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昉 《大观周刊》2013,(2):26-26
王弼是魏晋玄学的创始人之一,其“以无为本”“崇本息末”“崇本举末”的本体论思想是对儒家经典思想进行阐释和改造,形成了“以无为本”的哲学体系。“崇本息末”是王弼哲学体系中的一个根本性的观念,所以我们必须知道王弼体系中的“本”和“末”的实质含义。以无为本,以有为末;以无为一,以有为多;以无为静,以有为动。王弼的“以无为本”“崇本息末”“崇本举末”的本体论思想对后世的宋明理学等哲学思想的产生发展有着奠基石的理论基础作用,其重大的文化价值和哲学研究价值芥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历史上,“无为”与“有为”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时代,《庄子·大道》称:“上无为也,下亦无为也。”孟子则说:“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道家的“无为”与儒家的“有为”在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始终各擅胜场。  相似文献   

3.
万鸿湄 《大观周刊》2012,(51):97-98
建立在老子“道”哲学思想基础上的“无为而治”是老予思想中最核心的内容。无为而治思想其积极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公共管理之中,通过“清静无为,顺道化民”思想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管理目标。另外,只要在“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中注入时代元素进行现代转换,可以为公共管理所借鉴和参考,在公共管理新视野下必将启迪管理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公共管理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阅读的“潜水作业”是实现经典深阅读的有效方略.曾子6篇文章引用老子《道德经》23例,体现了儒家“有为而治”和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差异和融合.综观曾子对《五经》和《道德经》的读以致用,可以断言,是“六经博士”支撑了曾子文章.  相似文献   

5.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教创始人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提出的。无为而治。是针对当时群雄争霸、各国统治违反人性、强力作为、实施暴政导致民不聊生而提出的治国方略——“我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就是说理想的统治为政,要去除酷烈的政举,顺应自然,合乎民意,让人民得到休养生息。今天有人将老子的思想化与当代管理特点相结合,把它运用于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的管理当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孙广慧 《大观周刊》2011,(49):14-14
“道”是老子政治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无为而治,t是老子政治哲学的主要内容。政治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在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进程‘中,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对构建和谐、民主、自由的政治文化具有某种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基本思想,揭示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在高校图书馆部门管理中的现代价值。在图书馆部门管理中实施以静制动、顺其自然、"无为"的方法,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傅海 《新闻采编》2007,(1):27-28
千百年来,人类的思想者不停地叩问生命存在之价值,所谓“意义”与“虚无”,所谓“时间”与“空间”,所谓“有为”与“无为”……每一项讨论都带给我们一些光亮,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些迷惘。2006年5月,中国大陆一所著名新闻院校的一位学业颇优的女博士抛夫别女,从八楼跃下,结束了她  相似文献   

9.
熊鹃 《档案与建设》2007,(11):35-36
1932年林森当上国民政府主席后,一改往日浮沉不定的境况,连选连任国民政府主席长达13年之久,成了民国政坛上的一棵“常青树”.之所以如此,是林森在经历一番跌宕起伏后,练就了一套官场上“好功夫”。最主要的还应归功于他所养成的“无为”而“有为”的做人习惯,古人云:“人情阅透知纸厚,世路踏穿觉山平。”  相似文献   

10.
刘艳 《兰台世界》2007,(2S):60-61
一、老庄“无为而治”思想的产生及含义“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思想的创始是老子。老子认为天道的特点是无私,无言,不争,无制服之心,广大无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报纸是传播工具(媒介)。由于它的发行量大,每天与读者见面,它的影响也大。正确的宣传,可以引导群众沿着党指示的方向前进,错误的宣传也会把群众引入歧途,造成混乱。因此,报纸工作者要时刻注意宣传的准确性。有的传播媒介在这方面重视不够,时有不准确的宣传出现。比如:有的报纸在宣传转变政府职能时,说某市“‘无为而治’经济发展迅速”。“无为而治”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对老子和老子的思想,历来有不同的评价。历代沿用“无为而治”这个概念,也有不同的内涵。然而到了现在,引用“无为而治”这个  相似文献   

