三个溶洞和一条涧组成。由于它是“一山怒而竖石,奔与江斗”(徐霞客《楚游日记》),滨临潇水,古人便以水光石气反映云彩的,景象,其三洞又名三“天”。  相似文献   

12.
卞山在湖州西北十八里,接长兴界,为湖州之主山。古卞、弁通,亦曰弁山。顾长生《三吴土地记》云:“卞和荆山采玉,今山中有似玉之石,土人谓之瑶琨,以卞名之。”陆羽《图经》谓:“卞姓居之,故名。”卞山作弁者,周处《风土记》谓“山形似弁(冠也)”,故名。西楚霸王项羽,避仇吴中,盖指湖州。湖州人民为纪念项羽,在卞山建有项羽庙。又有项王走马埒、饮马池、系马石等古迹。《石柱记》谓:“其巅有黄龙洞,其东有沈家避洞,其北有碧岩,有瀑布泉,其下有玲珑岩。其石皆空洞岌(山亚),山广百里,虽四散各表其名,其实皆卞也。”宋著名词家吴兴张先,死后即葬此山多宝寺西。  相似文献   

13.
一、王之涣《凉州词》(其一)《全唐诗》卷二五三著录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中第一首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云: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全唐诗》在“远”字下有注云:“一本次句为第一句。‘黄河远上’作‘黄河直上’。”按照此注,这诗即为: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直上白云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这样,这首《凉州词》在内容上就出现了两种文本,我们姑称前者为甲诗,后者为乙诗。又,闻一多《唐诗大系》录是诗时,第四句的“春光”作“春风”,如此,这诗就又出现了第三  相似文献   

14.
《史记》之名,非迁书原名也。其见于《汉书》者,《艺文志》述刘歆《七略》称“《太史公》百三十篇”,《杨恽传》谓之《大史公记》,应劭《风俗通》(卷一、卷六)同。《宣元六王传》谓之《太史公书》,斑彪《略论》、王充《论衡》同。而《风俗通》(卷二)时或称《太史记》。是知两汉时并未有名迁书为《史记》者。本书中“史记”之名凡。八见:(一)  相似文献   

15.
【背景资料】“石夫人”:浙江省温岭市一风景名胜点。是高高耸立于太平街道五龙山上的一巨岩,岩高达30多米,因其形像一妇女抬头眺望而名“石夫人”。“石夫人”事件:2006年10月1日国庆节,村民林宪法带了八面国旗、八个固定国旗的石座独自爬上石夫人顶峰,准备用在“石夫人”山  相似文献   

16.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很多注家把句中“巴陵郡”注释为“岳州”或“岳州郡”,将修辞问题当作训诂问题来理解。宋代只有岳州,没有巴陵郡。《宋史.地理志》记“岳州,巴陵郡”,州下所附的郡名,与地理无涉。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九《元史不谙地理》条:“《宋志》每州之下又有郡名,此沿《九域志》之文,不过为王公等封爵之用,大约袭唐之旧。”《宋志》州下郡名,与其说是地理问题,勿宁说是官制问题。地名与官名之间有着严格的对应关,《新唐书.地理志》:“唐兴,高祖改郡为州,太守为刺史。”玄宗时又曾“改州为郡、刺史为太守”。以古地名称代今地名,是古文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格。“守”,用古官名称今官,接下来就必须用郡名与之搭配。行文既合文法,又合史法。  相似文献   

17.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很多注家把句中“巴陵郡”注释为“岳州”或“岳州郡”,将修辞问题当作训诂问题来理解。宋代只有岳州,没有巴陵郡。《宋史.地理志》记“岳州,巴陵郡”,州下所附的郡名,与地理无涉。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九《元史不谙地理》条:“《宋志》每州之下又有郡名,此沿《九域志》之文,不过为王公等封爵之用,大约袭唐之旧。”《宋志》州下郡名,与其说是地理问题,勿宁说是官制问题。地名与官名之间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新唐书.地理志》:“唐兴,高祖改郡为州,太守为刺史。”玄宗时又曾“改州为郡、刺史为太守”。以古地名称代今地名,是古文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格。“守”,用古官名称今官,接下来就必须用郡名与之搭配。行文既合文法,又合史法。  相似文献   

18.
“居庸天险列峰连、万里金汤固九边”.居庸关.史尝有军都关、铁门关、纳款关、蓟门关、西关、■螉塞、冷径等称.位于北京市昌平县西北军都山上:居庸关之称.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塞?大汾、冥厄、荆阮、方城.殽、井陉、令疵、句注、居庸:《淮南子(?)称“天下九塞,居庸其一.”居庸关处于古时太行八陉之一.即军都陉(一名关沟)上.《地记》:“太行、陉、其第八陉为军都.”军都陉为古时蓟燕之地通往晋北和内蒙高原的重要孔道.”《水经注》.载:“居庸关在上谷沮阳城东南六十里.军都在居庸之南.绝谷垒石.崇塘峻壁,山岫层深.侧道褊狭.林鄣邃险.路才容轨.”陉口设关.即居庸关.宋程大昌《北边备对》载:“居庸关.太行山最北之第八陉,东西横亘五十里.中间通行之地才阔五步.”对民庸关地形的险要.古人论述不绝于书,元王中军《中堂纪事》论道:“两山(?)绝,中若铁峡,控扼南北,实为古今巨防.”清雍正《畿辅通志》”关门南北相距四十里,两山夹峙,下有巨涧.悬崖峭壁.称为绝险.”  相似文献   

19.
《春秋》三传皆释“河阳”为地名。《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历朝历代大都绘有“河阳”这一邑名,县名,府名。虽然“河阳”本义为“黄河北岸”,但春秋时早已凝固成专称性地名。  相似文献   

20.
韩江古名录     
古时,韩江未有名,只称大溪。汉魏时,因其“潮水往复”,(光绪《海阳县志》:“韩江之潮,昔尝至(阝留)隍”)称员水。如《水经注,卷三十七》:“员水又东南一千五百里入南海,东历揭阳而注于海也。”《水经注通检》:“员水,今韩江。”唐宋之时,韩江有鳄鱼为患,又称鳄溪、恶溪。如顺治《潮州府志》:“鳄溪,一名恶溪,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