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条约在我国的国内实践已具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习惯性做法,但无论是接受程序还是适用方式都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为此,必须对《缔结条约程序法》进行修改,并建立“自动执行条约”和“非自动执行条约”制度。  相似文献   

2.
关于日苏中立条约问题是学术界长期研究的热点,但在签订中立条约前,两国交涉的重点是签订互不侵犯条约问题,两国不同时期先后主动向对方提出过缔结互  相似文献   

3.
“日韩条约”是美帝国主义一手策划的一个完完全全、彻头彻尾的侵略条约和战争条约,它的矛头是针对革命日益高涨的日本人民、朝鲜人民、越南人民、亚洲各国人民的,尤其是针对我国的。美帝国主义长期以来积极策动日本和南朝鲜傀儡集团进行会谈缔结“日韩条约”,组成  相似文献   

4.
200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三十周年,继中日高层的“破冰”“融冰”“迎春”之旅后,一度走入低谷的“政冷”逐渐回暖。面对新的局面,回顾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并谈及两国经济互补和由此而来的两国经贸关系所取得的巨大发展。在中日关系发展的重要的历史阶段,对两国战略互惠关系寄予新的期盼。  相似文献   

5.
关于国际条约在我国国内法的效力问题,我国法律规定得不完善,由此导致我国参加或缔结的国际条约在国内的适用问题出现了法律盲点,因此,笔提出相关《宪法》修正案的立法建议,以确立我国关于国际条约的国内法效力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契约自由是国内私法中缔结契约的一个重要原则,由于国际社会中国家之间的平等地位,国际社会更类似于国内私法调整的社会。在国际条约法的发展过程中,借鉴了国内私法的契约自由制度。探讨契约自由在国际法上的体现和限制,有利于对国内法和国际法关系的再认识。一般认为,条约缔结应该满足一定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且不能违反国际强行法规则和对整个国际社会的义务,同时条约不能为第三国设立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7.
国际法视角下中法马江海战起因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琴 《闽江学院学报》2008,29(4):100-106
根据《中法简明条款》法文本,北圻的清军在最终条约缔结之前屯扎原驻地待命是守约、合法的;法军在最终条约缔结之前,前去攻占清军原驻地谅山是违约、非法的。但茹费理政府为了占越南为殖民地的目的,谙法玩法,并加武力威胁,逼迫清政府承认背约。软弱、昧法的清政府未能在外交上戳穿对方的谙法玩法,步步退让,但坚持“中国既未违约,实不能认此无名之费”的底线。茹费理政府继续恃强玩法,以“报复”为遮羞,发动了中法马江海战。  相似文献   

8.
国际责任规则中国际组织概念的设定,应既能够涵盖现实中形形色色的国际组织,同时又能够符合国际责任规则的国际法性质。通过分析学术著作中关于国际组织概念的论述以及条约中国际组织的使用含义,可以认为国际组织责任规则中的国际组织,为国家间或国家与其他实体,依条约或其他受国际法调整的文书而建立,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的组织。  相似文献   

9.
由于历史原因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一个重大事件———《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教材写道 :“1939年 8月 ,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 ,为了自己的国家安全。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遭到法西斯德国突然袭击后 ,斯大林还为此辩解 ,说什么“……也许有人要问 :苏联政府怎么会同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这样一些背信弃义的人和恶魔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呢 ?互不侵犯条约是两国之间的和平条约。 1939年德国向我们提出的正是这样的条约 ,苏联政府能不能拒绝这样的建议呢 ?我想任何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都不能拒绝同邻国缔结和平协定 ,即使这…  相似文献   

10.
除涉及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外,国外法院的生效判决在我国得到承认和支持的前提是该国与我国有共同参加或缔结的条约,或者两国之间存在互惠关系。然而在境外司法实践中,如美国、德国法院对中国法院生效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并不完全以条约或“互惠原则”为前提。因此,我国法院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应借鉴国外的做法,针对具体情况合理把握。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探析1997年之后香港特别行政区适用、缔结国际条约问题。为此,本文根据“一国两制”的精神和《基本法》的规定,分析了1997年之后香港特别行政区可继续运用哪些国际条约、以何种方式适用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对外缔约有哪些权力限制等问题,并对与之有关的“总授权”与“具体授权”,“剩余权力”等争议问题阐述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12.
对西咸经济一体化内涵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咸经济一体化是一国省内区域性的经济一体化,是西安、咸阳两市通过协商并缔结条约等措施,逐步消除相互间在市场上的分割与限制,促进两市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实力不断增强、水平不断提升、主体逐渐融为统一联合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条约》是国家与国家就相互间最重要的事项议定的法律文件,往往在涉及到政治关系、领土边界、军事同盟等重大关系问题时才使用。多数以国家或国家元首名义缔结,同时须经国内宪法规定的机关批准才生效。  相似文献   

14.
[焦点背景] 2006年是中俄建交57周年,也是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0周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缔结5周年;2006年和2007年中俄互办国家年,中国和俄罗斯一起创建了上海合作组织,是中俄地区合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1941年4月13日,援助中国抗日的苏联和正在与中国交战的日本在莫斯科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事后,斯大林亲自前往车站为日本外相松冈洋右送行,并与之亲切拥抱。对于条约本身和这个招人注目的举动,当时国内外就议论纷纷。反对者认为:因苏日中立条约规定两国互相承认蒙古和伪满洲国的主权,故“该约之缔结,实系危害中国之地位”。重庆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在条约签订第二天即发表声明,宣称“苏日两国公布之共同宣言,对于中国绝对无效。”《大公报》等报纸以《苏联与日本妥协》、《侵害中国之权》等为题著文对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重新瓜分世界的狂潮,在争夺殖民地的舞台上勾心斗角。英国也放弃“光荣孤立”政策。与日本在1902年缔结条约,成立英日同盟;1911年两国又续约10年。该同盟在维护英日帝国主义利益方面起过重要作用。1921年同盟到期,日本想继续保持,英国也认为还有此必要,但在华盛顿会议上这个同盟却被《四国条约》所埋葬。那么英日同盟又是如何解体的呢?  相似文献   

17.
1853年和1854年,美国舰队两次访日,叩开日本国门;1858年,日本与欧美列强缔结“安政五国条约”,日本据此开港。在开国与开港过程中,横滨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本文拟对幕末时期以横滨为舞台展开的日本开国与开港问题进行初步考察和探析。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大事     
我国和民主德国缔结友好合作条约以奥托·格罗提渥总理为首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结束了在我国的访问,已在去年12月26日离开北京,应邀前往蒙古人民共和国访问。代表团在我国曾访问了城市、农村、工厂、学校、机关、部队,同各方面的代表人物进行了广泛的接触。我  相似文献   

19.
薛伟强 《历史学习》2005,(11):32-33
清政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签订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为世诟病的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等特权持续了近百年,清廷为什么要签订这些条约,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首先是列强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近代中国存在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是列强对中国的暴力强加,外交讹诈,再加以所谓的法律固定化制度化的结果。主权国家之间缔结的条约一般都是平等条约,即双方自愿商定,权利义务对等;只有战胜国强制战败国签订的割地赔款的和约带有不平等性。欧、美、日资本主义列强兴起后,在全球范围内疯狂侵略扩张,从15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的400多年间,它们用直接军事…  相似文献   

20.
一般来说,只有主权国家才有权缔结国际条约.在中国复关入世的过程中,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相继提出入关入世.这对关贸总协定及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都是挑战:关贸总协定从来没有一个国家拥有四个席位,中国怎样处理一国四席的问题而不影响其主权.本文将加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