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卞小娟 《今日教育》2007,(9S):42-44
数学教学生活化已成为当前教师研究的焦点问题。然而在现实的课堂中,有两种极端的现象依然存在。 一种是学科本位的应试思想影响,过分注重传授数学知识,忽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另一种则是形式主义的影响,一味追求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而忽视学科本身双基的形成. 怎样理解数学上的“适度”,我们不妨用一个“香咖啡原理”试着解释. 如果我们把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问题比作泡咖啡,那么数学就象咖啡因,生活就像糖。不难想象:如果数学味太浓(咖啡因太多),生活味太淡(糖太少),这样的咖啡太苦,学生学得乏味:如果数学味太淡(咖啡因太少),生活味太浓(糖太多),这样咖啡太甜.虽然学生学得有味.但学生必备的数学双基成为顾虑。 为此,我们倡导数学教学适度生活化,为学生泡一杯“香咖啡”.[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7):F002-F003
南京市上新河小学史称“龙江学堂”,始建于1905年(光绪31年),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校,百年来,一任任校长在这块土地上带领老师们辛勤工作,教书育人,为社会输送了一批批合格的建设者。百年来,学校坚持“生活教育”的办学理念,优化小学生校园生活品质,积极营造“管理生活化、教学生活化、课堂生活化、校园生活化、活动生活化”的氛围。  相似文献   

3.
教学回归生活日益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回归生活的生物学教学需要在明确如下问题的前提下,把握其真实本义:(1)中学生物学课程在性质上属于科学课程;(2)回归生活的生物学教学不同于STS教育;(3)正确区分“生活化教学”和“教学生活化”;(4)“回归”的目的不是“降到”而是“升到”。  相似文献   

4.
“生活化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1)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破除封建迷信,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5.
张夏生 《师道》2011,(1):27-29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曾经说过:“历史是时代的见证,真理的火炬,记忆的生命,生活的老师和古人的使者。”西塞罗给我们点亮了历史生活化教学的指路明灯,笔者在长期的历史教学实践中,高举这盏明灯,使“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学生为本,以每一位学生为本,以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为本)融人初中历史教学的每一步,所主持的小课题《构建生态历史课堂之生活化途径》,正日益显示着它鲜活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自颁布“双减”政策后,教育领域中掀起了新一轮改革浪潮.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需要重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方法等,以推动政策的顺利落地.文章以此为背景,研究“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通过渗透生活化教学理念达到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这一目的的方法.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生活化教学理念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但同时是艰巨的.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秉持着“全过程贯穿”的原则渗透生活化教学理念,采取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课、立足实际生活分析数学知识、联系实际生活拓展教学内容、对课堂提问进行生活化处理、设计生活化数学作业的策略,促进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数学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刚 《广西教育》2009,(35):19-20
“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内涵,是指语文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方式变成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生活过程。它包括三层意义:(1)教学目标的生活化,即教学目标不仅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愿望能力,以及适应未来生活的基本素质。(2)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即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3)教学活动方式生活化。即教学活动是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参与的生活过程。教学生活化的主体是学生,要关注学生的需要,使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主动发展多方面素质。  相似文献   

8.
让云娟 《考试周刊》2011,(86):76-77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解决问题”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将数学问题置于对话式的语言、生活化的生动情境之中.融人了人性化、生活化的理念,使应用题充满生命活力。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教学一线的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好“扬弃”,让“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更好地完成呢?下面我结合二下“解决问题”的教学谈谈困惑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张荣才 《历史教学问题》2008,(2):104-104,50
新课程基本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这句话里面,实际上包涵着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即“问题探究式”。这里,笔者仪从历史教学的角度简要地谈一谈“问题探究式”教学。所谓“问题探究式”教学,即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内容为主要探究对象.以问题为中心.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讨论、探索历史问题的机会,通过多种不同的探讨方式,去解决历史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将“问题探究式”教学的具体操作形式大体上分为4种,下面笔者以新课标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Ⅰ)“第四单元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一课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0.
冯一下老师《把虚构的“历史人物”请出历史课堂》(《中学历史教学)2009年第7期)一文认为“真实是历史教学的生命,求真是历史教学的第一要务”,指出“真实的历史人物千千万万、形形色色,从中挑选出典型的、重要的、有代表性的作为历史教学的内容.足也,为什么还要花时间费心思去虚构‘历史人物’呢?”因此.他“呼吁全国历史教学界的同行行动起来,清理一下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人物.把没有史料依据凭空虚构的‘历史人物’请出历史课堂。”  相似文献   

