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立 《中国传媒科技》2003,(3):13-13,25
<正> 说起驻外记者的酸甜苦辣,有一点令我感受颇深:那就是科技的发展使驻外记者的工作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以发稿来说,如今的记者恐怕很难想象20年前国外记者站的工作状况了。笔者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曾三次驻外工作,亲身经历了这些变化。  相似文献   

2.
3.
1998年12月的一个双休日,笔者本想看书“充充电”,可几个战友却非要我与他们一起去长城当“好汉”不可,恭敬不如从命,便与他们一起去了。长城,15年前我已游览过,它的古老、雄伟、险峻、壮观,我记忆犹新,那为中外游客开设的小商店、小摊前的人声鼎沸,也犹如在耳。兴许是第二次来长城的缘故,也许是记者的“职业病”的驱使,长城的美景没有吸引我多少目光,而那些在长城上摆摊卖长城画册、长城T恤衫、长城留念纪念章等各种纪念品的小商贩们洋腔洋调的叫声却吸引了我。这场面把我的思绪牵回到了15年前,那时这儿的商贩只会…  相似文献   

4.
去年初,我们记者部试行了记者采写报道定额。从一年多来试行的情况看,这种办法对于调动记者搞好采访、写作的积极性,多写稿,写好稿,及时完成报道任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今后考核记者,评定职称,提供了参考依据;也克服了过去那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发放奖金吃“大锅饭”的现象。这次实行记者采写定额,是编辑部在我部搞试点的性质,办法是经过大家讨论制定的,现简要介绍如下: 在记者部里,对凡是能够独立担负采写任务的记者,一律实行定额。定额包括本人采写的稿件、组织通讯员写的稿件和内参稿件。  相似文献   

5.
6.
《新闻界》2013,(24):25-27
<正>"早在15年前,我跟着热力集团的工人体验热力小井,就看见井里住着流浪汉。大家都不去打搅他,因为不论外面暴风骤雨还是漫天飘雪,井里总是温暖如春。……今天我才知道,有些角落不需要记者。"北京晨报记者崔红写的这段文字,成为了"井下人"报道中社会声音批评指责媒体的一大依据,"有些角落不需要记者",也在一部分人心里引起了共  相似文献   

7.
《青年记者》2012,(35):43
11月26日在海口举行的第八届泛珠媒体合作峰会上,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王垂林发言时透露,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通过聚合资源和全媒体转型两大战略,推进该集团从平面媒体向全媒体文化传媒集团转型发展。所谓全媒体生产,就是从原来的传统化平面媒体,转变成各种形态的新闻载体,比如从原来只做文字或摄影的  相似文献   

8.
毋庸置疑,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从最初的短消息到后来的特稿再到调查性报道蜂起,无一不是以此为核心的.随着新闻写作手法从单调到百花齐放,诸多春秋笔法和文学气息很浓的稿件也有所见,但因此也有了不少失实的案例,有的甚至被诉诸公堂.  相似文献   

9.
对多数有良心的同行来说,强调“真实性”有些不合时宜,但作为新闻的生命,强调这一点永远都不会过时。  相似文献   

10.
两会中,记者招待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闻源,今年两会期间举行了十五场记者招待会,每次记者招待会现场都会有几百名记者在场,但是举手提问的就只有几十人或更少,大概只占总人数的十分之一,能有幸当场提问的则更少,一般每场在十五人以内,只占现场记者人数的三四十分之一。对于其他没有提问的记者来说,如果纯粹是为了来听、看记者招待会的话,那么在电视直播上,可以看得更清楚些,在网络上还更直接明白些。记者招待会现场这些没有提问的记者想在招待会上收获什么?对于他们而言,记者招待会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新闻媒体在播报新闻、特别是播报突发性事件新闻时, 经常出现不交代具体时间的“×××(书记、市长、领导或记者)第一时间赶到第一现场”、“到记者发稿时……”、“截至记者发稿时……”这类语言形式。对这种语言形式,笔者有点武断地认为:大为不妥,不该使用。首先,这类语言形式是模糊语言,表达意义不逼真、不清晰、不精细、不准确。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 模糊语言是新闻报道的一大禁忌,往往会有损新闻价值。其次,运用这类模糊语言形式,有时还会有损新闻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比如:某市油气库发  相似文献   

12.
13.
发稿参考     
12月1日 世界预防爱滋病日 12月3日 国际残疾人日 12月5日 国际志愿人员日(1986年) 12月9日 世界足球日 “一二九”学生运动(1935) 12月10日 世界人权日 12月11日 世界哮喘日  相似文献   

14.
发稿日历     
3月1日 国际海豹日(1983年)3月4日 周恩来诞辰(1898年)3月5日 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1963年)3月8日 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12日 孙中山逝世(1925年) 植树节3月14日 国际警察日3月15日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3月17日 国际航海日3月21日 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 世界森林日 世界儿歌日3月22日 世界水日3月23日 世界气象日3月24日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3月27日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我们常驻的中国记者就变成“外国记者”了。由于环境条件以及社会制度的不同,我们的工作方式和在国内当记者却又颇有相异之处。在一个信息的社会里美国是个舆论传播工具极为发达的国家,人人都不可避免地时时生活在各种新闻的“袭击”之中。在某种意义上说,这对于我们的工  相似文献   

16.
一美国记者采访周总理,发现桌上放着一支派克钢笔,就用几分讥讽的口吻问:“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何还要用我国的钢笔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新闻媒体在播报新闻、特别是播报突发性事件新闻时,经常出现不交代具体时间的“XXX(书记、市长、领导或记)第一时间赶到第一现场”、“到记发稿时……”、“截至记发稿时……”这类语言形式。对这种语言形式,笔有点武断地认为:大为不妥,不该使用。  相似文献   

18.
19.
访问过美国的中国新闻工作者都知道,大约10年前,美国绝大多数新闻机构的编辑部都已经电脑化了。写稿、改稿、编稿、发稿等等,都在电脑终端上进行,打字机已在编辑部里消失了。那么,美国新闻机构的记者们有些什么技术装备呢? 当然,摄影记者和电视记者们的装备是比较复杂的,这里不去说他们。至于文字记者,普遍配备了两样装备:袖珍录音机和便携式电脑。袖珍录音机有大小型号之分,大的大约有64开的小册子那么大小,厚度不到四厘米,使用常规和匣式录音带和五号干电池,这是我国国内并不罕见的。小型的只有前者一半大小,厚度约三厘米,使用特别小的录音带和干电池,非常轻便,但价格也比前者贵多了。  相似文献   

20.
海伦·托马斯是美国新闻界一位引人注目的女性。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庞大的随行记者团中,她是唯一的女士;在白宫的总统记者招待会结束时,也通常由她站起来说:“谢谢,总统先生”;美国1976年的世界年鉴曾把她选为美国25名最有影响的妇女之一;她是美国大通讯社中担任白宫分社社长职务的第一位女性。海伦·托马斯1920年8月4日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的温彻斯特,在美国第二大城市底特律长大,曾就读于韦恩州立大学。1943年,她进入合众国际社当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