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专业发展与高等师范院校课程改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知识处于核心地位,教师的专业性问题主要是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情意等的发展问题。当前,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重心正在实现由"技术熟练"范式向"实践反思"范式、从"公共教育知识"到"个体实践知识"的转移。教师专业知识的培养需要相应的课程体系的支持,教师教育的各项改革最终也要以课程改革为落脚点。高师院校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与理念应回归师范性;课程设置与实施应突出实践性知识的积累与建构;课程伦理建设应关注专业态度培养,注重专业身份建构。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专业发展符合生命周期理论,大致可分为发展迷茫、增长高速、增长减缓与发展衰退等四个时期。实现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引导其从"第一曲线"走向"第二曲线",动态形成"S"型发展曲线。对此,学校要找准"新手型教师"的"破局点",延后"发展型教师"的"增长拐点",拉高"成熟型教师"的"极限点",重启"专家型教师"的"破局点"。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教师教育发展的新态势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向高师院校学科教学论课程建设提出了新挑战。应对挑战、走出困境的出路在于全面实现转型:研究范式方面,从现代课程研究范式走向后现代课程研究范式;教学内容方面,从线性单向走向网状多向;教学方法与培养途径方面,从一元封闭走向多元开放。  相似文献   

4.
就个体而言,教师专业发展既需要内在动力又需要外在推力,唯有如此才能够使教师专业发展由被动与迷茫走向主动与定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能够体现教师职业自主性特点的教学优化;其外在推力则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持续不断的课程改革。教学优化、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构成一种互动关系,共同决定着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方向。  相似文献   

5.
论学科教学论的范式转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教师教育形势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科教学论必须实现范式转换。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全程审视,学科教学论具有与以往不同的地位、作用及构成:它为教师职业之旅奠基;培养目标应由教学技能型教师向反思型教育实践专家转换;在课程体系内应强化课程知识、学习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在研究方法上应倡导案例分析法、叙事法等;在话语选择上应从课程论、专业学科及教育实践中吸收新鲜的话语,改变陈旧过时的言说方式。  相似文献   

6.
加强学校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内容,而学科是组织教育教学的最主要依据,因此,学科建设就成了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实施有效教学、实现高效质量应是学校课改的首要任务,通过学科建设这一工程,可以促进教师发展走向专业, 学校学科发展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7.
把握了"第一",事物发展才可能突破、有新的超越;名师成长,以至整个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应去追寻"第一"。从优秀走向卓越,不仅是名师成长中一个绕不开的问题,也是教师专业发展中,所有教师应当正视且应有突破的问题。因为所谓优秀,所谓卓越,都是相对的,对所有教师来说,都应基于自己的实际起点,从优秀走向卓越。唯有这样,教师的专业发展才有可能形成整体向上提升的大格局;也正因为此,才可能在众多的合唱声中有领唱者的独特旋律的诞生,那领唱者渐渐地成为名师。从优秀走向卓越,是一种突破和超越。引发并不断实现这种突破和超越,需要各种力量  相似文献   