11.
苏明强 《江西教育》2014,(10):22-22
2001年教育部颁布实施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课标》),标志着我国21世纪初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开始,教学理念的革新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数学从生活中来”这一理念深入人心,课改初期“数学知识生活化、数学教学情景化”等呼声非常高,然而,在改革过程中,许多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看到了数学课堂价值取向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纷纷呼吁“数学课堂应有数学味”,倡导数学教学“数学化”和“去情景化”,这一轮.课改的后期数学课堂开始逐步从“感性”回归到“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近读孙文辉先生《(赤壁赋):自然之乐与历史之忧》(载《中学语文教学)2009.2,下简称“孙文”)一文.有感于解读经典文本的观念与方法的问题.遂撰此文以为探讨。孙文重新阐释苏轼《赤壁赋》(《前赤壁赋》)的“感情线索”,据实修正教学参考资料中存在的偏差(例如以“乐-悲-乐”简单概括《赤壁赋》的感情脉络),有领会深度,有文化历史材料的引证,其核心之论“双重意蕴”说及相关论述有助于文本的深入理解和教学阐释,但也引发了有关“绝对化”的可商榷深辨之处。  相似文献   

13.
生活化教学是小学知识教学中的常用方法,在提升教学吸引力、增强教学实效性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作用.文章着眼于小学三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通过探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开展优势、实践误区,分析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结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材及《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小学三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要点.  相似文献   

14.
裴静娟 《文教资料》2011,(33):154-155
生活是自然轻松的,它以吃、穿、住、行体现其基本状态,除了“一日生活皆课程”的追随外,有序的幼儿生活化集体教学又该以何种方式进行?有机整合是生活化集体教学的核心要素.强调体验积极的交往情感是生活化集体教学的内在灵魂。注重生活技能培养是生活化集体教学的主要内容.开放互动是生活化集体教学的重要原则,资源优化是生活化集体教学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生物教学中,以生活化情境内容来“启”、以生活化模块内容来“承”、以生活化问题内容来“转”、以生活化案例内容来“合”,将会大大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生活化教学“五步法”是初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教学模式,包括五个教学流程,即创设情境、探究问题、感悟生活、生活应用、生活拓展。现以“安全用药”一课为例,阐述生活化教学“五步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7.
奚晓霞 《考试周刊》2010,(41):180-181
“回归生活”是《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思想品德教育要提高实效性.只有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以学生生活中遭遇、体验到的社会性、道德性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体会生活的意义、学习生活的方式.提高生活的能力。本文立足于新课改理念.对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从四方面进行了阐述:新课导入生活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教学情境设置生活化、教学活动生活化。  相似文献   

18.
新课改的进行明确提出了教学生活化这个理念,要求教学的时候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怎样将生活和历史教学结合在一起是很多历史教师教学的时候都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笔者主要研究了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够做好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进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要求:历史教学应“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培养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此.我校在历史教学中尝试编写了学生“自主学习”历史读物.并由此入手.既实现了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下面我摘要介绍一下我校编写的学生“自主学习”历史读物的主要内容设计.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01年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分别简称“初中课标”“高中课标”),都把“方法”作为历史课程的目标之一,并将其与“过程”目标搭配组合,构成中学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中的第二维目标。历史课程标准是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权威性指导文件,因此,方法问题自然也就引起中学历史教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