12.
我坐在面馆里,恍然想起两人,一是王弼,一是李贺.他们虽然不在同一时代,却面临着共同的问题. 王弼是三国营魏时期的哲学家,王晓毅在《王弼评传》一书中说他“成功地解答了有与无、有为与无为、名教与自然等一系列学术难题”,“全面刷新了《老子》《周易》和《论语》,奠定了魏晋玄学的理论基础,将中国文化引入儒道融合的新时代”.而世界留给王弼做完这些的时间只有24年.  相似文献   

13.
无为     
佚名 《档案管理》2006,(6):84-84
无为被撤了职,心情很不好。无为把无住拖住直唠叨。“我唯上司之命是从,又从不为难下属,为何上下都说我不称职?”无住淡然问:“你办事的原则是什么?”“无为。”“错!无为一颤,道:“难道圣人说的话错了吗?”无住道“错的不是圣人的话,而是你!无为怒道“我按照真理去做,难道也会有错误?”无住道“憨山禅师曾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居十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无为顺口接道“又过了十年,他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那么他第一个十年和第三个十年里见到的山水,哪个才是真实的呢?”无住问。无为默然。无住说“执著于真理,就会落入教…  相似文献   

14.
企业中最繁复的、最令人头痛的问题,无疑是管理问题。书中宣布的"管理者的死亡"的思想早在二干五百年前的中国文化精粹中,就可以找到根源,老子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孔子的"道之以政,齐之  相似文献   

15.
苏鹏  韩文娟 《兰台世界》2007,(5S):69-70
道家作为一个学派,通常老庄并称,正如儒家之有孔孟。但庄子对老子不仅有承传而且有明显的变异。故司马迁谓庄子“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而《庄子·天下》则言与老聃不同道。因为,老子法“自然”而倡“无为”,却又把“无为”解释作“无为而无不为”,且多言权谋、政治,这后来被黄老学派吸收发展成“君人南面之术”,庄子则承袭老子的自然主义,而把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修正为纯粹的“无为”,并设计出“自然无为”的理想人格。固应上溯老子,却应以庄子为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无为”和“坐忘”是庄子思想的核心,但虚我以待、无欲无求的“无为”与精神上自由翱翔的“坐忘”看似矛盾。本文先从各自基本含义入手,抓住二者归因的相似点,通过对“真人”、“无用之用”等的剖析,解决二者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不少有识之士在探索新时期图书馆工作的新思路、新机制、新途径、新方法的过程中提出,图书馆工作者一定要“有为”,方能在地方政府管理中“有位”。在地方政府管理中,图书馆工作者如果因循固守,不思进取,成绩平平,不能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作用,未能担负起“为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服务,为提高思想和文化水平服务”的任务,这样的图书馆工作不算“有为”,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即便“有位”,社会也不会尊重你、爱护你,甚而“远离你”,使你成为“孤家寡人”,怎能“有为”?因此,我们认为,凡“有位”者,一定要“有为”也。“有为…  相似文献   

18.
以图书馆馆长工作为实践基础,感悟老子《道德经》思想。提出图书馆馆长应顺"道"而为;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为在前,无为在后;借四面八方之力;"治‘大馆’若烹小鲜"等治馆理念。  相似文献   

19.
无位、缺位、越位与无为的高职院校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图书馆虽有一定的发展,但没有特色。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来的模式,使高职院校图书馆举步维艰。从无位、缺位、越位与无为几个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现实状况,对如何做到有位、到位、有为提出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20.
李燕悌 《兰台世界》2011,(12):41-42
庄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学问渊博,涉猎范围极广,他的哲学思想独到精妙,关于他“无为”主张的理解也有很多种。下面我将结合庄子的哲学观点谈谈自己对“无为”思想的一点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