8.
翻转课堂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种新的教学尝试。实施翻转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心理认知发展,形成"以学为本"的学习范式,实现教学体系走向开放。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好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支持、学习时间调配、教学评价改革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教学观摩:教师专业研修方式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观摩作为一种常见的教研活动,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70年代末教育拨乱反正至今,教学观摩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2000年前后,强调教学观摩对教学的示范作用;第二个阶段为2000年前后至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前夕,教学观摩经历了一个短暂的批评与反思阶段;第三个阶段从新课程改革之初至今,教学观摩逐步与其他研修方式融合,促使教师研修的重心转向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观摩的发展轨迹表明教师研修发展的方向,即聚焦课堂,以提升教师自主思考能力为中心。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实践推动了"同课异构"这一教学研究范式的发展。在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国际教师教育主旋律的背景下,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得到了多方的肯定。对于教师来说,要实现教学反思促进其专业发展的目的,还需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有效的方法和规律。为此,文章结合具体的实例探索如何在实践中运用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传统教师专业发展沿着教学技术化、程序化方向推进,无法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学术思想的提出,有利于扭转传统教师专业发展观,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视角;有利于教师转变学术观念和发展观念;有利于强化教学中心地位认识;有利于强化教师对教学的研究和教学评价制度改革。学校在提升教师教学学术水平过程中,应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积极建构诸如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学学术共同体等机构。教师也应自觉提升教学道德水平,积极构建有利于教学学术水平提升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当前教育发展的大背景出发,结合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成果,探讨了现代教师培训的三大走向:第一,加强校本研修,让学校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第二,推行网络培训,让技术促进教师培训方式的变革;第三,倡导自我发展,让教师做好终身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3.
教育科研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叙事研究是发掘教师隐性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也就是在开展教育研究的过程中,逐步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懵懂走向智慧、从感性走向理性、从经验走向科学和艺术,最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4.
教师要获得专业生命不断发展,就不能只有一次生命辉煌的曲线,而必须在高原期或其前后选择或规划进行第二场爬山运动,描绘出专业生命的第二曲线。在实践中,许多成功教师的专业发展轨迹客观上是符合“第二曲线”原理的。寻求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二曲线,即寻求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对于教师不断超越自我,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听评课:一种新的范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课堂变革是当前我国推进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关键,而引起课堂变革的重要因素是听评课制度的改革.本文从专业的视角分析指出当前我国听评课存在着简单处理、任务取向与不合而作等种种去专业现象,提出范式转型的转折点在于改变思维方式,实现从简单走向复杂、从对立走向理解、从业余走向专业的转变.最后,文章并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与课堂文化四个维度构建一种课堂教学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6.
混合式教师研修是“互联网+”时代教师研修改革的创新模式,有其特定的理念和实施路径。“互联网+”时代的混合式研修,是指通过在线研修、移动研修与线下研修、工作现场研修的充分融合,以混合式教学的理念和方式进行设计的全新研修范式。混合式教师研修旨在促进教师深度学习和专业能力提升,促进教师研修均衡化和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是混合式教师研修的认识论基础,混合式教师研修的设计需要教师专业发展和混合式教学两个维度的方法论支撑。混合式教师研修的设计应在遵循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混合式教学的理念、方法设计其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7.
教学实践的自主变革体现学校主体的意志和行动方式,彰显教师的教育教学信念和智慧,表现为学校自主变革理论、学校教学实践范式和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深化的应有之义。学校自主变革理论的形成通常始于观念的冲突及问题的发现,是"上下融合"的结果。依据理论与实践先后关系的定位,学校教学实践范式的建设有"理论指引实践"和"从实践到理论"两条互生互动路线。可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则是创建自主变革理论和教学实践范式的基础性条件。  相似文献   

18.
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关键。目前高校教学改革实践中,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比如: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内驱力不足、教师教学投入不足、学校教学改革的宣传力度有待提高、教学改革评价标准客观性不足等。高校应推进智能时代教学范式转型,打造新时代课堂教学革命升级版;聚焦金课建设“两性一度”,构建新时代课堂教学制度体系;以学科建设推动专业建设,实现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激发基层教学组织活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教师专业道德发展遵循了从集体规约到个性化建构的基本逻辑:专业道德知识上,由道德对象的审视走向道德自我的建构;专业道德实践范式上,由他律压力的道德实践走向自律自由的道德实践;专业道德行为模式上,由道德直觉模式走向道德自主模式;专业道德智慧上,由自在自为走向惠及他人。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6,(42):153-154
当前大部分高校致力于应用型院校建设与发展,尤其是本科教育更注重与学科行业背景、学生就业相结合,提高教育的应用化、成果化。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投资学专业更应立足行业,建立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为行业输送所需的专业投资人才:第一,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建设高水平教师团队;第二,强化实验教学支撑,以行业为依托改革改进课内实验;第三,加强校企联合,创新实践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