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的"交往革命",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电报、蒸汽动力轮船、内陆运河、火车、公路、现代报刊、一便士邮政厅和巨大的工业城市本身。他们重视交往革命,在于现代交往媒介所具有的强大的"用时间消灭空间"、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即时地还原面对面人际交往的功能。如马克思所说:"它表明,社会生产力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不仅以知识的形式,而且作为社会实践的直接器官,作为实际生活过程的直接器官被生产出来。"  相似文献   

2.
陈力丹 《新闻前哨》2014,(11):71-72
交往(Verkerhr)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涉及传播的特有概念.该词的使用频率高、含义广泛.在他们的著作中,Kommunikation(即英文communication)一词也经常出现,含义几乎与Verkehr等同,例如《共产党宣言》便是这样.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和恩格斯就从事的社会职业而言,他们的一生基本是新闻工作者.他们对新闻、新闻传播现象的思考是相当深刻的.马克思担任《莱茵报》主编的时候就提出了“报纸具有自己的内在规律”的论断.他和恩格斯对于什么是新闻,以及如何认识新闻传播现象,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梁芷铭  周玫 《视听》2016,(6):131-132
新闻传播是精神交往的重要形态,它与人们基于实践的精神交往需要紧密联系,与时刻处于精神交往的现实的个人密不可分,并借助报刊等媒介形成巨大的力量,引导人们走向自由,成为"自己的主人",继而实现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出身于律师家庭,恩格斯出身于纺织业主家庭,共同的政治理念使他们走到一起,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他们亦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早阐释者。他们的著述,几乎始终伴随着新闻活动。他们一生中创办、编辑和参与编辑的报刊有12家,为之撰稿的报刊超过200家,他们的论著中提到的报刊有1500家左右,当时欧美的主要媒体,几乎都被提及、引用和评价。他们宏观分析报刊和其他社会性交流媒体的发展趋势较多;从一般新闻工作特点的角度分析问题和提出要求较多,对职业性新闻传播的业务思考,也相当深刻和在行。  相似文献   

6.
列宁非常重视收集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手稿和书信等档案资料,亲自查找马克思、恩格斯的文章、书信。通过建立专门机构,划拨巨额资金,并给工作人员广泛授予权力,使马克思恩格斯的原始文献能够及时收集和妥善保管。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马克思交往理论为依据,在数字时代向智媒时代过渡的背景下,从一般性的人际交往维度探讨当代虚拟交往的特征和本质,试图为理解当代人们的虚拟交往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扈晓 《大观周刊》2013,(12):11-11
胡塞尔的“生活世脊”具有直观主观相对性、非课题化性、奠基性和主体间性的特征。马克思的生活世界观是实践的,立足感性、具体的现实生活,实现了哲学思维的根本变革,在实践的范围内解决主体间性的问题。比较可知,他的实践哲学已经超越了胡塞尔的“生活世脊”,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交往异化"是马克思提出的一个关于传播的学术概念,最早出现在他1844年写的《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马克思指出,在商品(物)面前,人人取得了平等和自由,第一次形成了人的普遍交往,因而在这个意义上,资本为人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社会化开辟了道路。但是,这一前提下的普遍交往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即交往异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37页,人民出版社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为200多家报刊撰稿,他们对报刊的运作十分熟悉,既从新闻职业角度,也从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角度考察报刊现象.他们关于有机的报刊运动、报刊的公正惯例、报刊与人民的关系、报刊的首要职责、报纸是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等观点,丰富了我国的新闻理论研究.他们对报刊与政治的论述,开阔了我们全面观察报刊的眼界.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马克思新闻学历时演进为经,以唯物史观诸要素为纬,从纵横两个角度梳理和把握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所主张的自由观或自由权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不能孤立地只在报刊活动中寻章摘句或断章取义,而应把它们放在欧洲大历史和德意志成长史的环境中进行深入考察,这样才能全面、系统、深入地认识和把握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及其形成与发展的时代缘由和历史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身处德意志民族上升时期,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他们敢于批判资本主义,也敢于...  相似文献   

13.
杨发 《新闻传播》2012,(3):89-91
长期以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忽视了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价值,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割裂开来,以致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在相当长时间里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交往理论内涵的揭示,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开反思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交往Verkerhr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涉及传播的特有概念。该词的使用频率高、含义广泛,法文对应词马克思明确为commerce,英文对应词他使用的是intercourse。它既指物质意义上的商业贸易、交通运输,也指精神意义上的各种信息的传通,还指男女间的性爱。他们使用这个概念时,总体上包括了以上的全部含义。在他们的著作中,Kommunikation(即英文communication)一词也经常出现,含义几  相似文献   

15.
16.
小学时,每天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我都要惊恐地抬起头,朝黑板的上方瞥上一眼,尔后又像犯了错误一般匆匆地低下头,急速地赶往自己的座位,心口还在噗通噗通地跳。这样的情形是很少有人注意的。细心的同桌,有时候会间一句:怎么了,你妈妈又打你了?其实,我的恐惧来自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大胡子。  相似文献   

17.
18.
刘智同志的《需求层次与新闻传播活动》(载本刊总51辑),从一个新的角度研究了新闻现象的产生和发展,这对于深化新闻学理论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作者努力用历史唯物主义解释新闻现象,同时借用马斯洛的五层次需要论说明问题。我觉得,马斯洛的心理学对启发我们的思路是很有帮助的,但不能简单地套用。马斯洛从整体、综合的角度分析了人的五层次需要,并且有一个前提,即他论证的五层次需要,是以选定的格外健全、成熟的人为研究对象,避开了弗洛伊德所论的人的本能需要那一半,只注意人类本性中“自主自治”的那一半。人的需要并非阶梯式递进排列那样单纯,而是表现为一种曲折交错的需要的网络,不同层次的需要受到压抑时,会置换为其他层次的需要,以此构成各层次间的串联腾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初的英国,发生了一场交通和通讯革命,这场革命逐步扩展到各工业发达国家和一些殖民地,在传播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也使大众传播媒介和其他信息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世界进入密集型的社会交往时代。这场革命,被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交往革命。这里的交往,即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毕业于柏林大学法学系,恩格斯从商20年,有丰富的法学和经济法知识.他们关于新闻政策的思考,具有典型的法治思维特征.他们从科学社会主义视角对新闻与法的论证,为我们提供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法、新闻自由角度的基本观点.反对书报检查、争取全体人民的新闻出版自由以及通过新闻法保障新闻出版自由,是他们毕生奋斗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