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礼貌称呼的语用学解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称呼语本身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但制约称呼语礼貌使用的在很大程度上是语用学的礼貌原则,社会关系坐标仅仅是一个参数。我们认为称呼语是否用得有礼貌关键在于对其的使用是否在一定语境里,参照一定的社会关系,遵循了相关的礼貌原则。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中拟亲属称谓语的语用原则及语用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拟亲属称谓是汉语中使用亲属称谓称呼非亲属的一种称谓方式。在《红楼梦》这部小说中该称谓方式至少受到四种语用原则的支配 :亲疏原则、年龄原则、地位原则和礼貌原则 ,并且在这几种语用原则的作用下 ,拟亲属称谓语产生了其特有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称谓语也纷繁多样,其中敬称和谦称表达的礼貌程度最强,在《红楼梦》中的使用频率也很高。本文以利奇提出的礼貌原则为理论依据,分析礼貌原则在《红楼梦》敬称与谦称中的使用以及达到的语言交际效果,为《红楼楼》称谓语研究提供语言学视角。  相似文献   

4.
礼貌原则是人们顺利进行言语交际的基础,在不同的文化中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对英汉两种有代表性的礼貌原则进行比较分析,阐述两种礼貌原则的差异,并在比较英汉礼貌原则的基础上,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问候语、称呼语、谈话内容、赞美回答语和感谢回答语五个方面礼貌用语的差异,从而有助于人们成为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者。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Grice的合作原则和Leech的礼貌原则对文化巨著《红楼梦》中薛宝钗的言语行为进行了分析,说明在交际中礼貌原则往往比合作原则更重要,更有约束力。  相似文献   

6.
礼貌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用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礼貌传达的是交际中的人际意义,体现了交际中的关系,是任何交际者不可忽视的内容。礼貌研究有助于我们认知和掌握礼貌行为,也有助于交际者有意识地利用好礼貌这一语用资源,增进交际效果,达成交际目标。前人大多借助Leech的礼貌原则开展研究,鲜有从认知视角来考察中国传统礼貌的。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我们研究中国传统礼貌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试图以认知语言学中的"上下"空间隐喻为理论基础,基于《红楼梦》中传统礼貌现象的语料来阐释《红楼梦》中的"礼"。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中的称呼语反映了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思想,通过分析杨宪益、霍克斯英译本中称呼语的翻译,从纽马克"关联翻译法"探讨文化翻译时如何最好地再现原文。  相似文献   

8.
从《红楼梦》中的会话含义看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宇昕 《考试周刊》2010,(19):27-28
《红楼梦》是我国清朝乾隆年间的一部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其以高度的艺术性和深刻的思想性.在中国及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研究《红楼梦》,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分析本书中人物语言的会话含义。本文对Grice的合作原则及Leech的礼貌原则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解释了它们在分析会话含义中的作用,并且阐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证实了礼貌原则比合作原则对于交际者具有更大的约束力。  相似文献   

9.
运用语用学中Grice的合作原则及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理论对《红楼梦》的一些经典人物对话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礼貌原则对于语言交流的作用高于合作原则。  相似文献   

10.
从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了汉英礼貌用语在称呼语、社交应酬语、日常寒暄语、敬语与谦辞、赞誉语与谦逊语、致谢语与道歉语等方面的语用差异,从而帮助英语学习者更透彻地了解中西文化,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并在日趋复杂的交际环境中实现积极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1.
不同语言在不同化中的语用差异成为跨化交际中的障碍,从称呼用语、打招呼用语、礼貌用语、介绍、问候、寒暄及告别等方面分辨英、汉语的语用差异有利于跨化交际。  相似文献   

12.
礼貌原则是人们在交际话动中应当遵守的语用原则。在交流中,礼貌语言的运用可以达到双赢沟通的效果。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礼貌语言,采用礼貌策略,可以促进学生正确理解篇章内涵,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孙美玮 《海外英语》2012,(18):241-242
As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moves on,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been a part of people’ s daily lives.It is quite important for people to know how to behave properly in many situations.The present study analyses the phenomena of pragmatic failure of address forms.The study may help enhance peoples’ awareness on polite addres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 cation and improve their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can get implications for their teaching methods,paying more attention on cultural teaching.In addition,the author hopes that equal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multi-cultural concept can be achieved.  相似文献   

14.
汉语和韩国语的礼貌表达有其共性和个性。汉语礼貌表达用词汇形式,主要用有限的敬谦词以及称谓表现;而韩国语除词汇形式外,还用丰富的词尾和助词等语法形式表现。汉韩礼貌表达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汉语和韩国语的语言类型不同,汉语属于孤立语,缺乏形态,而韩国语属于黏着语,形态丰富。  相似文献   

15.
在汉语和越南语的称谓语系统中,人称代词是差异最大的称谓形式。汉越人称代词一般都可以分成三类: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现代汉语最常见的人称代词有"你"、"我"、"他"、"她"及其复数形式。越南语人称代词有专用类和借用类,光专用人称代词就有十多个,其复数形式很复杂。在使用方面,汉越人称代词都受权势关系、礼貌原则的限制,但是受限制的程度不同。论文主要基于汉越人称代词形式和语用的分析指出两者的异同并提出汉越人称代词互译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礼貌是交际成功的前提,在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合作是话语参与者都应遵守的原则,礼貌原则与合作原则存在着一种进退相让的关系。会话含义来源于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的产生在交际中往往与礼貌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将从会话含义的角度来阐述交际中礼貌原则的维护,以更好地了解礼貌这一语用现象。  相似文献   

17.
杨双 《天中学刊》2011,26(4):90-92
称呼语作为一种社会指示语,体现了交际双方身份、地位及相对应的社会关系。称呼语在实际交际过程中往往具有语力,能实现诸如问候、警告、威胁、指责、规劝等多种言外行为。通过称呼语的礼貌使用,能减小交际中对面子的威胁,既能维护对方的积极面子,又能保住对方的消极面子。称呼语在会话轮换中不仅能构成"召唤—回答"系列的相邻对,还可以用来选定下一个说话人,或被参与者用来争取和保持话轮。  相似文献   

18.
礼貌原则与礼貌语言的层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及Leech的礼貌原则为切入点,从语言学的角度探讨礼貌语言的层级性。  相似文献   

19.
语用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其诞生至今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学习、研究和探讨。学者们认为为了取得交际成功,要遵守一定的原则,而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以及恰当原则被认为是语用学的重要原则。林大津从语用学与修辞学两方面重新界定了恰当原则。林先生将言语行为的恰当性定位于表达者的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对交际目的和语境因素的适应程度,并将之视为言语交际的根本原则。笔者非常认同这一观点,并在本文从言语内容与语境因素以及言语形式与语境因素的恰当搭配这两个方面探讨了恰当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和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函电往来日益增多,探讨外贸函电中语言表达的手段技巧也日趋重要。礼貌用语运用得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商贸业务的成功与失败。因此,探讨外贸函电中礼貌的具体表现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