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副词"难道"是由原本分立的两个语言单位"难"与"道",因句法位置的相邻而线性地组合到一起,在双音化大趋势以及人们心理"组块"的作用下,通过取消二者之间的语法边界而逐渐融合并凝固成双音节复合词的.其词义经历了由实而虚的演变过程,由最初的"难以言说"演变为"说不定"的意义之后,"难道"便可引入一个具体而有疑问的命题,以此来表达说话人的某种主观判断或推测.后来在表判断或推测的基础上,词义又得以进一步虚化.当"难道"引入的是说话人无疑而问的真值判断时,"难道"就逐渐失去其具体的词汇意义而演变成一个表反诘的语法标记.  相似文献   

2.
人称代词“你”、“他”的虚化可按其虚化程度分为三类:“你”、“他”的活用;“你”、“他”的虚指和“他”成为指称标记。这实际上是一个由实词到虚词再到只有语用功能的附着形式的语法化过程。它遵循语法化的渐变性、单向性、并存性原则,体现了现代汉语口语中人称代词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3.
语法化是语法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针对具体词的语法化过程,学术界看法不一。本文从"被"的本义、虚化过程、虚化机制的角度,阐述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
介词"对"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高、关注度较高的一个介词。本文以"对"字句语料为依托,将介词"对"分为"对1""、对2""、对3"和"对4"四种下位子类,从共时层面对其语法意义进行分析,并进一步从认知角度探讨四类"对"间的深层语义关系,从而构拟介词"对"历时的语法化轨迹。  相似文献   

5.
"莫非"、"莫不是"、"难道"辨析——兼论三者的语法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历时的角度对语气副词"莫非"、"莫不是"、"难道"的语法化过程进行了考察,从共时的角度对三者进行了辨析.发现三者在现代汉语中虽然是同义词,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并非完全可以替换,它们的具体用法及所表达的语气等方面都有差别.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语法化?--语法化研究(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语法化是自主词向语法成分转化的一种语言现象,主要包括实词虚化、句法化和词汇化三种现象,体现着由实到虚的单向性特征或一维性和不可逆性,反映了人类认识的隐喻机制。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中"怪不得"可作两种解释,一种表不能责备义,一种表醒悟义。从历时平面来看,两者存在演化关系,表醒悟义的"怪不得"是表不能责备义的"怪不得"语法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使"经过词义泛化发展出多种动词义和名词义,其中的"使役"义又进而脱落"动作"义素,发展出虚化程度较高的"致使"义,在"致使"义的基础上进一步虚化出"假设条件"义。组配功能的增强、"使"字处于句首和"使"字分句后接判断句和评议句,是造成"使"语义演变并语法化为连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语法化问题是近年来汉语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引起了汉语史学者和现代汉语语法学者的浓厚兴趣。其标志之一是从2001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的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并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前两届会  相似文献   

10.
"吃"字从其基本意义"食"经过重新分析转化为一个被动标记,其语法化过程中渗透着句法、语义的相互作用,语用的因素如焦点等也对语法化过程起到一些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到底"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繁的词语,本文试用语法化理论考察"到底"由最初的动宾短语虚化为评注性副词的历史过程,描述"到底"在汉语不同时期的的语义发展及句法表现,分析"到底"的语法化机制。  相似文献   

12.
“到”是汉语里的高频词,其语义从表达空间位移逐渐演变为其他领域的移动,经历了具体到抽象的虚化过程。以往研究多从传统语法角度对其词性和语法功能进行讨论。本文结合认知语言学理论,从认知心理层面出发对其词义演变过程做出系列推拟和归纳,着重对其语法化过程中的虚化机制和特征进行探讨。本研究结合历时与共时研究,以期对其语义扩展过程进行综合呈现。  相似文献   

13.
“连”最初指古代人拉的车子,由此引申为“连属”,是为动词。唐宋时期,介词“连”具有“包括”、“包含”、“跟……一起”、“带着”等意义,动词性仍较强。从宋代起,“连”具有了表示强调的意思,演化为介词。介词“连”由具有“合、连及”义的动词“连”虚化而来。  相似文献   

14.
“说”作为现代汉语最常见的言说义动词,由于语法化的原因,除表言说义之外“说”还有很多其他用法,有些代替心理动词表示心理意向,有些成为意义较虚的连词成分,还有些已经成为一种话语标记,表示引述功能或者一种语气。本文在考察语言事实的基础上,力求对言说性动词“说”在现代汉语中的语法化现象做出阐释和归纳。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汉语中,话语标记"主要是"是由"主要"和"是"逐渐虚化凝固而来,本文主要探讨了"主要是"的三个语法化阶段。  相似文献   

16.
语法化是各种语言中带有普遍性的一种语言现象,哈尼语也如此。哈尼语语法化类型主要有两种:一是语法化中产生的词缀,这种词缀既有前缀又有后缀;二是词的语法化。文章描写和分析哈尼语的语法化现象,并归纳和总结哈尼语语法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的“像”有表示相似、引出标准、表示列举和标记话题等功能。上述功能之间存在演化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像”的主观性逐渐增强,这可以从命题功能、听话人情态以及路径隐喻的角度得到证明。上述演化过程得到了跨语言事实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虚词大多是由实词虚化而来,都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语法化过程。“连”在现代汉语中用法颇多,这种共时方面的差异是历时方面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连”的本义是连结,是一个动词。后来由于结构关系和句法位置的改变,词义随之泛化;反过来,词义的泛化又引起结构关系和句法位置的改变。因此。在这种虚化机制的作用下,“连”的副词和介词用法就产生了。  相似文献   

19.
借鉴语篇式的方言调查方法,以竹溪话和郧西话自然口语材料为依据,描写"就是"的各种功能,尤其是话语标记功能,同时依据类型学和篇章语法的相关成果,对其语法化路径和动因做一说明。  相似文献   

20.
汉语实词虚化、语法化研究对现代语法化理论进行了补充、修正、丰富和发展,为汉语研究,语言学理论和普通语言学的发展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走到了国际语言学界学术研究的前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