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被动语态这一语法范畴是英汉语中都存在的一个语法现象。传统上认为英语的被动语态有一个较稳定的表达形式,并且比相应的汉语被动语态使用得更频繁。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英语的被动语态还有其它表达形式。而汉语的被动语态,除了一般的表现形式外,还有更常用的隐性表达形式。所有这些使得被动语态的形式和意义的关系变得更趋复杂。虽然从形式与意义关系的角度去分析、对比英汉语被动句的异同的论文随处可见,但这不足以揭示英汉语被动语态差异的功能与实质。因此,本文试从语言的民族性这一角度对比、分析英汉语被动语态使用中的差异,尤其是体现于被动形式被动句和主动形式被动句使用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陈艳颖 《文教资料》2010,(17):34-36
本文拟就英汉语的被动意义的各种表现形式进行归纳、分析和探讨。英汉语的被动句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二是表达被动含义的主动形式,即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该文从英语是形态型语言,汉语是语义型语言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郭莹 《海外英语》2012,(21):224-226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对英汉语被动句语法化进行比较。从语法化和语法结构体两大层面入手,分析英汉语被动句在形成、发展、演变过程中的相似、相异、相关的语法现象背后的特征,发现:英语被动句的语法化程度要高于汉语被动句,汉语被动句则由于动词没有形态的变化,需要借助其他形式来帮助展现其句型特征。尽管英汉语被动句在句法形式上虽然有差异,但是在表达语法意义和语用功能上机理还是可以相通的。  相似文献   

4.
被动语态这一语法范畴是英汉语中都存在的一个语法现象,传统上认为英语的被动语态有一个较稳定的表达形式,并且比相应的汉语被动语态使用得更频繁,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英语的被动语态还有其它表达形式,而汉语的被动语态,除了一般的表现形式外,还有更常用的隐性表达形式,所有这些使得被动语态的形式和意义的关系变得更趋复杂,虽然从形式与意义关系的角度去分析,对比英充语被动句的异同的论文随处可见,但这不足以揭示英汉语被动语态差异的功能与实质,因此,2西文式从语言的民族性这一角度对比,分析英汉语被动语态使用中的差异,尤其是体现于被动形式被动句的主动形式被动句使用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被动句是印尼语中常用的一种句式,而汉语中被动句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本文从语言特点、思维方式、意义和形式上的限制以及修辞功能等方面深入探讨了汉语和印尼语被动句的异同。对汉语和印尼语被动句进行分析比较,以期减少印尼学生学习汉语被动句时的困惑和障碍,提高其语言运用水平和翻译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张阿林 《考试周刊》2013,(66):76-77
英汉语被动式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形式标志、使用频率及意念被动句的使用分布三个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根据英汉民族在思维和表达方式上的诸多不同,衍生出不同形态的被动式,这对掌握英汉语差异,了解东西方文化,准确、道地地习得英语有极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景艳娥 《海外英语》2011,(10):198-199
英汉语都有被动句。该文从英语被动句形式的研究,分析英语被动句表达的原因,从而找出与汉语被动句的相似性与差异,提出英汉语言转化的技巧。  相似文献   

8.
英语被动式在使用场合和主题意义上有一定的相似性 ,但在表达意义、应用范围及表达形式三个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翻译英语被动句时 ,不能一一对应地硬译为汉语被动句 ;而应根据具体情况 ,充分考虑英汉语特点 ,适当转换形式 ,使译文通顺达意 ,避免翻译腔  相似文献   

9.
英语被动式在使用场合和主题意义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表达意义、应用范围及表达形式三个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翻译英语被动句时,不能一一对应地硬译为汉语被动句;而应根据具体情况,充分考虑英汉语特点,适当转换形式,使译文通顺达意,避免翻译腔。  相似文献   

10.
语态分为两种,一种叫主动语态(ACTIVE VOICE)。一种叫被动语态(PASSIVE VOICE)。英语和汉语都有被动句的问题.虽然英语被动句出现的频率远不及主动句.但用英语写文章而不用被动句几乎是寸步难行,成段文章没有被动句更是不可想像。相对来说,汉语“被”字句的使用频率要大大低于英语被动句的使用频率,因为汉语句子里一般没有主动被动的标志.主要靠意会。下面从几个方面谈一下英语和汉语被动句在构成及使用方面的异同和英汉翻译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1.
被动式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被动式包括结构被动式和意义被动式两类,意义被动式虽然没有结构被动式使用普遍,但却有多种表达形式。意义被动式运用多种表达形式,以主动的形式来表达被动的意义,在表达功能上,主要对主语起描述说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依据有无形式标记,古代汉语的被动句可分为意念型被动句与形式被动句两类,而形式被动句又可分为若干小类。从形式被动句入手,从谓语结构的发展变化及搭配角度来探讨古代汉语被动句式中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汉语被动句中"被"的属性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有学者认为"被"是表示遭受意义的动词,"被"字句是以"被"为主动词的主动句。但是我们分析失语症患者的语言理解后发现,他们对实意动词和主动句的理解与正常人没有差异,但是对功能语类的理解却出现巨大的偏差和缺失,这一特征与失语症患者被动句的理解偏差和缺失表现出一致性,说明"被"不是实意语类而应当归属于功能语类。  相似文献   

14.
许多不及物实义动词与形容词搭配,构成复合谓语句型。一部分不及物实义动词与形容词搭配构成主动形式被动意义句型。部分及物实义动词与形容词搭配构成固定词组,相当及物动词,其后可接宾语,也可用于被动语态。  相似文献   

15.
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态上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英语中大量使用被动句,尤其是结构被动句;汉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比较低,主要通过意义被动句来表达被动语态。造成这种语态使用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语法、修辞、文体、思维方式及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存在于语言系统内部。本文旨在通过对英、汉动词的语义结构进行分析和比较,探讨造成两种语言被动语态使用差异的根源。  相似文献   

16.
英国语言学家夸克等人对英语句子主谓数的一致问题归纳的三条指导原则 ,被我国英语语法学者广为接受并在教科书中予以介绍。从哲学角度看 ,意义一致是就其语言表达内容而言 ,语法一致或就近原则是就其语言表现形式而言。内容和形式是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 ,内容决定形式 ,形式反映内容 ,两者相辅相成 ,对立统一。事实上 ,绝大多数英语句子都符合这一客观规律 ,即既在意义上又在语法形式上保持数的一致 ,两者不相符的情况只是极个别的。因此 ,指导英语句子主谓数的一致问题的惟一原则是意义一致原则。  相似文献   

17.
被动语态系英语中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一些文体中使用甚多。不过,近年来,意义被动式,即以主动形式表示被动含义之句式在英文中也渐有市场。本文即对英文中的意义被动式之使用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被动语态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是存在的,但它们的语义价值存在重大差异,在科技英语中出现的频率要比汉语高得多。本文分别从主动句、判断句、无主句和被动句四种句式的层面上探讨科技英语中被动语态的英译汉问题。  相似文献   

19.
英文被动语态的汉译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不像英语那样有表达被动的特殊句式,这种语法缺项使英语被动句的汉译成为英汉翻译的难点之一。本文依据对比语言学理论,通过对比研究英语被动句的语义价值,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中表示被动的方式,归结出英文被动句汉译的基本技巧。  相似文献   

20.
英语是主语显著的语言,句子强调主谓关系,而汉语则是主题显著的语言,句子常以主题-述题的结构出现。在汉译英时译者应充分了解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可尝试以下四种方法:使用被动结构、使用therebe结构、添加主语及更换主语,将汉语主题结构译成符合英语句法习惯的句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