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旗谱>是红色经典"三红一创"的首先之作,作者反复强调小说讲述的故事与人物都源于"真人真事",但对比史料和小说文本我们可以发现小说对平淡的真实历史进行了传奇叙述,而这些艺术虚构最后却取代历史本身而重新被认定为"历史真实".艺术真实取代历史真实而升级为新的"历史真实",这生动地反应了红色经典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2.
《青春之歌》是红色经典作品中少有的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小说,作者从创作之初就将自身生活的影子融入其中,力图展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年在党的领导下的奋斗史以及知识分子的改造史,众多知识分子则声称他们的改造史就是小说表现的那样。在对历史与文本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小说在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中的斡旋游走,并将这种艺术虚构最终上升到历史真实的过程,从而达到教育大众的政治教化目的,这也是众多红色经典作品共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历史文学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类型,其题材来源于历史,此类作品通常涉及许多大众所熟悉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真实是历史文学审美的重要向度,不同视阈下的两种真实,以及历史文学创作中两种真实间的平衡把握,分析了历史文学中的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  相似文献   

4.
吴愚 《文教资料》2008,(28):229-231
电影观众是期待一部影片真实于某种不成文的成规,而不是真实于真实的世界.虽然涉及艺术的"成规"无法像科学定理那样给出精确的参数,可是看清楚一些事实无疑可以减少一些无谓的牺牲.本文就尝试阐述笔者所理解的关于"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若干事实,比如:严格意义上的或着说是理想意义上的"历史真实"并不存在:"艺术真实"又受到诸多局限.在事实表述时,我们要把握好叙述历史的分寸,而在电影创作中,我们尊重用影片来做判断、提供一种表述历史视角的电影作者,我们也认为虚构的、专心于精彩叙事的电影同样也忠实于电影艺术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真实"是追求文学审美价值的基础,可以激发人们丰富的情感。艺术的真实性是艺术创作的标准之一,在艺术创作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将结合小说和翻拍剧《如懿传》,从艺术真实的"虚实"关系和"真假"关系两方面入手,对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历史真实)作一番解读,以期对两者关系有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历史剧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样式,如何处理历史剧中"史"与"剧"、"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问题受到了从事历史剧创作的作家及其艺术理论家长期关注。不同的剧作家根据自身对于"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关系问题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出现了不少的分歧,关于这个问题艺术界、学术界仍然是悬而未决,亟待继续深入探索。应该说对于两种之间关系的理解直接影响到历史题材艺术创作发展的方向和作品质量的优劣。因此,这样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非常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讨和思考的。  相似文献   

7.
艺术真实与科学真实都源自于生活真实,本文通过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艺术真实与科学真实的分析比较,阐述了艺术真实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将艺术真实内涵归纳为形态真实,内蕴真实和心理真实由浅入深的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8.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辨证关系;文坛及影视作品中历史题材创作的现状;《首义英雄》的思想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9.
艺术真实是文学创造的重要原则之一,艺术真实的有无及程度是衡量创作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在当代文艺实践中,艺术真实仍然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范畴。作家对艺术真实问题认识的深刻与否,不仅表明了作家对艺术规则的运用程度,同时也影响了作家所创造的文艺作品的质量。在谈及艺术真实时,往往和生活真实联系起来。本文将从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关系入手,试对艺术真实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孔会侠 《语文知识》2012,(4):18-18,24
南豫见的长篇小说《红色劳改营》直面民族历史中的黑暗记忆,对那段民族历史做出了深刻的观照,映照出了深刻的历史真实。同时,对特殊状态下的人性做了深刻而微妙的展现。  相似文献   

11.
小说是虚构的艺术,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超越日常生活经验,通过对小说中看似违背“生活的真实”的情节设置的分析和还原,关注作家独运匠心去营造的“艺术的真实”,从而发现小说虚构内容背后的真实创作意图,即作家对更深广、更深刻和更普遍的“生活的真实”的认识与反映.本文以教材中具有代表意义和突出个性的古今中外若干篇小说为例,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2.
艺术真实是主观真实和客观真实的结合。客观真实是艺术真实的基础,主观真实是艺术真实的主导。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部作品的艺术真实常常会有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真实与虚构"是小说艺术的重要方面,儿童视角是小说的重要视角之一。儿童视角对小说艺术中的真实与虚构具有放大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因赤子之心的表达而呈现的真实性,因游戏精神与丰富的想象力而造就的虚构性,这种双重加深使得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增强。  相似文献   

14.
小说《林海雪原》是红色经典青山保林中极具传奇色彩的一部作品,作者在小说发表伊始就坚持说其故事是对革命英雄事迹的忠实记录。但当我们回到历史原场,寻找那群剿匪英雄的真实事迹时却惊奇地发现了很多令人困惑甚至自相矛盾的问题。当剿匪小分队被当做历史真实来讲述时,小说造就了杨子荣、少剑波、白茹等传奇英雄,却也遮蔽了大量的历史真实。正是艺术将原本并非传奇的历史塑造成轰动全球的真实故事,才成就了一个空前的兵之传奇。  相似文献   

15.
著名作家杨尘因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对他的研究却未能得到相应的重视。近年发现的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杨尘因1919年日记手稿,记录了他创作的作品多达十余部,其中就有《民潮七日记》——长期被列为五四爱国运动重要史料——这部杨尘因亲历现场撰写的日记体纪实性文学作品,至今尚未有人对其进行文学维度的研究。文章在细读其1919年日记的同时,从创作过程、叙述视角、写作态度和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对此书进行文学解读,以期探讨杨尘因写作中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是戏剧艺术表演过程中的一对突出性矛盾。讨论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在探究戏剧艺术的本质性规律。对于艺术院校的专业教师来说,研究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工作水平,而且有助于拓展教学思路,从戏剧艺术的本质规律中寻找到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作为影视艺术形象,被中外影视艺术家所钟爱,在其成为影视作品表现对象的同时,其形象也不断地被放大,甚至游走于人与神之间。笔者探讨了成吉思汗作为真实的人、半人半神到神化的形象在影视作品中的不同表现,进而探寻影视艺术中历史人物与历史真实之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当代历史小说家们的“历史真实”观主要有三种,即历史生活的真实、历史精神的真实和历史文化的真实。“历史真实”观的多样化不仅使作家们的艺术个性更为鲜明和突出,也使当代历史小说出现了多元发展的趋势,有着更加繁荣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三国演义》全书围绕曹、刘、孙、司马四人安排了两条线索,一条是从曹操到司马懿,首尾呼应,重在展示历史事实;另一条是刘备、孙权,重在表现作者的情感、道德取向。这一结构使作者既尊重了历史的既定结局,又在主体情感上树立了尊刘抑曹的情感倾向。罗氏独特的英雄史观是他艺术表现的有机手段,成功地融合了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20.
艺术真实是学创作实践的重要原则之一。艺术真实的有无及程度是衡量创作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在当代艺实践中,艺术真实仍然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有生命力的范畴。艺术真实既不同于日常生活真实,也不同于科学真实,它建立在主体亲历基础之上,以自觉的虚拟的想象的形态存在于艺术世界之中,是对生活的审美发现和艺术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